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试题库(带答案)内容摘要:
造资源利用____,通过____,转化为供人们使用或利用的___或____的行业。 制造生产的运行过程,包括市场分析、____、工艺规划、____、____、产品销售、____、报废、回收、再利用等。 恩格斯指出: “ 直立和__创造了人类,而__是从____开始的。 动物所做到的最多是收集 ,而人则从事__。 ” 现代制造技术的四个基本特征是____、__ __、____和____。 成功企业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上市时间、____、____、____、灵活性、____。 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信息的____、传递和____的过程,在企业中主要存在____和____这两种运动过程,而____又是受____控制的。 企业的产品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MS是一种基于 CIM 哲理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的制造系统。 CIM 技术是传统的制造技术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有机结合。 二 、选择题(每题 2分,总计 10 分) 磨削加工时常用的切削液是( ) A、合成切削液; B、低浓度乳化液; C、切削油; D、极压切削油; 粗加工后安排调质处理可提高零件的( ) A、硬度 B、耐磨性; C、强度 D、综合力学性能; 制定零件工艺过程中,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 )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工序集中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 ) A、尺寸精度; B、形状精度; C、相互位置精度; D、表面粗糙度;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 A、生产批量的大小; B、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地是否变动; C、生产计划的安排; D、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 三、 判断题(每题 1分,共计 10 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硬质合金是在碳素钢中加入大量的钨、钛、钽等元素构成,它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 ) 粗加工外圆表面时,一般依次从右到左 、由小直径外圆到大直径外圆先后加工。 ( )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精度就越高。 ( ) 车削时,工件的转速很高,切削速度就一定很大。 ( )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是实现各种高新技术的保障技术。 ( ) 国际竞争和对抗的焦点由军备竞赛转向全球范围内的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试切法是通过 试切 — 测量 — 调整 — 再试切的反复过程而获 得规定尺寸精度的。 ( ) 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夹紧力大,且能自动定心, 不需要找正。 ( ) 圆周铣具有能压紧工件,使铣削平稳、铣刀后面的挤压及 摩擦小等优点,所以刀具磨损慢、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好,一般 采用顺铣。 ( ) W18Cr4V,W6Mo5Cr4V2是常用的两种硬质合金牌号。 ( ) 四、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计 16 分) 制造: 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制造系统结构 五、 简答(每题 6分,共计 24 分) 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未来十大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有那些。 简述制造业发展历程。 简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意义。 一、 填空: 生产、使用、维修、生命周期 制造技术、制造过程、工业品、生活消费品。 产品设计、制造装配、检验出厂、售后服务。 劳动、劳动、制造工具、生产。 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 质量、产品成本、服务、环境。 采集、加工处理、信息流、物流、物流、信息流。 产品规划、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生产准备。 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 二、 选择: B D C B B 三、 判断 √ √ √ √ √ 四、 名词: 狭义:为机电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广义:制造是涉及制造工业中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 过程、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资工具,将原材料物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 即:使原材料成为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 .电子 .信息 .材料 .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 .制造 .检测 .管理 .销售 .使用 .服务的制造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 .高效 .低耗 .清洁 .灵活的生产 ,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总称 ,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 是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物料、设备、工具、能源等)、软件(制造理论、工艺、信息等)、人员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五、 简答: 电火花加工基于电火花腐蚀原理,是在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相互靠近时,极间形成脉冲性火花放电,在电火花通道中产生瞬时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气化,从而将金属蚀除下来。 (1)信息科学技术 (2)生物科学技术 (3)新能源科学技术 (4)新材料科学技术 (5)环境科学技术 (6)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7)海洋科学技术 (8)先进制造科学技术 (9)管理科学技术 (10)认知科学技术 1)用机器代替手工,从作坊形成工厂 2)从单件生产方式发展成大量生产方式 3)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制造技术 1)在发达国家中 ,制造业创造了约 60%的社会财富、约 45%的国民经济收入。 2)据统计,美国 68%的社会财富来自于制造业。 3) CIRP 在 1999 年的报告中指出:在国家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 55%65%。 4)在许多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先进制造技术都被列为优先发展的科技。 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章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一、 制造系统 的定义和内涵( P1) 制造系统的定义: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含半成品)的有机过程。 三个方面的定义: 1) 制造系统的结构定义:制造系统是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物料、设备、工具和能源等)、软件(包括制造理论、制造工艺和制造信息等)和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 制造系统的功能定义:制造系统是一个输入制造资源(原材料、能源等),通过制造过程输出产品或半成品的输入输出系统。 3) 制造系统的过程定义:制造系统可看出是制造生产的运行过程,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规 划、制造装配、检验出厂、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制造全过程。 