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适用性分析内容摘要:

救援职工只熟悉预案中事故或部位基本情况,而对应急救援中心参战的 应急 救援行动的具体部署知之甚少,导致在实战中对应急救援中心的指挥作战意图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 编制应急预案在内容上容易忽略的具体问题 1) 关键人员的确定 应急 状态 下一些人员会起到关键作用,如班组、车间和企业的应急指挥人员、消防车辆引导人员、 事故 级别和状态的判定人员、现场救援人员、毒物泄露处置人员以及隔离和疏散引领 人员等,预案中 不 能只规定专人负责,而应明确 出具体 谁 负责 或由什么岗位人员负责,以便这些人在日常工作中 能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和演 练。 否则 , 出现紧急情况,这些 关键 职责不能得到有效履行。 6 2) 应急 预案中对事故现场情景考虑不全面 应急 预案中对事故现场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突发事件的不确定因素。 应急预案应对的是非常规的紧急情况,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事先难以预料。 因此对事故现场正确全面的考虑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 如果在预案制定时,未能对事故现场的各种情景考虑周到,就会使得应急现场的操作出现困难,对平时的 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3) 应急 预案中对具体操作内容的规定不够详细 应急 预案大多是原则性的条款,内容不详细,仅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难于实际操作。 部分预案仅是以上级部门或其他部门应急预案为模板,作了一些改动,未能把握该类突发事件预案的核心内容和注意事项。 对于各种类型事件特征性的操作步骤一笔简单带过,细节没有详细而具体的内容,这对于有经验的应急人员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新人或临时的操作人员来说就显得指导性不强,给实际操作来困难。 3. 3 专项应急 预案 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专项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应急 预案的指导性没有充分发挥 在 应急 演练中,存在着应急人员普遍不参照预案而是凭自己的经验执行操作步骤的现象。 比如在演练过程中,需要联系时大部分演练人员凭借自己的记忆、手机中的储存信息来进行联系,而不是查找附件中的通讯录。 事故现场情况复杂,同时新的情况又不断出现,仅凭经验作出判断和执行操作,有时会导致严重的错误。 这同时也反映出工作人员对预案编制的认7 识不足,把应急预案视为领导布置的任务,没有充分的理解和领会预案的重要作用。 因此,其在演练中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导致某些步骤缺失,执行不到位,甚至错误实施。 有的 事故应急救 援 步骤制定过于格式化,缺乏灵活性。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制定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援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哪些人 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但恰恰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发展规律和现场人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反而束缚了手脚,失去了实际意义。 2) 应急预案层次模糊 应急预案层次模糊主要指现场处置方案界定不清。 突发事件等级非常重要,应切合实际准确把握。 不同层面事件分级不同,不能照搬照抄,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便于操作。 事故分级应与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