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电力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摘要: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观察、测量检查。 7.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电气试验项目应符合《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 2020)附录 B的有关规定,且试验合格。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试验。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查阅电气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1.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的瓷件无破损或裂纹,瓷、铁粘合牢固,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 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相间距离误差不应大于 10 mm,相间连杆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3.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轴承、拐臂、延长轴等传动部件安装位置正确,牢固牢靠;分、合闸止钉与拐臂的距离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闭锁装置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操作、测量及观察检查。 4. 带钳口的高压熔断器,熔断管应紧密地插入钳口内,不得有松动现象。 跌落式熔断器的熔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应为 15176。 ~ 30176。 跌落时不应碰及其他物体。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及操作检查。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17 避雷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8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说 明 主控项目 1. 避雷器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外壳应无裂纹、破损,瓷套与铁法兰间的粘合应牢固;磁吹阀式避雷器的防爆片应无损坏和裂纹;避雷器的绝缘良好。 避雷器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技术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测试及观察检查。 监理单位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见证测试及观察检查。 2. 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净距应符合《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 2020)附录 A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测量及观察检查。 3. 避雷器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避雷器的防雷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必须与主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及观察检查。 4. 避雷器本体的 安装应垂直固定牢固。 三相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避雷器各节间连接接触紧密、密封,均压环安装水平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避雷器的电气试验项目应符合《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 2020)附录 B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试验。 监理单位查阅电气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1. 避雷器防腐涂层完好,无锈蚀现象,瓷件无破损及裂纹,瓷件粘合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母线引下线与避雷器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其对设备无外加应力。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 放电计数器应密封良好、动作可靠,放电回路完整,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测试及观察检查。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19 电容器、电抗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0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说 明 主控项目 1. 电容器、电抗器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外壳应无变形或锈 蚀,防护层完好,瓷套管应无裂纹、破损,引出芯棒应无弯曲,丝扣应完好,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外观应完整,附件应齐全。 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观察检查。 2. 电容器、电抗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净距应符合《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 2020)附录 A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3. 电容器、电抗器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良好。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4. 空心电抗器的安装应垂直、牢固,各支柱绝缘子的受力均匀,电抗器与绝缘子间连接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及操作检查。 5. 电抗器间隔内的所有磁性材料部件必须固定牢靠,电抗器周围的接地线不得构成闭合磁路。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 电容器组的接线、布置、容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容器组的容量匹配除设计有规定外,同一组 电容器与各放电线圈(电压互感器)并联的电容量的差值不应大于 5%。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及做试验。 监理单位观察检查、见证试验,查阅试验报告。 7. 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及放电回路应完整,连接可靠,装有电容量自动调节的切换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操作及观察检查。 8. 不与地绝缘的电容器外壳及其支架,均应接地;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外壳,均应接到固定电位上。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 电容器、电抗器的电气试验应符合《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 2020)附录 B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试验。 监理单位查阅电气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1. 