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悬浇钢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_secret内容摘要:

进行安全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地上、空中有专人进行指挥及指导。 ③挂篮的拼装、拆除是高空作业,每道工序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 悬臂灌注施工 悬臂灌注施工主要包括挂篮前移、挂篮调整及锚固、钢筋及孔道安装、混凝土灌注及养护、预应力施加、孔道压浆六个工序循环进行。 悬灌梁段施工长度 米,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根据梁体情况具体调整,每悬灌梁段施工周期 10天。 :在前一梁段施工完毕后,解除放松各吊点,使模板脱离梁体,解除梁上后锚点,进行锚固转换,行走小车托力转换在滑道上,通过手拉葫芦拖拉主桁采取整个挂篮前移动至下一梁段位置。 :挂篮就位后,先进行主桁梁上锚固转换给梁体的锚 筋上和底篮后锚安装转换在梁体上,然后通过测量仪器进行中线、高程测量、定位,通过千斤顶进行标高调整,经过检查确定合格后,最后进行全面锚固。 土:挂篮前行移动就位后,后部横梁与腹板竖向预应力筋临时锚固。 挂篮检查合格后,依次将预制好的本梁段的底板及腹板钢筋骨架吊入挂篮内,后边与已成梁段预留钢筋连结,安装底板及腹板中的纵向与竖向预应力波纹管道。 待内模架和模板从前梁段内移出并安装后,绑扎安装顶板钢筋及横向预应力筋管道。 复测挂篮的中线和标高,调整合格后,在梁段端部两侧腹板正上方各焊接一根短钢筋棒作为观测点。 混凝土的浇筑按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翼板)的顺序,由悬臂端向已成梁段方向水平分层进行,在浇筑的梁段根部与已成梁段接合,并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全部浇筑 完成。 同时对称、均衡地浇筑两侧悬臂梁段混凝土,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按耐久性要求配制。 悬臂梁段浇筑施工时,对梁段高程准确控制,以保证主梁合龙高度。 为了能更好地控制箱体各阶段挠度,在实际施工中尽可能于每天的同一时间分别观测挂篮走行前后、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筋张拉前后等 6 个时态的挠度变化,并通过前一节梁段的观测结果,确定后一梁段立模高程。 各跨混凝土悬臂浇筑完成合龙时,悬臂端相对竖向变形不大于 15mm,轴线偏差不大于 15mm。 3) 钢筋及预应力筋安装 钢筋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钢筋加工厂集中下料弯制成型后,在梁部底模 上绑扎成型。 预应力筋按设计图表的下料长度下料。 箱梁预应力孔道采用波纹管定位钢筋控制线型,防止漏浆,定位钢筋的位置严格按设计坐标布置,保证孔道成型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作业时,波纹管不能被扰动。 钢筋、预应力钢筋安装、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同 0块相同。 4) 混凝土施工 立模、绑扎钢筋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泵送入模。 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从两端向中间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两侧腹板对称、连续浇筑。 每层混凝土的灌注厚度不得超过 30cm。 浇筑时同一断面先浇筑底 板,后腹板、顶板。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替进行。 梁体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桥面采用悬空式整平机进行整平压实,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人工用抹子进行二次收浆、赶压,防止裂纹,并将表面压光,以保证桥面铺装的铺装质量。 在自然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洒水养护。 梁体为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大,产生的水化热较大,为防止因干缩、温差等因素出现的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12h 内即以土工布覆盖养护,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 梁体养护用水与拌制梁体混凝土用水相同。 