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内容摘要:

促进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 100g 捣碎取汁用 200mL 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 2~ 3 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 30g 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 20 g ,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 15 g 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 加水 200ml 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 30g、生甘草 10g 一次煎服。 若是误食 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4)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现场处置方案 1)、硫酸的现场处置方案 危 险 特 性 火灾或爆炸  难以引燃。  液化气的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  苯类物质可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  火场中钢瓶可通过减压阀泄露和释放有毒和(或)腐蚀性气体。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 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 破 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健康危害  有毒,吸入可致死。  蒸气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 燃烧可产生刺激的、有毒的气体。  接触气体或液化气体可引起灼伤、严重损害和(或)冻伤。  灭火的废水可引起污染。 公 众 安 全  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可依次拨打本地消防急救电话、国家中毒中心及各地分中心电话和中国各地化学品中毒抢救中心电话。  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 100m。 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或密闭空间内(如污水沟、下水 道等)。  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先通风。 防护个体  佩带正压携气式呼吸用品( SCBA)。  穿生产商特别推荐的防护服(这些防护服几乎或根本不能隔热)。  一般消防防护服仅用于灭火时的防护,对泄漏防护则无效。 隔 离 火 灾  火场内如果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 1600 m;而且,也可考虑首次就向四周撤离 1600 m。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应 急 行 动 燃烧爆炸处理 小火 ●干粉、 CO2。 大火 ●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禁止将水注入容器。 ●损坏的钢瓶只能由专业人员处理。 储罐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者使用遥控水枪或者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到火灾扑灭。 ●切勿对泄漏口或安全阀直接喷水,防止产生冰冻。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 ●切记远离被大火吞没的储罐。 泄漏处理  应穿全封闭式的蒸汽防护服处理无着火的泄露或溢出。  禁止接触或者跨越泄漏物。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阻断泄露。  如果有可能,转动泄露容器使气体逸出而避免液体流出。 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露物或泄露源。 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  防止泄漏物通过水体、下水道和密闭性空间。 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2)、盐酸的现场处置方案 危 险 特 性 火灾或爆炸  不易点燃。  可与水发生反应(有些是剧烈反应),释放出腐蚀性或有毒气体。  易燃 /有毒气体可聚积在密闭场所(地下室、罐、斗仓 /料仓、车箱等)。  遇金属可释放易燃的氢气。  加热盛有本品的容器或容器内物质被水污染时可引起容器爆炸。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健康危害  有腐蚀性和(或)有毒;吸入、食入或皮肤、眼睛接触其蒸气、粉尘或本品可引起严重损 害、灼伤或死亡。  燃烧可产生刺激、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  与水反应可产生大量热量将增加其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  皮肤和眼睛接触本品可引起严重灼伤。  灭火或稀释用的废水可引起污染。 公 众 安 全  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可依次拨打本地消防急救电话、国家中毒中心及各地分中心电话和中国各地化学品中毒抢救中心电话。  作为紧急预防措施,应在液体泄露区四周至少隔离 50 m,固体泄露区四周至少隔离 25 m。  疏散无关人员。  在上风处停留。  切勿进入低洼处。  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加强通风。 防护个体  佩带正压携气式呼吸用品( SCBA)。  穿生产商特别推荐的防护服(这些防护服几乎或根本不能隔热)。  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灭火中只提供有限的防护作用,而在可能直接接触该类物质的泄露区则无防护作用。 隔 离 火 灾 ● 火场内如果有储罐、槽车或是罐车,应向四周隔离 800 m;而且,也可考虑首次就向四周撤离 800m。 应 急 行 动 燃烧爆炸处理 火灾 ●注意:绝大多数泡沫都与该物质反应并放出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 小火 ●干粉、 CO2(氰化物除外)、干砂、抗醇泡沫。 大火 ●水幕、雾状水或抗醇泡 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筑堤收容消防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使用水幕或雾状水灭火,切勿用水流直接喷射灭火。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储罐或货车(拖车)着火。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者使用遥控水枪或者水炮扑救。 ●禁止将水注入容器。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到火灾扑灭。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 ●切记远离被大火吞没的储罐。 泄漏处理 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露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 焰)。  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露物。  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 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阻断泄露。 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气产生。  容器内禁止注水。 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  防止泄漏物通过水体、下水道和密闭性空间。 小泄漏  用干土、干砂或其它不燃性材料覆盖后,盖一塑料膜以减少扩散和避免雨淋。  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3)、硝酸的现场处置方案 危 险 特 性 火灾或爆炸  不燃,但受热能产生腐蚀性或有毒烟雾。  蒸气可在密闭性空间(如地下室、储罐、料仓、 车箱等)积聚。  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并放出腐蚀性或有毒气体烟雾。  与金属接触可释放易燃的氢气。  容器受热或进水可发生爆炸。 健康危害  有毒,吸入、食入或皮肤、眼睛接触其蒸气、粉尘或本品可引起严重损害、灼伤或死亡。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