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供排水地下管线测量与探测技术设计书(给正元)(1)内容摘要:

排水管线 :排水(雨、污水、雨污合流)管线多为砼管,管径大多数在 300~ 1500mm之间,埋深大多数在 ~ 之间。 地球物理特征 1) 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 测区内供水管线多为金属材质,分布在主要道路及其它次干道上。 金属管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周围高阻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电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用电磁法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物性基础。 2) 非金属管道与周围介质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 测区内排水管线的材质为非金属管。 非金属管线与周围松散、硬度不一的介质之间存在着介电性和弹性等物性差异,利用高频电磁波法 (如探地雷达 )可达到探测非金属管线的目的。 3) 高阻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呈现电性差异。 电性较好的金属管之间用绝缘物 (垫圈 )隔开或锈蚀严重的金属管,其在一定情况下表现出高阻现象,但采用穿透性较好的高频电磁法能有效地分辨其与周围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 4) 地表游散电流、高速行驶的汽车,能产生一定频率的干扰电磁波,地面混凝土中的金属网、金属护栏、隔离栏是非连续电磁干扰体。 这 些干扰因素有时会产生较强的假异常,影响探查效果和探查质量,应在探查工作中避开或消除。 总之,本测区地下管线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具备用物探方法施工的前提条件。 4 已有资料的收集分析 供排水 管线探测前, 应 收集和整理测区范围内已有的测绘资料和地下管线 资料,包括相关的控制资料以及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供排水管线调绘图 ,分析所有收集的资料,评价资料的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以及精度情况。 控制资料 平面控制利用 RTK 测量的方式进行,水准采用等外水准测量方法。 测区收集 C 级 GPS点 27 个, 这些点联测了二等水准; E级 GPS 点 184 个,一级 GPS 点 671 个,这些点均联测了四等水准。 以上点实地保存良好,能满足工程测绘需要。 供排水 管线 调绘 资料 目前权属单位未提供管线调绘资料,将对实际探测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已建议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镇江市供排水 地下管线 测量与探测 技术设计书 第 4 页 共 34 页 管线 权属单位 及时 提供现状管线图(纸质 或 电子版)。 地形图资料 由 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 统一提供 1:500 地形图,作为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底图。 外围20KM 长、测至两侧第一排建筑约 20M 宽的 1: 1000 带状图由我院提供。 5 供排水 管线探查 供排水 管线探查 采用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在现况调绘的基础上,对明显管线点进行实地调查,对隐蔽管线点进行仪器探查,查明地下管线的敷设状况、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和埋深、管线的相关位置及走向、地下管线的属性等,并在地面上设置地下管线投影中心标志和明显管线点标志,为测量工序提供工作依据。 管线探 查 工作流程图 供排水 管线调查 1)供排水 管线实地调查项目 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镇江市供排水 地下管线 测量与探测 技术设计书 第 5 页 共 34 页 实地调查项目按表 、表。 排水 管线实地调查 项目 表 管线类别 埋深 断面尺寸(mm) 流 向或压力 管道 材质 附属物 道路名称或地名 权属单位 建设 年代 构筑物 内 底 管 径 宽高 排水(含雨水 、污水 、雨污 合流 ) 管道 △ △ △ △ △ △ △ △ △ 方沟/ 拱沟 △ △ △ △ △ △ △ △ △ 供水 管线实地调查项目 表 管线类别 埋深 管 径 (mm) 压 力 管道材质 附属物 道路名称或地名 权属单位 建设 年代 构筑物 外顶 给水 (输水、配水 ) △ △ △ △ △ △ △ △ 注 : “ △” 为应调查项目。 2)供排水 管线探查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排水 管线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表 管线种类 地面建(构)筑物 管线点 量注项目 测注高程位置 特征点 附属物 排水(含雨 水 、污水 、雨污合流 ) 泵站 、沉淀池、化粪池、净化构筑物、暗沟地面出口 起点、终点、变径点、变材点、多通点、进水口、出水口、转折点、三通、四通、预留口、直线点 检修井、雨篦、跌水井、闸门、起始井、偏心井、化粪池 等 管径、断面尺寸、 材质、井 盖 规格、井深、流向、管段位置(注明: 车行道、人行道下、横跨车行道人行道等 )、埋设方式、权属单位 管 (沟)内底、井底 及地面 (井盖 )高 供水 管线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表 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镇江市供排水 地下管线 测量与探测 技术设计书 第 6 页 共 34 页 管线种类 地面建(构)筑物 管线点 量注项目 测注高程位置 特征点 附属物 给水 (含输水、配水) 水源井、取水 泵站、水厂、加压站、泵站、净化池、沉淀池 转折点、 变径点、变材点、多 通 点、出地、盲板、测压点、三通、四通、预留口、直线点、出水口 检修井、阀门井、水表、水表井、排气阀(井)、排污阀(井)、消防栓、阀门、水源井、水塔、测流井、绿化栓、洒水栓、阀门孔、起始井、偏心井 管径、 材质、井 盖 规格、井深、管段位置(注明: 车行道、人行道下、横跨车行道人行道等 )、埋设方式、权属单位 管 外 顶 、井底 及地面 (井盖 )高 3)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的具体措施 ( 1) 排水 排水明显 管线点埋深宜采用经检验的钢尺直接开井量测,不能用钢尺直接量测时,应采用 L 尺在地面进行量测, L 尺的长轴方向应保持与地面线垂直,读数时应在地面拉水平线,水平线与 L尺长轴方向的交点即为读 数起始位置。 