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制点实施逐点控制,依据 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和标准对质量进行逐点检查和验收,以达到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总体验收标准之目的。 通信管道建筑 1) 施工复测 复测时, 分公司 应 采取现场见证方法,监督复测过程完成情况,检查核定所测管道路由必须与 设计文 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 、坐标和高程要求相一致。 (1) 技术要求 检查施工 单位在复测中设定的标记要满足下述要求: 19 ① 直线管道,自人 (手 )孔中心 3~ 5m 处开始,沿管线每 20~25m 设一桩 (板 ),弯管道段的桩 (板 )要适当加密。 ② 平面复测允许偏差:管道中心线不得大于 177。 10mm。 直通型人(手 )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 100mm;管道转角处的人 (手 )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 20mm。 ③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水准点,其设置要符合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742020 有关规定。 (2) 校测 遇到下列情况时,监理人员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校测: ① 在完成沟 (坑 )及地基处 理后,校测管道沟、人 (手 )孔坑底地基的高程是否仍符合设计要求。 ②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必须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 2) 挖掘管道沟 (坑 ) (1) 沟 (坑 )挖掘 按照设计图纸检查全部管道沟 (坑 )的尺寸,包括沟 (坑 )深、沟 (坑 )底标高。 检查积水和地下水处理、护土板支撑等情况,并做好现场记录。 (2) 放坡系数要求 对于地层坚实及地下水位低于沟 (坑 )底,挖深不超过 3m,在施工现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采用放坡法施工。 放坡挖沟 (坑 )的坡宽与深度关系可按照 (二 )表 1 的要求数据进行检查。 20 (二 )表 1 放坡挖沟 (坑 )参考数据表 土壤类别 H(深度 ): D(一侧放坡宽度 ) H< 2m 2m< H< 3m 粘土 1: 1: 夹砂粘土 1: 1: 砂质土 1: 1: 瓦砾、卵石 1: 1: 炉渣、回填土 1: 1: 挖沟 (坑 )深度超过 3m 的地点,应适当增设倒土平台 (宽 400mm)或加大放坡系数。 (3) 护土板的使用 ① 支撑护土板的地段 设计图纸标明需支撑护土板的地段,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文件规定支 撑护土板。 对于设计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支撑护土板的地段,经业主、监理确认不支撑护土板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支撑护土板。 这些地段主要有: a 横穿车行道的管道沟; b 沟 (坑 )的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级配砂石层等; c 沟 (坑 )土质松软且其深度低于地下水位的地段; d 施工现场条件受限制而无法采用放坡法施工的地段。 对上述 a- d 地段支撑护土板增加的工程量,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或编制专题报告,由监理确认后报建设单位审 21 定。 ② 支撑护土板的方法 监理工程师要监督施工单位按 设计规定的支撑护土板的方法支撑护土板。 在设计没有具体规定支撑护土板的方法时,可根据土质情况、深度、地下水位的高低,采取疏撑、井字撑、密撑等不同的支撑护土板的方法支撑护土板,以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护土板的不同支撑方法,实施要求也不相同,要求施工单位按照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742020 规定实施。 3) 管道地基 检查原土情况、夯实超平情况、换土情况、垫层情况等。 对于必须浇注的管道基础,检查其尺寸规格、混凝土配比、养护时间、预埋钢筋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4) 铺设塑料管通信管道 (1) 铺管前的检查 ① 在管道铺设之前,用简易量具检查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段长等,是否与设计文件要求相符。 管材的管身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的负偏差小于 1mm。 接续配件齐全有效,承插管的承口内径与插口外径吻合。 本工程采用的不同外径的聚氯乙烯管材的规格要求见 (二 )表 2。 (二 )表 2 聚氯乙烯 (pvcu)管的系列管材规格 外径及公差 轻型 重型 壁厚及公差 (mm) 近似重量(kg/m) 壁厚及公差(mm) 近似重量(kg/m) 22 25177。 + + 32177。 + + 40177。 + + 50177。 + + 63177。 + + 75177。 + + 90177。 + + 110177。 + + 125177。 + + 140177。 + + 160177。 + + 180177。 + + ② 检查沟深、沟底处理情况,保证管道埋深和沟底平整。 不同土质的沟底要求施工单位做不同的处理。 a 对于土质较好 (粘土、砂质粘土 ),无地下水时,在夯实的素土上铺一层 50mm 的细土; b 土质较好,但有地下水时,可先铺一层 100mm 厚的砂土垫层,整平; c 沟底为岩石时,先铺一层 100mm 厚的砂土; d 沟底的土质比较差,又有水,特别是流砂或淤泥地段,先抛石夯实,铺设 80mm 厚的混凝土基础,再在基础上加 50mm 厚的砂垫层。 e 塑料管通信管道管顶距地表面的最小埋深按照 (二 )表 3 要求进行检查: (二 )表 3 塑料管通信管道管顶距地表面最小深度 塑料管通信管道管顶距地表面最小深度( m) 人行道 车行道 电车轨道 铁路 (注 ) 23 (注 )具体应与铁道部门协商。 (2) 铺管时的检查 在管道铺设时,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检查,确保铺管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在同一管道段内铺设不同直径的多根塑料管时,核实不同直径塑料管的根数与设计要求一致。 监督铺管质量,避免泥土、沙石进入管道内。 核实管道段的段长。 一般地区直线段路由上塑料管道的段长最大不超过 150m, (在高速公路上塑料管道的段长最大不 宜超过 200m)。 因受到地形限制或躲避障碍物时,可铺设弯曲管道,其段长不得超过150m。 弯曲管道的管材只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严禁加热弯曲,弯曲半径应大于 15m。 同一管道段内严禁出现反复弯曲 (即 S 形弯 )。 弯曲段的塑料管道段的接口处做环绕接头的混凝土包封,包封长度为 2m,包封厚度为 100mm。 对于多根塑料管组群管道,塑料管道组合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多根塑料管道 的组群管间缝隙宜为 10~ 15mm,每间隔 2~ 3m 设塑料管架(或绑扎固定一次)支撑。 塑料管群小于两层时,进行整体固定。 管群多于两层时,相邻两层 为一组绑扎固定,最后对分组进行整体固定,保证管群在同一人孔段内的整体形状统一。 (3) 塑料管道接续时的检查 检查塑料管的接续方法是否按设计规定,严禁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管材进行对接。 一般最常用的接续方法是套管插接法。 套管插接法接续是在接头 24 处套一短套管,短套管的尺寸可参照 (二 )表 4: (二 )表 4 套管的尺寸 公 差 直 径mm)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套 管 直 径mm) 56 72 94 124 146 172 220 272 330 436 套 管 厚 度mm) 3 3 3 4 4 5 5 6 6 7 接续前,要求操作人员将套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表面清洗干净,无尘砂、水迹、油污。 并在管口处涂专用胶粘剂,使套管与连接管紧密粘合,无脱落和漏水现象。 套管插接法接续的工艺要求执行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742020 的相关规定。 5) 铺设钢管通信管道 钢管通信管道一般用于跨路、过桥梁、穿赿沟渠、埋深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对管道强度要求较高的地段。 对于钢管通信管道,监理工程师除检查管材、沟深、铺设段长外,还要按下述各点进行检查: (1) 钢管的敷设方法、断面组 合等与设计一致; (2) 钢管的接续通常采用管箍法,要求: ① 两根钢管旋入管箍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上; ② 采用有缝钢管的通信管道,其管缝要朝上; ③ 钢管在接续前,将管口磨圆或锉成坡边,保证光滑无棱,无飞刺; 25 ④ 严禁不等径的钢管接续使用。 (3) 钢管通信管道管顶距地表面的最小埋深按 (二 )表 5 要求进行检查: (二 )表 5 钢管通信管道管顶距地表面最小深度( m) 人行道 车行道 电车轨道 铁路 (注 ) (注 )具体应与铁道部门协商。 6) 人 (手 )孔砌筑要求 (1) 设计规定抺面的砌筑体,要求抺面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得歪斜。 抹面厚度、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 勾缝的砌筑体,勾缝整齐均匀,不得空鼓,不应脱落或遗漏。 (2) 人 (手 )孔的地基与基础 ① 人 (手 )孔的地基有两种情况。 一是天然地基,一种是人工地基。 对于天然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夯实、抄平。 对于人工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 ② 人(手)孔砌筑开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