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教案全套及试题汇编内容摘要:
2、设置图片链接 3、设置热点链接 创建“热点”(视图――工具栏――图片,在“图片”工具栏里有创建热点的按钮) 设置热点对应的超链接地址 4、建立网页书签(锚点) 书签:是网页中被标记的位置或被标记的文本。 操作步骤: 插入 /书签 设置到书签的超 链接 5、设置 Email 链接 在链接地址输入: mailto:电子邮件地址 三、课堂任务 尽快完成网站各栏目网页,设置好所有超链接,使整个网页成为一个整体。 第十三课 网页制作(五) 学习目标: 学会 应用样式表美化网页等高级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样式表的应用、滚动文字等的添加 教学过程: 一、 应用样式表美化网页 实例:将整个网站所有网页的字号设为 10pt,文字颜色定为自己喜欢的颜色 二、 制作网页动态特效 实例:添加图片特效――鼠标悬停图片变换效果 三、 ActiveX 控件和组件的应用 1、 滚动文字字幕 2、 横幅 广告条 3、 视频控制的使用 以上内容有操作教学视频,老师讲解演示后若还有不懂的同学可以通过观看它进行自学。 四、 课堂任务(选做) 应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给你自已的网页添加适当的修饰和特效。 信息技术选修 3网络技术应用 测试训练题 测试 内容 内 容 细 目 测试 要求 1 网络技术基础 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A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A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B 4网络通信原理 B 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C 2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6域名及其管理 B 7因特网的接入 C 8因特网的服务 B 9因特网的使用 C 3 网站设计与评价 10网站的概念 A 11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B 12网页制作 C 13HTML 语言的基本应用 C 14CSS 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B 15JavaScript 的简单使用 B 16ASP 工作流程 B 17网站的发布与管理 C 18网站的评价 B ( 一 )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主要的 )、分布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 广域网。 因特网是特殊的广域网。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络(如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分组交换网络(如 IP 电话,)。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 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称为总线)作为传输介质,计算机均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各台计算机地位平等。 在环形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计算机)通过点到点的通信介质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环形通信网络。 在星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通过一条独立的电缆连接到中心节点上。 中心结点控 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 心节点。 一般使用交换机作为中心节点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1)网络硬件组成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 客户机: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传输介质:传输网络数据。 按方式可划分为有线和无线;常用有线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和光缆。 通信连接设备:主要有网卡、中继器与接线器、网桥与交换机、路由器 ( 2)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有 Windows NT、 Windows20 Unix、 Linux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 flashget\ants)、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网络通信原理 ( 1)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 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① 应用层: ② 表示层: ③ 会话层: ④ 传输层: ⑤ 网络层: ⑥ 数据链路层: ⑦ 物理层: 计算机利用协议进行通信时,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到达物理层后将数据包进行转换,送入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再自下层向上层逐层去掉协议控制信 息,并且完成各层的指定功能。 ( 2) 、因特网 TCP/IP 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① 应用层:常用协议: HTTP、 FTP、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 对应 OSI 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② 传输层:常用协议: TCP、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对应 OSI 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 ③ 网际层:常用协议: IP、 ARP(地址解析协议)。 对应 OSI 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 ④ 网络接口层:对应 OSI 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TCP/IP 协议是因 特网上的主要协议。 ( 3) 、了解因特网协议 IPv 6 的产生背景,能比较 IPv6 与 IPv4 的优劣。 当前在因特网上使用的 IP 地址是在 1978 年确立的协议,它由 4 段 8 位二进制数字构成。 由于因特网协议的当时版本号为 4,HUB 因而称为 IPv4。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飞速增长的 IP 地址需求与现有地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IETF)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成熟的是 IPv6。 在 IPv6 协议中,地址位数为 128 位,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增加 了网络层的安全机制。 ( 4) 、数据交换技术的类型及应用;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IP 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 5) 、网络应用软件的两种结构及区别:客户 /服务器( C/S)结构、浏览器 /服务器( B/S)结构。 客户 /服务器( C/S)结构:是应用软件所使用的一种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自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降低系统的开销。 FTP 服务采用的就是 C/S 结构,安装了 FTP 服务的计算 机就是服务器端,安装了 CuteFTP 等软件的就是 FTP 服务的客户端。 使用 Outlook Express 等软件收发邮件,也是采用的 C/S 结构。 在 C/S 结构中,缺点是: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维护、升级时服务器和每台客户端都要操作,工作量较大;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有一定要求,对客户机要求较高。 优点是:客户端响应快;服务器压力较小。 这种结构较适合局域网。 浏览器 /服务器( B/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 WWW 浏览器实现,部分工作交给浏览器在客户端实现,节约了客户端软件开发成本, 但是主要工作在服务器端实现。 使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是 B/S 结构。 在 B/S 结构中,缺点是:客户端只能完成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服务器的负担较重;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 优点是: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只要使用浏览器上网就行,维护、升级只要在服务器上操作就行;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没有要求。 这种结构更适合广域网。 ( 6) 、 IP 地址的格式: TCP/IP 协议规定, IP 地址是 32 位二进制数,分为 4 个字节,每个字节 8 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 IP 地址的分类: A 类 IP 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其余三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 B 类 IP 地址:前两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后两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 C 类 IP 地址:前三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最后一个十进制数为主机标识。 