电抗器线圈的绝缘绑扎应无破损及裂纹,本体无变形现象;绝缘子应无破损,瓷、铁粘合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电容器组排列整齐,引线布置方式统一,其支架无锈蚀现象;电容器外壳应无变形、锈蚀或渗油现象。 安装在电容器端子上的熔断器及连接线应 符合设计要求。 电容器外壳之间的净空距离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测量及观察检查。 3. 成组安装的电容器,其铭牌应面向通道一侧,并有顺序编号。 电容器母线及分支线相色正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21 配电盘(柜)及二次回路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2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说 明 主控项目 1. 盘(柜)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各类配电 盘(柜)、控制台、端子箱等无锈蚀或机械损伤,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观察检查。 2. 各类配电盘(柜)、控制台、端子箱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安全净距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 各类配电盘(柜)、控制台、端子箱等设备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本体接地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 盘、柜及设备上安装的元、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可 靠,固定牢靠;所有电器的功能标签齐全,规格一致。 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 5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核对设计及观察、操作检查。 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5. 高压成套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试验及操作检查。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和检查。 6. 计量回路的表计应在计量合格有效期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计量鉴定。 监理单位查阅计量鉴定报告。 7. 配电盘(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试验。 监理单位查阅电气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1. 手车式开关柜检验方法:操作及观察检查。 2. 抽屉式配电柜其抽屉推拉轻便灵活无卡阻、碰撞现象,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抽屉应能互换;抽屉的机械、电气联锁装置应动作正确、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操作及观察检查。 3. 用于静态保护回路及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的自动化系统中的电缆,其屏蔽措施应符合相应设备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 采用线槽或线把布线的二次回路接线应固定牢靠,排列整齐;回路编号字迹正确、清晰,印制牢固、不易脱色。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盘、柜安装允许偏差 6. 引入盘、柜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8. 盘、柜表面涂层应完整,盘面清洁。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23 母线装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Ⅰ ) 24 第十二章 电力工程 说 明 主控项目 1. 母线装置所采用的材料应按到达现场的批次进行检查:硬母线表 面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变形或损伤;软母线不应有扭结、松股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安装母线采用的金具及金属构件的规格应与母线相配套,无裂纹、伤痕、砂眼等缺陷,防腐层完好,无锈蚀现象;转动部分灵活,丝扣完好。 母线装置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观察检查。 2. 母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连接正确,接触可靠。 软母线弛度一致;硬母线安装平直,接触面平整,固定装置无棱角和毛刺,涂漆均匀。 检验数量:施工、 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铁路工程电力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相关推荐
清扫遗撒渣土,达到施工现场地路面清洁要求。 ( 3) 所有运渣车辆的租赁选择,按照北京市 2020 年 7 月 1 日新实行的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规定进行,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一律不予采用。 ( 4) 运渣车辆出场,由专人检查防尘罩的覆盖情况;清理车帮、车轮上的泥土;清扫散落渣土块,用水冲洗车轮,以确保车辆出厂上路不带泥土、不漏渣、不遗撒、不扬尘。 ( 5) 运渣车辆尽量在拆除区围挡内行驶
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本 孔距≥ 6 倍孔径 优良:每 100MM 长度范围内允许直径≤ (板厚),且≤ 气孔两个,孔距≥ 6 倍孔径 10%,且不得少于 3 件,其中每种焊缝抽查 5%且不得少于 1条,每条检查 1处,总抽查数不少于 10处 项 3 二级焊缝咬边 合格:咬边深度≤ (板厚)且≤ ,连续长度≤ 100MM两侧咬边总长 总抽查长度 10% 优良:咬边深度≤ (板厚)且≤ ,连续长 度≤
全带。 钢筋机械的使用安全 1)进入现场的钢筋机械在使用前,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安全员,机修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作业,并在机械旁挂牌注明安全操作规定。 2)钢筋机械必须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设置顶棚和排水沟,防雨雪砸。 3)钢筋加工机械要设专人维护 维修,定期检查各种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易损部件,出现有磨损的必须更换。 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
爆区。 危险 域 域 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 22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 生产过程中,凡有粉尘的岗位,都应采取防尘措施,安装抽尘除尘装置,使粉尘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 10 毫克 /立方米以下,要给职工配发防尘口罩,有毒害岗位应有排毒设施。 配备防毒面具。 坚决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防尘防毒设施做到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检修生产设备时
(二 )、成品保护职责 材料员: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制成品进行保护。 班组负责人:对上道工序产品进行保护,本道工序产品交付前进行保护。 项目经理:组织对完工的工程成品进行保护。 项目生产负责人: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或方案,对保护不当 的方法制定纠正措施,督促有关人员落实保护措施。 (三 )、成品保护原则 在准备工作阶段,由项目领导,配合安装、装饰等专业对施工进行统一协调,合理安排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