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管道试压、吹扫方案内容摘要:

断器、分路熔断器 .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 能的漏电断路器时 ,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箱 (电磁式 )产品 ,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 (电子式 )产品。 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 (电子式 )产品时 ,应同时设置缺项保护。 漏电保护器应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 ( 2)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 ,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 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 3)漏电保护器进场前要进行 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 在每天使用前,都要对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试验。 每月进行一次特性检测,并将记录报与监理备案。 ( 4)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 / 33 13 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 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 5)熔断器应选用具有可靠灭弧分断功能的产品。 ( 6)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U、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 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V、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 ,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W、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级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 漏电保护器应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 X、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现场保卫、消防安全措施 A、建立项目保卫、治安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保卫、治安工作,建立健全岗位职责。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组织宣传防火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组织安排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自防自救能力,确定防火重点部位,督促重大火险隐患的整改。 B、加强对专业项目部的治安、保卫工作业务指导。 严格管理,抓考核检查制度、抓违章措施、抓落实查隐患、抓整改保平安。 C、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四防”安全检查。 对检查发现的“四防”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采取定人、定时、定措施积极整改。 D、强化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落实防火措施。 ( 1)严格审批动火作业操作方案,落实防火、防爆措施,配置专用消防器材,经检查确认后,须挂证上岗动火或使用作业。 ( 2)对工具棚房、临时仓库,须按标准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禁止用可燃物搭建,加强用电管理。 / 33 14 ( 3)对可燃杂物、垃圾应及时组织回收、清理,严禁焚烧垃圾、杂物。 E、检查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置管理情况,确保器材完备、有效。 F、按施工进度确定,申报、审批施工重点,要害部位和防火重点部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A、总平面管理:按照试压、吹扫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施工现场总平 面的布置和使用。 B、封闭施工:试压、吹扫施工现场周边用彩色塑料带围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C、道路管理:试压、吹扫施工需要占路、断路、占用场地、占用绿化带时,应严格执行规定的报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 施工结束要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清,工完场地清。 D、现场水、电管理:试压、吹扫需要临时接用水、电要提出申请,经批复后实施,严禁私自乱接。 临时用水、用电设施严格按规范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含休息室)严禁使用电炉、碘钨灯等烧水、取暖。 E、现场环境管理:在试压、吹扫施工现场做到场地 不积水、不积灰尘。 试压、吹扫排水要用管子引入下水管,吹出的垃圾要及时清扫、运走。 塑料袋、快餐盒、塑料瓶等生活垃圾不乱扔。 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分别集中存放,及时清理。 如果发生废液泄漏要及时进行处理,污染的场地及时进行清扫处理。 废弃物品集中存放,按规定处理。 F、成品保护管理:做好成品保护,保护已施工完的厂房、设备、管道、电线电缆。 试压、吹扫确实需要在已完工程上作业等,应事先报告,经批准同意后才能实施。 I、现场物资管理:脚手架管、扣件、跳板、试压泵、焊机等应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8 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安全生 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消防法》、《关于特大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的决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施工 / 33 15 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起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作用,特制定本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项目部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本预案所指的紧急情况是指在施工中,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安全生产 事故。 