D 类 IP 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224~239。 E 类 IP 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240~255。 局域网的组建 ( 1)局域网的规划 ① 确定网络规模(需求分析、选择局域网技术)、 ② 确定网络的柘扑结构, ③ 选择硬件, ④ 选择软件(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 IP 地址规划与分配、选择网络应用软件) ( 2)局域网的组建 ① 连接网络设备、 ② 安装操作系统 ③ 安装 与设置 网络协议 ( 3) (操作题) 局域网的设置 局域网中客户机 IP 地址的设置,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1)局域网中客户机 IP 地址及 DNS 服务器的设置:右击 “网上邻居 ”——属性 ——右击 “本地连接 ”——属性 —— 选中 “Inter 协议( TCP/IP) ” ——设置属性 ——设置 “IP地址 ”、 “子网掩码 ”、 “网关 ”、 “DNS服务器地址 ”——确定。 2)代理服务器的设置:右击桌面上的 IE 图标 ——属性 ——选中 “连接 ”选项卡 ——局域网设置 ——选中 “使用代理服务器 ”,并输入代理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 ——选中 “对于本地地址不使用代理服务器 ”——确定。 ( 4) 代理服务器的作用。 代理服务器是网上提供转接功能的服务器。 其作用有以下 3 点: 1)充当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出口,同时将内部网络结构的状态对外屏蔽起来,使外部用户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 2)临时存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提高了网站访问速度。 3)对局域 网内用户访问外网的权限进行一定限制。 (二)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 域名系统( DNS)服务器的作用。 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台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它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由 “.”分隔成几个部分,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 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之间是通过 IP 地址来进行通信的,我们输入的域名必须转换成 IP 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系统( DNS)来完成,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IP 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 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注册服务(域名注册、 IP 地址分配等)、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等。 (操作题) 接入因特网 接入方式:直接接入(电话拨号接入, ADSL 接入, ISDN 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接入);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通过路由器接入。 因特网的服务 1) 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文件传输、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电子邮件等。 因特网服务通过信息交流、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等功能来实 现。 2) 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3) 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 :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操作题) 因特网的使用 ( 1) 、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狐、新浪、百度、 Google 等)的网 址及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 2) 搜索策略:关键词的组合及常用命令(空格 /or、 “+/and”、 “/not”)。 ( 3) 掌握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如电子邮件、 、 MSN、聊天室、 BBS 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 4)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目录型搜索引擎(如 SOHU, SINA): 索引型搜索引擎 (也叫全文搜索引擎,如百度 ): 元搜索引擎(如万纬搜索): 搜索引擎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步: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 (三)网站设计与评价 网站的概念 1) 知道 WWW、网页、主页 (首页) 、网站 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动态网页的概念,与静态网页的区别。 动态网页可以通过更新页面的外观和行为,实现动态的交互作用,能方便地与访问者交流,及时获得信息反馈。 动态网页一般由计算机实时生成,具有维护简 单、更改结构方便、交互性能强大等优点。 采用静态网页建立的站点,只能够简单地根据用户的请求传送现有页面,无法实现各种个性化的交互功能,而且日常维护了十分繁琐。 建站规划和设计 ① 确定网点主题, ② 制定网站栏目, ③ 设计网站风格(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教案全套及试题汇编
相关推荐
.“从左到右 ”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 →集气瓶 →烧杯。 “塞 ”后 “定 ”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 ”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 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 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 ”原则。
种物质逆正 vv (二)化学平衡的标志 : v 正 =v 逆 指反应体系中的同一种物质来 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对不同种物质而言,速率不一定相等。 何谓“ v 正 =v 逆 ”。 如何理解。 以 N2+ 3H2 2NH3 反应为例 ①若有 1 mol N2 消耗,则有 1 mol N2 生成(同种物质,物质的量相等,词性相反) ②若有 1 mol N2 消耗,则有 3 mol H2
心 D、支撑 16.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属于实体结构。 ( ) A.电灯泡 B.乒乓球 C.橡皮檫 D.篮球 17.公共汽车门口写有 “ 先下后上 ” 的字样,其道理是( )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载 D.请乘客遵守流程 18. 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 A 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B计算机 CPU 的风扇的转速控制 C 现代农业温室的温度控制
禁未按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擅自运输枪支、烟草、麻醉药、剧毒化学品、木材、野生动物等货物。 五、严禁未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上岗资格,擅自驾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从事营运。 六、严禁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七、禁止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和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要求,连续驾驶车辆运输超过 4 个小时以 上。 八
状态 机械设备伤害、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机械伤害、触电 机械设备定期检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定期检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3 9 三 车间级 食品包装厂 张建 环境的缺陷 车间通道拥堵、消防通道拥堵 其他伤害 车间通道畅通,宽度—5m,通道边缘 200mm内不允许存放车间通道畅通,宽度—5m,通道边缘200mm内不2 3 6 四 车间 级 食品包装厂 张建 15 任何物体
/h)。 沉井 工程施 工方案 11 由水泵站供给水力吸泥机、水力冲泥机的高压水与渗进沉井内的水量之和,应与水力吸泥机的排水量平衡。 ○ 3 水力冲泥机的应用 凡水力机械化除土法,普遍采用水力冲泥机(水枪)。 使用水力冲泥机时,不仅利用其射流来冲刷切割土层,而且还利用射流来搅动土层,使之形成泥浆。 因此,须以高压( 10~15kg/cm2 以上)的水流供给水力冲泥机,当高压水流通过喷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