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风险作业岗位应知应会手册参照安监局模板内容摘要:

作业。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 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一、事故经过: 2020 年 3 月 15 日某钢铁公司炼铁厂高炉计划检修, 15 日凌晨 1 点 20 分热风围管北侧人孔漏风严重(原来漏风较小),人孔盖有轻微发红,采取降低风温(风温由 1020℃降至 960℃),同时用压缩空气进行冷等措施后 ,人孔发红的现象逐渐消退,随后又逐步减风量(风量由4100M3/min 减到 3750M3/min); 按该高炉计划准备某年某月某日上午 8 点休风检修该人孔。 早上 7 点该高炉召开班前会,车间将上述情况进行了通报,并要求炉前工远离热风围管北侧人孔,禁止在北出铁场平台长时间停留作业,接班后班长刘某又和班中人员交代工作中注意安全。 上午 8 点热风围管北侧人孔再次发红,由于某次铁分别在 6 点 55 分打开 1铁口、 3铁口 7 点 24 分打开 3铁口后于8 点渣铁未出净,不具备安全休风条件,于是采取减风措施风量由 3750M3/min 减到3000M3/min 左右,并对 1铁口作业人员进行疏散,等渣铁出净后休风, 8 点 40 分该人孔突然吹开,随后立即进行紧急休风,休风后炉前工刘某发现下渣工陈某不再现场,于是便跑到粒化塔平台寻找,发现陈某倒在平台上,立即告知大班长赵某,赵某向宋某报告有人受伤,赶快拨打某医院 120 急救电话,随后组织人员用彩板将陈某抬到路旁,救护车赶到,送市医院抢救。 二、事故原因分析: 热风围管人孔盲板螺栓受热变形后螺栓被拉断致使人孔盲板被吹开耐火砖喷出砸伤陈某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车间现场管理人员在疏散 1铁口区域人员时,疏 散不彻底,未清点人数,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当事人在发生事故时,未及时撤离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点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事故状态下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疏散危险区域人员,并对疏散人员与当班人员进行核对,确保无漏员。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高炉炉前岗位安全作业应知应会手册 一、“应知”部分 (一)岗位名称及作业任务 岗位名称 炼铁 厂高炉炉前岗位 主要作业任务 负责及时打开铁口,按时出净渣铁操作; 负责对炉前开口机、泥炮、摆动溜槽、天车、液压站等设备进行点检润滑,保证其安全运行; 负责维护好铁口、撇渣器、摆动溜槽、主沟、支沟、渣沟; 4 、 参 加 更 换 风 口 及 事 故 抢 修 工 作。 5 、 负 责 本 岗 位 环 保 节 能 降 耗 工 作。 负责本岗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并负责控制措施的实施。 (二)危险介质理化特性及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危险介质理化特性 ,发热量是 ( 8001000kcal/ m3) ,重度 千克 / m3,着火点为 700℃左右,理论燃烧温度为 1500℃左右,爆炸 极限 %,高炉煤气 CO 含量较高,极易引起人身中毒。 2.渣铁水高温,温度在 1500oc 左右,密度 7800 千克 /m3 已造成人员烧烫伤。 氧气为无色无臭气体,是助燃气体,常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和冶金, 氧气进入人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 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 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氧浓度在 40%~ 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浓度达到 80%以上时,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面 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长期吸入氧浓度 40%左右的条件下会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吸入过量氧气时,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就医。 生产和使用氧气过程中要密闭操作,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生产和使用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还要避免高浓度吸入。 事故类型: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烧伤烫伤、机械伤害。 主要设备和工艺运行参数描述(注明阈值) 铁口工作深度在 28003100mm,铁口孔径在 5065mm 铁口角度为 10o (三)岗位主要危险源点情况 作业活动 危险有害因素 事故类型 风险等级 设备点检、检修、维护、出铁、烧氧、更换风口等作业 煤气泄漏 中毒 二级 煤气区域违章动火 爆炸 二级 氧气压力低回火 烧伤 二级 天车吊物捆扎不牢,掉落 砸 /碰伤 二级 驾驶车辆,观察不细 撞、轧伤 二级 直接接触渣铁 烧烫伤 三级 铁水遇水爆炸 烧烫伤 三级 在走梯、平台上滑 倒、平台栏杆损坏 摔伤 四级 渣铁高温辐射 灼烫 四级 设备操作不当 挤碰伤 三级 煤气区域救助伤员时防护不当 中毒 四级 横跨铁沟 灼伤 四级 注:风险等级主要依据本企业风险等级的判定方法 二、应会部分 (一)作业程序及异常状态处置措施 出铁作业程序 1)开铁口操作 点检设备试运转正常、工具准备齐全,检查是否具备出铁条件;启动液压泵,压力显示正常,设备运转正常,旋转开口机至铁口,钻开铁口,退回开口机,铁口正常出铁作业。 2)堵铁口作业操作 点检设备试运转正常,等来风后清理泥套挂渣,清 理主沟内大渣块,启动液压泵,运转正常,旋转泥炮至铁口,炮口堵住铁口,推动打泥手柄,吐出炮泥打入适量炮泥,堵住铁口孔道,25 分钟后退回泥炮,装填炮泥,清理铁沟,为下一炉出铁做好准备。 异常状态处置措施 1)炼铁厂全部停电的紧急处置 当发现停电时,炉前所有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出净渣铁,另一组,赶到风口平台待命,当发现风口大面积来渣而又无法迅速回风时,高炉应紧急休风。 