应急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应急任务的分配的应急资源(人员、车辆、设备)调度,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在第一时间分别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紧急事件的发生情况(明确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伤害情况和损失情况等),还应及时向上述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应急小组的职责 应急小组成员一旦收到紧急情况信息,应快速反应,及时准确把情况报告应急小组长或副组长,包括发生伤害的时间、地点、伤员情况、救护情况、伤害类型等,并立即启动救援现场指挥组,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担任总指挥,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指挥机构,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指挥组根据应急救援需要调集相关应急小组进行救援协调工作,指挥组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调集相关应急小组进行处置协调工作,应急小组设置如下: 联络组:(组长: ***,组员:应急小组成员) 承担现场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能,负责保障应急救援器材、物资、设备的供应,负责伤亡人员的善 后处理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负责。 现场施救组:(组长: ***,组员:工程部成员)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处置,组织疏散、排险、清障救援工作的实施,尽 / 33 16 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由工程部负责。 技术信息组:(组长: *** ,组员:工程部成员) 负责采集、汇总和分析紧急事件事实、相关信息,并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及趋势预测,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提出应急工作建议,由工程部负责。 监督组:(组长: ***,组员:保卫科、质安部) 负责对险情的发展状况进行监控,组织协调现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为快速有效 实施救援创造安全有序的条件,保障救援工作有效开展和进行现场保护工作,负责现场的保卫工作,疏散无关人员,为现场的施救和处置提供条件。 由质安部和保卫科负责。 主要危险源 A、高处坠落:管道吹扫、试压 B、物体打击:高空坠物、杂物飞出; C、火 灾:气割、电焊施工; D、电 击:电焊施工; 应急报告程序 A、应急事件的报告一般程序:发生事故应立即将事故逐级报告(紧急情况下可越级报告),报告可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报告的途径如下图: B、当伤害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现人员 应迅速将应急事件的信息传递给本单伤者 事故发现人 施工现场负责人 报项目部安全部门或应急救援组长 安排人员进行伤者救护 启动应急预案 各职能小组参与救护工 作 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寻救第三方救援援 / 33 17 位的当班负责人(班组工段长、作业队、负责人或工程部、项目经理),听从现场指挥,分工合作积极抢救、抢险,发现人员伤害立即拨打 120 急救,同时当班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参与救护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项目部立即联络项目部应急机构各成员,应急机构成员到现场按照各自职责组织救护人员和设备、车辆参与救护,必要时联络第三方人员参于救护。 C、应急事件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第一个接受报告者必须书面记录报告者姓名、报告的内容和事故发生时的时间、地点,单位、职业、姓名、性别、年龄、事故经过、伤势 情况、伤害人数、事故现场情况、事故范围、经济损失等,然后按报告途径上报。 寻救第三方支援救护 A、报警:当伤害事件发生后,报警人员可寻求第三者支援救护。 在报警时应报告发生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伤害范围,同时还必须报告伤害地点附近醒目的建筑标志,以利于第三方迅速判断方位到达救援地点。 B、报警后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如救护地点地形复杂,存在十字交叉路口,应安排相关人员到路口等待,迎接拯救车辆,并引导急救车辆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C、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在第三方救援人员未到之前,因道路不畅通, 应急指挥小组应安排相关人员打开救援通道,以保证救援车辆和设备能迅速通过到达应急救护地点,同时在第三方救援人员到来之后安排人员配合和提供急救场所和设备。 救援路线 / 33 18 炼钢I标 (主体)施工现场23路施工临时道路24门去梅山公司153 车站梅山医院205 国道救援路线图项目部 现场保护 A、项目部施工作业队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应派专人负责现场保护,如需抢救国家财产、企业设备,设施必须移动事故现场时应有录象和拍照,并绘制事故现场简易图。 B、事故现场发生时,对施工情况部位参加人员都应进行登记,待抢救后作事故分析见证人,便于取证。 现场应急救援 、救护具体措施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事故发生后 ,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 ,将作业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同时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 ,现场有救护经验的人员立即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根据情况对伤员实施紧急救护。 待医院救护车来后,配合医护人员将伤员及时送到医院急救。 ( 1)休克、昏迷急救 工作现场的休克昏迷是由于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等造成的。 、不用枕头,腿部抬高 30 度。 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 / 33 19。 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危重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鼻导管或气管内插管给氧。 、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 2)出血的急救 :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涂上红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应使用压迫带止血法。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 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 只要位置找的准,这种方法 能马上起到止血作用。 8处。 一般来讲上臂动脉、大腿动脉、桡骨动脉是较常用的。 上臂动脉:用 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大腿动脉:用手掌的根部压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点的内侧;桡骨动脉:用 3 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除了前面的压迫止血法外,还有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多种止血方法。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用止血带(一般用橡皮管,也可以用纱巾、布带或绳子等代替)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或在结内(或结下)穿一根 短木棒,转动此棒,绞紧止血带,直到不流血为止。 然后把棒固定在肢体上。 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过紧会造成皮肤和神经损伤,过松则不能起到止血作用。 用这种方法有造成受伤肢体缺血而引起组织坏死的危险,所以,要注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