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内容摘要:

致远”舰中炮后倾斜,弹药用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④“经远”舰也在受伤后冲向敌舰,在被敌鱼雷击中、船体开始下沉时,管带林永升还带领官兵继续准确地向敌舰开炮。 ⑤“靖远”舰管带叶祖珪目睹“定远”舰桅楼被毁,果断代替旗舰集队,与日舰继续战斗。 ⑥“定远”舰以重炮击中日旗舰“松岛”号,使该舰弹药库爆炸,日军死伤百余人,“松岛”号也丧失了作战能力。 : (1)背景: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面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人民挺身而出,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2)兴起和发展: ①义和团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他们练拳习武,进行反清斗争。 ②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引起清政府的恐慌,清政府决心尽快扑灭义和团。 1899年底,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 袁世凯到任后,血腥围剿义和团。 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与当地义和团一起向京津地区发展。 (3)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义和团与侵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 ① 6月中旬,八国联军沿铁路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扒铁路,毁电线,奋起阻击敌人。 ②在北京,义和团包围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并发起猛烈进攻。 (4)失败: ①就在义和团浴血奋战之时,慈禧太后迫于帝国主义的强大军事压力,决定出卖义和团,向帝国主义乞降,于是指使天津清军从背后攻击义和团。 义和团两面受敌,被迫退出天津。 ②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终失败。 (5)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二)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侵略方针政策: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1年 9月 18日,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3)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