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试生产方案内容摘要:

为 9m,其余为次要道路。 厂区道路采用主次结合环行方式布置 ,厂区主要运输道路为 10m 宽。 ( 6) 总平面布置和设计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 建筑朝向为南北 向布置,主要房间避免夏季西晒。 建筑朝向为南北向布置,便于利用日光和避免夏季西晒。 ( 7) 储罐区应设置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的防火堤,且必须密实、闭合,罐组内不应布置与其无关的管道。 易燃液体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宜为 ~ ,其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 ,防火堤应在不同方位设置不少于 2 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储罐组内一个最大储罐的容量,储罐组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储罐组应设置集水装置,并设置可控制开闭的排水设施防火堤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易燃储罐防火堤高度为 ,并在不同的方位 设置人行踏步,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大于最大储罐的容积。 ( 8)根据目前厂区平面布置图和现场实地调研,目前 600 t/a 杂醇油生产装置的周边防火间距基本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建议企业密切关注周围废弃淀粉厂的重新开发及发周围空地的无规划发展,严防形成重大隐患。 另外,根据岚山区整体规划落实后方能考虑扩建,对于扩建,企业建设时应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周边 30m 内严禁规划散发明火的企业。 ( 9)厂址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 ( 10)厂址平面布置生产区与辅助区实行分区布置。 ( 11)项目建筑物均要设有足量的消防设施和畅通的消防通道或形成 12 12m 的回车场地。 该项目厂区内设有消防水池一共可以容纳30m3水,消防水池深 ,长 10m,宽 2 m,还可做为循环水池。 ( 12)在设备布置时,要尽量避免人流物流交叉,厂区内布置要留有安全通道,设备间距应符合规定要求。 工艺 、设备和自控安全措施 1)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规范》的要求,在装置控制室与反应釜之间设置实体防火墙。 2)该工程的生产装置区及储存区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划分为甲类。 故 厂区装置区、储存区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因此设计中杂醇油生产装置区、储存区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3)项目地质状况地震烈度为 Ⅶ 度,导热油炉、蒸馏塔等重型设备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条要求对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建筑物应提高一个等级设防。 4)机械设备的外露运动部分均需设防护罩。 操作应尽量采取管道化、密闭化输送物料,对有可能发生杂醇油物料撒漏的场所设有可靠的防范和防渗措施。 5)蒸馏塔、导热油炉的承重支架、裙座、管架均应覆盖耐火层,要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6)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设施的 计量仪表,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测,如流量计、温度计、电流、电压等计量仪表。 7)平台、走道和梯子的上方有可触及的温度大于 50℃ 的导热油管道,应采取相应的隔热措施,对于生产中蒸馏塔等保温用的隔热材料应选用不燃材料,要求氧指数不小于 30。 8)杂醇油 及丙醇、戊醇等 管道应根据工艺等特点选择相应的材质,避免使用 PVC、塑料等导除静电不良、强度不足的材质。 易燃液体管道、设备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措施,管道若有法兰连接应有良好的跨接。 9)可燃液体装卸车场应采用混凝土等不产生火花的地面。 10) 储 罐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储罐内的成品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易燃易爆液体,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② 储存区内配置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型号、数量及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设置。 ③ 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宜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 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 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 ④甲 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 ⑤储罐应设液位计。 ⑥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延伸至距罐底 200mm 处。 ⑦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汽车进入厂区应带阻火帽。 ⑧罐组内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且应在防火堤外设置水封,并宜在防火堤与水封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易开关的隔断阀。 ⑨储罐区设置了挡雨棚(应为不燃材料),防止储罐曝露在阳光下; ⑩储罐区设置了防火堤,并且储罐之间、储罐与防火堤的距离基本满足《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要求。 在原料罐与成品罐之间设置了隔堤,在防火堤的不同方向上设置了 2 处人行踏步。 11)防雷按防雷规范要求设计,对工艺设备、原料杂醇油、成品等管道、泵等设备应 进行可靠的静电接地与管道跨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 12)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必须有生产厂家的产品或产品质量证书。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资料要真实、齐全,定期经有关部门检验。 13) 导热油炉属于特种设备,使用前应按国务院令 37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储运安全措施 采取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如下: ( 1) 、对储 罐的液位、温度、压力进行适时监控,并设置报警系统; ( 2) 、在罐区和卸车泵房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报警器设在控制室。 卸车泵房可燃气体探测器与事故风机连锁; ( 3) 、立式储罐周围设 高防火堤,罐区内根据物性的不同各种物料 的储罐分别设了隔堤,隔堤的高度为 1m。 卧式储罐周围设 高防火堤,各防火堤内的容积,均大于单个最大储罐的最大容积。 ( 4) 、防火堤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密实闭合。 管道穿堤处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闭; ( 5) 、防火堤四周不同方位设置供行人上下的踏步; ( 6) 、可燃液体储罐设计了固 定冷却水喷淋系统; ( 7) 、储罐的进料管从上部接入,并延伸至距罐底 200mm 处; ( 8) 、各储罐放空管设置呼吸阀阻火器,阻火器选用波纹板式阻火器; ( 9) 、卸车泵房的电气全部采用防爆电气; ( 10) 、进入储罐区的运输车辆,安装阻火帽; ( 11)、 在罐区泵房门口设静电接地柱。 管道 ( 1)物料管道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及措施。 产品管道在法兰连接处应设置静电跨接,宜采取隔热措施;管壁温度严禁超过 70 摄氏度。 ( 2)穿过墙壁的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并用石棉或其它不燃材料将套管端头间隙填实。 ( 3)其它常规管道在 布局时整齐规则,不得出现阻碍操作的横穿管道,尽量减少阀兰的使用,减少泄漏危害。 建筑结构 ( 1)建、构筑物设计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施工、检修提供方便条件。 ( 2)选材满足经济性和耐久性,优先采用本地生产的材料和配件。 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 ( 3) 结构选型和空间处理等要满足工艺生产、安装及检修的要求,并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变形和抗震的要求。 ( 4) 足工艺、生产、安装及检修的要求,并满足国家的规范及标准,在安全、适用的条件下尽量做到美观。 ( 5)项目 生产装置、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建筑结构采用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电气 ( 1)在爆炸危险区内,电动机、控制按钮、照明开关等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防爆型,要求防爆级别不低于 dⅡ BT4。 ( 2)动力线路均采用截面不小与 4mm2的铜芯塑料四芯电力电缆,控制线路均采用。 ( 3) 有散发可燃杂醇油蒸气的场所其电缆应架空敷设,电缆为阻燃型,如需要设电缆沟时,要有防止可燃蒸气沉积和易燃液体污水等流渗沟内的措施。 建议在储罐区、生产装置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或设置移动时可燃气体报警装 置。 防雷、防静电措施 ( 1)动力配电柜安装在配电室内,电源就近引入。 电源零线在配电柜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 2)电动机外壳经电缆芯线接零,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穿线钢管、铠装电缆金属外皮均必须可靠接地。 ( 3)生产厂房内及周围安装设备的区域、罐区设有防静电接地网,并引出接地干线,凡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艺设备、管道均应与该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防静电接地网兼作防感应雷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消防 根据生产装置的消防特性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的要求配 置了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预防 、控制、减少与消除 事故设施 见附件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编号: 签发人: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盖章(单位公章): 第一部分 引言、概述 一、编制目的 化学工业是基础工业,即服务于其他工业,也制约着其他工业的发展。 所以化学工业的安全,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 但是化学工业危险性大,处理和生产的 化学品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等特点,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污染环境等事故。 如 1984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事故,造成 2020人死亡, 5 万人失明, 20 万人中毒; 1993 年 1月 29 日,郑州食品添加剂厂仓库内 7 吨过氧化苯甲酰爆炸,死亡 27 人,伤 23 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