偏距量测宜用十字形井中器套卡在打开井盖的井口上,十字交叉点即为井口中心,交叉点挂钩悬一垂球,用尺量出垂球至管道中心线的水平垂距,即为偏距。 ( 2) 供水 供水则采用钢钎插至管顶量取埋深。 当检查井被掩埋物、淤泥等覆盖(包括给水管线的阀门 井 等),不能直接量测埋深时,应采用仪器探测 的 方法查明地下管线的埋深。 ( 3) 明显 管线点深度的计量单位为米,读数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最大误差不得超过 5cm。 4)管线规格量测的具体措施 ( 1)管线规格用钢卷尺下井量测,用毫米表示。 ( 2) 圆形断面量测其内径,排水管沟量测矩形断面内壁的宽和高。 ( 3)量测结果应与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进行对照,当两者不一致时,应以实地量测内容为准。 5)实地调查中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 1)雨污水、压力井、沉井、净化池、化粪池 等大井应实测井的范围,其管线点应设在管线进、出井的实际位置。 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镇江市供排水 地下管线 测量与探测 技术设计书 第 7 页 共 34 页 ( 2)在管线的变坡或变径处,如果坡度和直径是渐变的,则应在变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置管线点 ,并在起点终点之间加点控制,如果是直变情况,则直接确定为一个特征点表示。 ( 3)在窨井(包括检查井、闸门井、阀门井、仪表井、 水表 井 等)上设置明显管线点时,管线点的位置应设在井盖的中心。 当地下管线中心线的地面投影偏离管线点,其偏距大于 时,应以管线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设置管线点,窨井作为专业管线附属物处理。 供排水 地下管线探查 1) 遵循的原则 隐蔽管线点探查是在现况调绘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探查地下管线应符合下列原则: ( 1) 应从已知到未知; ( 2) 应从简单到复杂; ( 3) 应优先采用轻便、有效、快速、成本低的方法; ( 4) 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 种探查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2)供排水 管线探测取舍标准 地下 管线探测取舍标准 表 管 线 种 类 取 舍 标 准 备注 给水 (输水、配水 ) ≥ 50mm 排水 (雨水、污水、 雨污合流 ) 管径≥ 200mm 或方沟≥ 300mm 300mm 3)仪器的选择和管线探查方法试验 ( 1) 探测仪器的选择 对于金属管线探测,本测区拟投入使用的仪器有 RD 系列管线仪( RD43 RD4000、RD8000) 和日本 PL960 两种 系列 管线探测仪,这两种仪器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由多 个 收发频率和探测方法可供选择,根据对 镇江供排水 管线工程测区踏勘和测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条件来看,投入的仪器能满足施工需要。 对于非金属管道或疑难地段使用探地雷达探测和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镇江市供排水 地下管线 测量与探测 技术设计书 第 8 页 共 34 页 钎探等综合方法予以解决。 ( 2) 仪器一致性检验 开工前,对投入使用的 RD 系列仪器 和 PL960 探测仪器进行了仪器一致性检验和 物探方法试验,通过方法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a. RD 系列 仪器和 PL960 仪器这两种型号的仪器性能稳定,探测精度高,都有很高的分辨率,有多种收发频率和探测方 法供选用,能满足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的需要。 b. 由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在不受其它邻近管线干扰的情况下,各仪器的定位和定深精度均很高,只需把探测的中心埋深校正到管顶即可。 因而在实际探测工作时应尽可能避开邻近管线的干扰,采取不同的探测方法。 c. 由于仪器发射机一次场的干扰,在使用感应法探测时, RD 系列 仪器最小收发距不能低于 10m,探测时收发间距放在 10m25m 最为理想;而 PL960 最小收发距不能低于 6m。 用仪器定深时尽量采用 70%法 (或比值法) ,直读法仅作参考,再结合附近明显点进行比较校正。 4) 探查方 法 ( 1)供水 金属管线 的 探测 ① 供水管线探测方法 在 供水 管线条件(有出 露 点)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直连法直接向目标体施加一次场,增加激发强度,于地面搜 索 一次场的传播方向, 以 达到探 查 目的。 a 直 接法 有单连和双连两种,单连是一端接明显点,另一端接大地与管线形成回路;双连是导线两端接管线两端的明显点形成回路,仪器在其中对管线进行探 查。 因受可供激发点少,接地电极等环境限制,主要用于一些明显点附近走向复杂及地下管线出地点附近的探 查 工作(如给水、 工业 等的三通点,管线密集处)。 同时 在管线分布密集处,也就是说,管线平面间距近,在条件具备(有两个以上接线点)的情况下可采用双连法进行 激发。 b 感应法也使用于此类的探 查 技术要求,在远距离无明显点出 露 或接地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感应法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探 查 方法。 无论是直连法或感应法,工作频率选择 33kHz(RD 系列 )、 83kHz( PL960)为宜,在管线相对稀疏的地段,可采用更高频率向目标体施加一次场。 ② 探查 供水 金属管道应根据管线的类型、材质、管径、埋深、出露情况、接地条件及干扰等因素选择探测方法: a. 供水 金属管道宜采用电磁感应法。 当存在相邻管线干扰、并有出露点时,宜采用直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镇江市供排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