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专业技术考试基础、专业、防火题库内容摘要:

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 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 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 2)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 3)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4)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98. 市政消火栓设置的主要技术要求。 答:( 1)市政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路宽超过 60米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 2米,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 5米。 ( 2)市政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 120 米,保护半径不应超过 150 米。 99. 室外消火栓设置的主要 技术要求。 答:( 1)室外消火栓的数量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 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按 1015L/s计算。 ( 2)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应有一个直径为 150mm(或 100mm)和两个直径 65mm的栓口。 如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应有直径为 100mm 和 65mm 的栓口各一个。 ( 3)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 150米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 4)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周边均匀布置,距高层建筑外墙不宜小于 5米并不宜大于 40米。 ( 5)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区和 液化石油气贮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距罐壁 15 米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100. 消防水池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 ( 1) 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宜大于 150 米; ( 2)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 15 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一般不超过 48h; ( 3) 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或取水井。 消防水池水深应保证消防车 泵吸水高度不超过 6米。 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的高层民用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 5米,并不宜大于 100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取水口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 15 米; ( 4) 消防水池容量超过 500 立方米时,应分为两个。 水池间一般设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控制阀门; ( 5) 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水池时,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101. 室外消防管网供水的主要技术要求。 答: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 建设初期输水管一次形成环状有困难时,允许采用枝状,但应保证在条件成熟时能完成环状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15L/s 时,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可布置成枝状,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 为保证向环状管网可靠供水,向环状管网供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二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其余的输水管应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环状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应设在管道的三通、四通的分水处,阀门数量应按 n1原则设置三通 n=3,四通 n=4。 两个阀门分隔的管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 设置消火栓的消防给水管道,其直 径经计算确定。 计算管径小于 100mm时, 应采用 100mm;大于 100mm时,按计算管径确定。 102. 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 1)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器和管道组成。 ( 2)工作原理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用自动或手动装置启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引入一定量的泡沫原液,与消防泵的供给的水流相混合,形成规定比例的泡沫混合液,经泡沫产生器吸入空气形成泡沫喷出,覆盖在燃烧的液面上将火扑灭。 103. 固定式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 1)固定式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和管路组成。 泡沫液必须采用氟蛋白泡沫液或水成膜泡沫液等。 ( 2)工作原理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用自动或手动装置启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引入一定量的泡沫原液,与消防泵的供给的水流相混合,形成规定比例的泡沫混合液,经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吸入空气而形成具有规定背压的空气泡沫,经管线输送到油罐下部喷出,泡沫靠自身的浮力上升到着火的液面,将液面覆盖灭火。 104. 雨淋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 答:( 1)雨淋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 控制,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和启动供水泵后,向开式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亦称开式系统。 ( 2)工作原理:未发生火灾时,雨淋阀处于关闭状态,入口侧与水源相通,出口侧接管道系统。 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器发出信号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打开电磁阀泄水,雨淋阀开启,水流进入配水管道,由开式喷头向保护区喷水。 也可由传动管出流泄压,雨淋阀开启,水流进入配水管道,由开式喷头向保护区喷水。 17 第二章 消防法律法规 四、简答题(共 109 题) 1. 《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2. 《消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应当履行哪些消防工作职责。 答:( 1)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3)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 4)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5)在农业收获季 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6)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7)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及时核实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9)依法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 3. 《消防法》对 消防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 1)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 2)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 ( 4)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 《消 防法》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作了哪些规定。 答:( 1)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2)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 3)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并对生产、销售不合格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行为从重处罚;( 4)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 18 作。 5. 《消防法》规定哪些内容的消防规划应当纳入城乡规划。 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6. 《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包括哪些。 答:(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 ,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3)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6)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7.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外,还应当履行哪些消防安全职责。 答:( 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4)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8. 《消防法》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如何确定消防安全责任。 答:共同管理或使用建筑物的单位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9. 《消防法》对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是如何界定的。 答: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 服务。 10. 《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履行哪些消防安全职责。 答:( 1)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 2)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3)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4)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 5)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11. 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村(居)委会应开展哪些群众性消防工作。 答:( 1)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2)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3)组织制定防火 安全公约;( 4)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5)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 19 12. 国家鼓励在哪些领域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答:公众聚集场所;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 13. 消防技术服务的执业依据是什么。 答: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业准则。 14. 《消防法》明确规定了哪几类消防组织。 答: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15. 《消防法》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和乡镇政府建立消防队分别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 装备,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 2)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16.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哪些应急救援工作。 答: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17. 《消防法》规定哪些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答:( 1)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2)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3)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4)前述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 其他大型企业;( 5)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18. 《消防法》规定,发生火灾时,社会单位和公民的相关义务有哪些。 答:( 1)报告火警。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严禁谎报火警。 ( 2)组织疏散。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 3)自救与支援。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 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 4)救人灭火。 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 险情,扑灭火灾。 19. 《消防法》对公安派出所的消防工作职责是如何界定的。 答: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20. 对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消防法》规定了哪些处理方式。 20 答:( 1)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3)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由公安机关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组织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4)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处 5000 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罚款。 21. 《消防法》规定了哪几类行政处罚。 答:共六类:( 1)警告;( 2)罚款;( 3)拘留;( 4)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5)没收违法所得;( 6)责令停止执业(吊销资质、资格)。 22. 《消防法》规定的哪些行政处罚不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决定。 答:( 1)行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