连续箱梁边跨设计有 长支架现浇段,施工时支架采用排架搭设,支架最大高度 左右,钢管桩采取栽桩的工艺,钢管桩入岩 5m 以上。 1) 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流程 边跨现浇段左右幅独立分开施工。 边跨现浇段长 ,梁高 ,混凝土数量 60m3左右,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采用 9孔、 12 孔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体系,竖向采用直径 32mm的精轧螺纹锚固体系,横向采用 3孔扁锚锚固体系。 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58所 示。 图 58 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2) 边跨现浇段箱梁施工方法 边跨现浇段长 ,利用植入河床基岩钢管桩作为基础搭设支架现浇,支撑体系自下而上依次为:钢管桩基础→立柱(含平联等构造)→支架桩帽(砂箱)→纵向钢梁→横向贝雷桁梁→分配梁→底模系(在钢立柱底模板板制造及安装 测量放样、调整标高 模板涂刷脱模剂 安装外模板及端模 模板试拼、检查及修整 绑扎底板、腹板板钢筋 安装预应力管道 砂浆垫块预制 钢筋、预应力加工 安装内模板 模板涂刷脱模剂 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 安装支架预压 浇筑混凝土 原材料检验、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 梁体模板测量、检查修正 混凝土试件制取 混凝土养护 拆除支架及底模 试件混凝土养护 梁体表面检查修整 拆除内、外模板,预应力张拉 边跨合龙段施工 墩帽顶与钢箱梁之间设置卸落砂箱)。 支架大体结构如附图所示,钢管桩入土深度、桩径等结构与 0块支架基本相同,边跨支架与墩柱采取附墙连接。 单幅箱梁边跨现浇箱梁支架设置 3 排、每排 2 根钢立柱,第一排安装于桥梁承台上,与 过渡墩柱边缘间距 150cm,第二三排桩间距为 625cm,支架、底模及侧模均采用 0块支架现浇施工材料。 边跨支架具体结构如图 417所示。 边跨支架施工采用塔吊、吊车作为主要的起重设备,边跨支架施工工艺及方法与 0块支架施工基本相同,具体如前所述。 图 59 边跨现浇箱梁支架结构示意图 箱 梁贝雷桁片钢 梁分配梁及底模桩 帽砂 箱支撑钢管桩箱 梁贝雷桁片钢 梁分配梁及底模侧 模桩 帽砂 箱支撑钢管桩立面图正面图墩柱承台打入钢管桩基础桩基 铺设底模时在底模与分配梁间设置滑动层,以确保边跨合龙临时束张拉时梁体与支架之间的相对滑动,但在边跨合龙锁定前,采取临时措施限制底模的纵向移动。 内、 外侧模板拼装后用Φ 18 的对拉螺杆对拉;内模采用组合钢模,箱梁内顶板采用脚手钢管支架支模,钢管支架直接支撑在底模板上,底垫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其调模、拆模采用木楔调整完成。 边跨现浇段混凝土总计 60m3 左右,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单幅现浇段拟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采用泵送浇注工艺,其混凝土浇筑工艺与 0梁段、挂蓝悬臂浇筑相同。 3) 边跨现浇箱梁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其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同 0梁段施工。 单幅箱梁“ T”构对称悬浇至合龙段,此时边跨支架 现浇直线段已施工完成,按照“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进行合龙段施工,合龙温度符合设计要求,合龙段两端悬臂标高及轴线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1) 施工准备 ,拆除悬臂挂篮; 、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龙段施工的材料、设备放至墩顶; “ T 构”两悬臂端预备配重水箱;。 2) 边跨合龙段支架及模板 边跨合龙段与边跨等高度现浇段一样,采用墩支架施工。 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挂篮,接长边跨等高度现浇段支架,搭设合龙段支架,支架的搭设与现浇段要求一样。 外模及底模采用挂 篮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3) 边跨合龙施工 采用在悬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设平衡重,近端及远端所加平衡重吨位由施工平衡设计确定, 配重及合龙步骤见图 510所示。 