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调火班长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端温度。 计算机、焦侧炉顶空间平均温度,并做好记录。 蓄热室顶部吸力的测量与调节。 蓄热室顶部吸力均匀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炉所供空气和煤气量是否合理,全炉各燃烧室供热是否均匀。 选择中间两个相邻蓄热室为标准号。 对标准号要勤检查维护,做到不下火,不串漏,格子砖不堵塞,火道温度正常。 准备好( 50Pa~+250Pa)斜型微压计一台,长 50m 和 3m 的胶各一根。 测前检查胶管,不得堵塞、漏气。 斜型微压计放到现场后,调好水平 ,再将微压计液面调节到刻度 0 处,短胶管一端套在斜微型压计“ +”端,另一端套在标准号的测压管上;长胶管一头套在斜型微压计“━”端,另一头接入被测定的蓄热室测压管上,接头处必须严密不漏气。 交换后 5 分钟开始测量,测定标准蓄热室的吸力及其它蓄热室与标准蓄热的吸力差,煤气、空气上升下降的吸力分别在四个交换内测完。 根据具体情况,对所测数据分析后进行调节,使每个蓄热室顶部吸力与标准吸力差,上升气流不超过177。 2Pa,下降气流不超过177。 3Pa。 测完后,将蓄热室顶部测压管用木塞塞严,按实际测调情 况作好记录。 看火孔压力的测量 准备好( 50Pa~+250Pa)斜型微压计一台, 50m 长胶管一根,300mm 长带看火孔盖的测压管一根。 102010 将斜型微压计放在炉顶中间,调好水平,调好“ 0”刻度。 交换后 5 分钟开始测量标准立火道上升气流看火孔压力,从交换机端焦侧开始,从另一端机侧返回,两个交换全部测完。 作好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并视情况调整加热系统吸、压力。 蓄热室格子砖阻力测量 准备好( 50Pa~+250Pa)斜型微压计一台, 50m 长胶皮管两根,一根胶皮管的一端连接φ 12 长 450mm 的铁管(包括一个石棉绳绕起来的密封球。 ) 调好斜型微压计水平及“ 0”刻度。 将ф 8 的铁管连接于需测量阻力的蓄热室顶部测压管上,胶皮管另一端连接于斜型微压计的“ +”端上。 将ф 12 的铁管插入需测量阻力的蓄热室篦子砖上部的砖孔中,胶皮管另一端连接于微压计的“ ”端上。 交换后 5 分钟开始测量,先测量蓄热室顶部吸力,再测定阻力。 每次测完后必须将测量孔堵严。 作好记录,计算蓄热室格子砖阻力,并同上一次比较,观察格子砖阻力 变化。 炭化室底部压力的测量 测量炭化室底部压力是为了确定合理的集气管压力,使得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保持 +5Pa。 被测量炭化室应在炉组中间,吸气管下方。 该炭化室 装煤结束后 ,将φ 15 长 1200mm 的铁管(内端用石棉绳堵好)插入炉门测压孔,使铁管靠近炉墙,但不碰上,铁管头露出炉门外 150mm。 装煤结束,该炭化室与集气管联通后,用 8 号铁丝将铁管中的102011 石棉绳捅掉,并将铁管与压力表相连,进行第一次测量。 每隔 1 小时测量一次,测量前先用铁丝通一下 铁管,出焦前 2小时,每半小时测量一次。 测量完毕,将铁丝插入测压铁管,以防铁管堵塞。 测量时,应使集气管符合所规定的压力,并比较稳定,集气管压力与机焦侧炭化室底部压力同时读数,每次读三个数,取平均值。 同时记录装煤后时间。 在刚装煤的一段时间“ U”型压力表测量,以后用斜型微压计测量。 在出焦前 30 分钟,上升管打开前作最后一次测量,将实测数据记录后,对集气管压力进行调节,使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为5pa,此时集气管压力即为要求规定的集气管压力。 以压力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不同时间炭化室底部煤气压力的分布曲线。 五点压力的测量 各部位阻力情况。 选择标准蓄热室处于结焦中期时进行测量。 