风口大灌渣时,调度主任、看水工、炉前工应第一时间内赶到风口平台抢险。 高炉看水工及炉前工在确认高炉休风后,应迅速打开视孔大盖使灌进 的熔渣流出,避免直吹管、弯头与鹅颈管被灌进的渣铁凝死而延长处理时间,防止从风口流出的红渣流到煤气管道上或炉前液压站里而发生危险 .打开风口大盖时,应站在风口大盖的侧后面,两个人配合,打掉销子后,迅速打开大盖,防止喷出来的煤气火焰或熔渣伤人。 风口大盖打开淌渣将要停止时,炉前工应用钢钎插入直吹管内,将熔渣向外引流,待直吹管内的熔渣流不动为止。 待直吹管不向外淌渣时,炉前工应迅速卸下直吹管,若鹅颈管也灌渣时,应用风镐清理,清理不出时,鹅颈管也要组织更换;风口小套内的渣子用风镐或钢钎抠掉,有凝铁抠不动时用氧气 烧开,然后用少量有水炮泥把风口临时堵上。 当直吹管灌铁后卸不下来时,立即用氧气紧贴直吹管前端面用小量氧气烧开(避免烧坏小套)。 烧开后再把风口卸掉做更换处理。 将灌渣风口更换完毕后,打扫现场,做出铁准备,等待复风。 (二)处理异常失控状态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前置措施 发生事故后,值班厂长迅速弄清事故地点、原因、范围和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落实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严禁冒险抢救,应以防止和减少人员伤害为前提,有利于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A、煤气大量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后,急救点应选择在上风向有利地形位置;救援人员要做好自身及中毒人员的个体防护,防止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应至少 23 人一组采取集体行动,以便互应。 B、迅速将中毒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服,并注意冬季保暖。 抢救现场应保持清净、通风、专人维护秩序。 C、中毒较轻者,如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医院急救;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立即在现场补给氧气并送往医院。 D、中毒者已停止呼吸,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同时待医疗人员赶到现场抢救。 未得到医务人员允许不准停止对中毒者的急救措施。 着火事故应急处置 A、迅速将着火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移出 /开所有火势可能危及的易燃物,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尤其易燃易爆容器),必须及时采取喷水冷却或其它保护措施。 火势没有熄灭前切忌启动排风装置,以加速火势蔓延。 B、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或断裂。 爆炸事故应急处置 A、发生爆炸事故没有引起着火,首先启动应急程序,按照煤气泄漏应急处置进行处理。 B、发生爆炸事故引起着火,首先启动应急程序,按照着火事故应急处置进行处理。 C、因爆炸产生的大量毒气应指挥全部人员撤出现场,以防中毒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 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事故经过: 2020 年 11 月 22 日早晨 05: 55 时, 3高炉新职工李某、男、 27 岁、( 2020 年 10 月 10 日入厂)由于炉前工休班,铁口工赵某叫李某帮忙装炮泥(越岗操作),当李某上完第一次炮泥后,伸左手去按泥缸里面的炮泥是否放好,不慎 被液压泥炮活塞挤伤,事发后公司派车把李某送往市第二骨伤医院治疗。 事故原因: 李某在装泥炮后,伸左手往炮缸里按炮泥(液压已经打压)是严重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越岗操作行为。 铁口工张某在操作泥炮打压时,没有与李某做好互相联系和安全确认。 凭主观意识操作,严重违反《安全确认制度》。 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铁口工赵某叫李某去装炮泥,是一种越权指挥行为。 班长张某没有及时做好人员调整,而是职工自愿、自行分配工作,属工作失职。 新、老职工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差,工作粗心大意。 是导致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事故整改; 要求炼铁厂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明确自身职责。 要求炼铁厂通过此次事故,完善《炮泥工安全操作规程》中安全确认方面的具体规定,并组织员工学习。 下载次数 :0 2020829 12:43 第高炉配管岗位安全作业应知应会手册 一、“应知”部分 (一)岗位名称及作业任务 岗位名称 炼铁厂高炉配管岗位 主要作业任务 负责插、拔、调煤枪操作;喷煤设备的维护与更换 负责对高炉冷 却系统进行监控,保证其安全运行; 对高炉冷却水进出水温度、送风装置检查负责; 负责冷却设备运行情况及风口小套、中套、大套的更换与点检点巡检操作。 负责突发事故的紧急处理。 负责本岗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并负责控制措施的实施。 高炉本体冷却设备的维护与点检 (二)危险介质理化特性及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危险介质理化特性 1. 高 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着火点为 700℃左右,理 论燃烧温度为 1500℃左右,爆炸极限 %,高炉煤气 CO 含量较高,极易引起人身中毒。 2. 事故类型: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灼烫。 主要设备和工艺运行参数描述(注明阈值 软水系统:风口中套、风口大套以及高炉本体冷却水。 高压水系统:风口小套、炉喉钢砖。 喷煤系统:煤枪 进风系统:直吹管、补偿器 (三)岗位主要危险源点情况 作业活动 危险有害因素 事故类型 风险等级 设备点检、检修、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