图 510 边跨配重及合龙步骤示意图 普通钢筋在地面集中加工成型,运至合龙段绑扎安装,绑扎时将劲性骨架安装位置预留,等劲性骨架锁定后补充绑扎。 底板束管道安装前,试穿所有底板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合龙段底板束管道采用钢管,或者用双层波纹管替代,管道内穿入钢绞线芯模,以保证合龙段 混凝土浇注后底板束管道的畅通。 其余预应力束及管道安装同箱梁悬灌梁段。 合龙前使悬臂端与边跨等高度现浇段临时连接,尽可能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龙段混凝土在浇注及早期硬化过程中发生明显的体积改变,锁定时间按合龙段锁定设计执行,临时“锁定”是合龙的关键,合龙“锁定”遵循又拉又撑的原则,即“锁定”包括焊接劲性骨架和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支撑劲性骨架采用“预埋槽钢 +连接槽钢 +预埋槽钢”三段式结构,其断面面积及支承位置根据锁定设计确定,合龙时,在两预埋槽钢之间设置连接( 1)“ T 构”悬臂浇注及边跨等高度现浇段施工完毕。 搭设合龙段吊架。 ( 2)加水箱配重,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边跨合龙段锁定。 ( 3)选择当天最低温度时间浇注混凝土,逐级卸除水箱配重。 ( 4)边跨合龙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完毕,拆除合龙段支架,拆除边跨模板、支架 槽钢,并由联结钢板将连接槽钢与预埋槽 钢焊接成整体,同时注意焊缝设在不同截面处。 临时预应力束按设计布置,临时预应力张拉吨位按锁定设计确定,劲性骨架顶紧后进行张拉,临时束张拉锚固后不压浆,合龙完毕后将拆除。 合龙锁定布置见 511图所示。 图 511 合龙锁定布置图 ,按新浇注混凝土的重量分级卸去平衡重(即分级放水),保证平衡施工。 合龙段混凝土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浇注,可保证合龙段新浇注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中,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混凝土开裂,混凝土的浇注速度每小时 10m3左右, 34小时浇完。 合龙段永久束张拉前,采取覆盖箱梁悬臂并洒水降温以减小箱梁悬臂的日照温差。 底板预应力束管道安装时要采取措施保证管道畅通,待合龙段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和相应龄期后,先张拉边跨顶板预应力束,再张拉底板第一批预应力束,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吨位及顺序双向对称进行张拉。 横向、竖向及顶板纵向预应力施工同箱梁悬灌梁段施工,合龙段施工完毕后,拆除临时预应力束并对其管道压浆。 4) 中跨合龙 a. 吊架及模板安装 临时预应力束 合龙段 预埋件 焊接 劲性骨架 中跨合龙梁段采用合龙吊架施工,合龙吊架和模板采用施工挂篮的底篮及模板 系统,施工吊架见图 512所示 图 512 施工吊架示意图 安装步骤为: ①将挂篮的底篮整体前移至合龙段另一悬臂端; ②在悬臂端预留孔内穿入钢丝绳,用滑车组吊起底篮前横梁及内外滑梁的前横梁; ③拆除挂篮前吊杆; ④用卷扬机调整所有钢丝绳,使底篮及内外滑梁移到相应位置,安装锚杆、吊杆和联接器将吊架及模板系统锚固稳定; ⑤将主桁系统退至 0#梁段后拆除。 分配梁 上 横梁 2 2 底模 5m 2m 悬灌梁段 悬灌梁段 合龙段 底篮前横梁 11 上横梁 分配梁 吊杆 后锚杆 1 底篮横梁 1 22 采用在悬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设平衡重,近端及远端所加平衡重吨位由施工平衡设计确定。 配重及合龙步 骤见图 513所示。 图 513 中跨配重及合龙步骤图。 合龙前使合龙段两共轭悬臂端临时连接,尽可能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龙段混凝土在浇注及早期硬化过程中发生明显的体积改变。 合龙前除“ T构”悬臂端按平衡要求设置平衡重外,如施工控制有要求时还将对合龙段处采取调整措施(骨架锁定前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液压千斤顶对合龙口两端施加 300t 的预推力),合龙段支撑劲性钢骨架施工及临时预应力束张拉施工同边跨合龙段施工。 , 并切断该墩临时支座锚固钢筋,完成体系转换。 ( 1)边跨合龙。 ( 2)施工挂篮后移,中跨合龙吊架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