测量点为相邻两标准蓄热室顶部、两叉部和相应的燃烧室看火孔处。 准备校对好的斜型微压计( 50Pa~+250Pa)三台,五根胶皮管,并带有不同的金属插管。 测量时,在蓄热室走廊用两台微压计分别测上升气流蓄热室和下降气流蓄热室顶,在炉顶用一台微压 计测量与所测蓄热室相连的燃烧室标准立火道看火孔。 102012 交换后 5 分钟,三台表同时读数,每隔三分钟读一次,共读五次,接着测煤气蓄热室与空气蓄热室压差,蓄热室顶与小烟道测压孔处压差,以及异向气流看火孔压差,换向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 每侧在两个交换测完。 测完后换算出各点压力,绘制五点压力曲线,并记录当时加热制度。 空气系数测量 空气系数的测量是为了检查煤气燃烧应适量并充分。 取样点为立火道下 1800mm 处,或废气瓣测压孔处,插入深度250~300mm。 交换后 5 分钟开始取样,立火道取上升气流,废气瓣取下降气流。 取样管插入后,取样点周围应保持严密,反复捏取气球十余次,排净取样管内空气。 取样时,将球胆与取样管连接,打开夹子,反复捏取气球,使球胆内充满废气,然后拔下球胆排净废气。 反复洗胆 3~5 次,再正式取样,球胆内充满废气后,用夹子夹住球胆口,拔出取样管,盖好取样孔。 检查气体分析仪,应保持严密;各吸收瓶内吸收液应无失效变质;液封高度应足够。 待球胆内温度降至接近室温( 15~30℃)时,方可进行分析操作, 但最长时间不允许超过 4 小时。 将球胆接在梳型管末端,打开球胆上的夹子。 旋转三通旋塞,使球胆与梳型管连通,将位液瓶下落,球胆内废气吸入量气。焦炉调火班长操作手册
相关推荐
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屏蔽线护套的一端应接地。 23)槽板敷设时应紧贴建筑物表面,要求横平竖直,固定可靠,严禁采用木楔固定;木槽板应经阻燃处理,塑料槽板应有阻燃标识;槽板内敷线应留有余量 ,槽板内电线无接头,电线连接设在器具处。 24)采用木槽板时,槽板无劈裂,塑料槽板无扭曲变形。 槽板安装时底板固定点间距应小于 500mm;盖板固定点间距应小于 300mm;底板距终端 50mm
,穿墙螺栓的双向间距控制在 800mm 以下。 ( 4)模板支设中及时检查对角线规方和模板的垂直度,对于大型设备基础钢管井架必须群体固定,防止产生倾斜现象。 ( 5)模板安装过 程中及时计算出预埋件位置,绑筋时再行固定,为了保证预埋件位置准确,将锚筋与网片钢筋焊接。 ( 6)模板固定完毕应对其支撑、轴线位移、标高、各部位尺寸进行严格检查,并在其上部用经纬仪再进行轴线定位,根据轴线进行预留孔埋设
特征见表。 井筒位置及特征表 井筒 名称 井口坐标 井口标高(m) 方位角(176。 ) 坡度(176。 ) 井筒长度 (m) 支护形式 断面( m2) X Y 净 掘 9 主斜井 3063764 35623581 +685 335 24 238m 砌碹 付斜井 3063793 35623573 +682 314 24 370m 砌碹 回风井 3063110 35623540 +619 183
.............................................. 84 七、安全操作规程 .................................................. 85 第十三节 导烟车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86 一、岗位职责 .........................
18 27 振动表 只 2 28 噪音仪、 测温仪 只 各 3 29 三辊卷板机 W1130*3000 台 1 电气工程施工机械及机具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t 台 1 2 电焊机 380v 300A 台 4 3 电钻 φ 13 把 4 4 磁力钻 把 4 5 角向磨光机 台 4 6 台钻 台 1 7 液压弯管机 G15100 台 2 8 电动套丝机 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