二、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技术构成及特点( P10)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内涵) :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化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 1) 现代设计技术: 2) 现代制造工艺技术:精密和 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面改性、制膜和涂层技术。 3) 制造自动化技术 4) 现代管理技术 5) 现代生产制造系统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实用性; 2)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动态特性; 4) 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性:制造工程; 5) 先进制造技术的系统性: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6) 先进制造技术强调的是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7) 其目的是提高对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哦和竞争能力。 三、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性是向全球化、网络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未来先进制造技 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 四、 如何理解制造业信息化及其关键技术。 答: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制 造业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在产品研制生产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设计、制造、管理与资源配置的信息化。 关键技术: 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产品 CAD 应用技术,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 CAD; 基于 PDM的设计制造工程集成化技术:网络化 CAD技术,CAD/CAE/CAPP/CAM/PDM(4CP)集成技术; 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 ERP 技术,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企业协作与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制造 平台,流程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技术; 应用集成技术: PDM/ERP 集成技术,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集成套件及整体解决方案,基于网络的 ASP服务。 五、 如何发展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 答:我国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和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发展的双重挑战,存在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峻、科技投入不足、教育不够发达等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发展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大概有如下举措:调整产业结构,扶植中小企业,增加知识投入,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基础研究。 第二章 现代设计技术 现代设计技术( P23) 1)、现代设计技术定义 :以满足应市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 /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及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群体的总称。 2)、现代设计技术的特 (P87):设计范畴的扩展化;设计手段的计算机化;设计过程的并行化、智能化;设计手段的拟实化;分析手段的精确化;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强调设计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进行动态多变量的优化;强调产品的环保性、宜人性; 强调用户参与;强调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设计和制造一体化;强调产品全寿命周期最优化。 3)、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及并行设计、协同设计,面向集成制造和分布式经营管理的设计,面向环境的绿色设计,综合优化设计等获得快速应用。 并行设计( P70) 1)、(并行工程) CD: 并行设计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这其思想是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即规划和设计阶段,就以并行的方式综合考虑其寿命周期中所有后续阶段,包括工艺规划、制造、装配、试验、经销、运输、使用、维修、保养直至回收处置等环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并行设计的关键技术 : ( 1)并行环境下的信息抽象与建模技术; ( 2)计算机辅助设计评价与决策 —— DFMA与 RPM。 DFMA是面向制造的设计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和面向装配的设计 DFA( Design For Assembly)的合称。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RPM( Rapid Prototype Manufacturing); ( 3)支持并型设计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 协同设计( P27): 不同的设计人员之间、不同的设计组织之间、不同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通过全球性计算机网 络实现资源共享、实时交互协同参与,合作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先进制造技术试题库(带答案)
相关推荐
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 个体作业为主、少量协作作业 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活动组织者 学习主动参与者 测试 / 学生的作品 资源收集、查询工具、学生表达思想、观点、交互的工具 网络教室、 局域网或互联网 (人手一机 ) 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 多种学习策略,以问题解决式和发现式、任务驱动式为主 协作作业或个体作业或二者均有 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主动参与、
( 5) 进行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时不得猛提、上提速度不应大于 ,下落速度不得大于 1m/s。 ( 6) 储油罐测量口必须装有铜(铅)测量护板,钢卷检尺进入油罐时必须紧贴护板下落或上提。 ( 7) 严禁测量时用化纤布擦拭检尺、测温盒和采样器。 ( 8) 测量人员不准携带火种作业,上衣口袋内不得装有金属物件,以防跌落在罐口上产生火花。 在油库夜间作业时,严禁用明火和不防爆的电灯、电筒照明。 (
管 张长远 13729858008 经营主管 余林锋 13763388169 安全主管 邱茂星 13802799536 资料主管 曾理丹 13423664381 上述所列人员的电话必须 24 小时开机,确保在发生重大生产事故时能保持联络畅通,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 汇报程序 1) 通告程序 一旦由项目人员、操作人员或警卫人员发现紧急情况,要立刻用电话通知信息管理人员,确定应急级别
世界上最先进的空气净化新技术,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较广泛应用。 在室温下,当波长在 380nm 以下的紫外光照射到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上时,在价带的电子被紫外光所激发,跃迁到导带形成自由电子,而在价带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穴,这样就形成电子-空 穴对。 利用所产生的空穴的氧化及自由电子的还原能力,二氧化钛和表面接触的 H2O, O2发生反应,产生氧化力极强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分解几乎所有有机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