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汇编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0176。 c。 ( 5)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低于 正常水平。 . 提高风温的操作应分次进行,每次以 10— 20176。 c,每小时不超过 50176。 c 为宜。 但炉凉严重,风口涌渣时,可迅速将风温提高到最高水平。 . 下列情况允许降低风温 14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 1) 炉温向热。 ( 2) 炉温高于规定水平。 ( 3) 轻负荷料等引起炉热的因素将起作用。 ( 4) 炉温充足,炉况不顺。 ( 5) 低压、休风后恢复,可临时减风温。 ( 6) 炉憋时,可临时减风温 ( 7)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过高。 . 减风温操作应及时果断,一次减到需要水平,但禁止长时间低风温操作。 风温用不上时,应进行其它调剂,尽快将风温提高到规定水平。 . 喷吹物调剂 吉钢高炉现在喷吹物是 煤粉,本条主要针对喷煤,不涉及其他喷吹物。 ( 1) 喷吹燃料是高炉降低焦比,强化冶炼的主要措施之一。 喷吹燃料应力求风口周向均匀、稳定。 喷吹量的选择以发挥其最佳经济效益为标准。 ( 2) 喷吹品种分为无烟煤和烟煤。 ( 3) 煤的质量及工艺要求 ① 原煤:要求灰分低、可燃性好、杂质少、灰份应≤ %。 ② 煤粉:无烟煤细度〈 200网目应达到 75%,水分〈 %〉。 ③ 每周分析煤粉的化学成分一次,要求煤粉的化学成份相对稳定,杂质少。 ④ 随着煤量的增加,应使用高风温,高富氧,力求煤粉燃烧充分,喷吹均匀、稳定。 ( 4) 喷煤对高炉炉况的影响 ① 煤气量增加,煤 气中的氢气增加,提高煤气的还原能力。 ② 煤粉燃烧分解时吸热,使理论燃烧温度降低。 ③ 焦炭负荷增加,高温区下移。 ④ 具有热滞后性,滞后时间约为 1/2冶炼周期。 煤量越大,滞后时间越短。 ( 5) 喷煤工艺要求 ① 喷煤时先送风后送煤,停喷时则先停煤后停风。 ② 停煤时,应在吹扫管道后尽快停吹扫风,不允许长时间空吹。 高炉遇紧急拉风,应立即通知喷吹站停止给煤,并处理管道内煤粉,防止堵塞及风管灌煤。 ③ 喷吹罐的工作压力应高于热风压力 ,防止倒灌。 ④ 生产正常时,力争连续、稳定、均匀喷吹,确保计量准确。 ( 6) 喷煤操作 ① 配管工应经常巡视 喷吹情况,保持风口视孔对正、明亮。 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并报告值班工长。 ② 发现喷吹不通畅时及时处理、煤枪、煤支管堵塞应及时排通。 ③ 当煤枪前端烧损和枪阀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煤枪应根据各风口、风管的实际情况保持合适的伸出长度,避免磨坏风口、风管。 ④ 喷吹系统的阀门均应灵活好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当煤阀( 1 号阀)失灵时应设法及时更换。 ⑤ 在进行喷吹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安全,防止煤气中毒。 ⑥ 插入或拔出煤枪时,严禁站在煤枪正面。 ⑦ 排煤粉时,避免明火接近。 15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⑧ 风管灌煤,严禁打开视孔小盖排煤,应立即停止喷吹,待休风处理。 ⑨ 发生下 列情况的风口应暂停喷吹:喷枪烧坏:风口破损严重:风管严重结焦:风口涌渣或连续升降。 ⑩ 分配器应定期开盖清扫。 ( 7) 下列情况允许增加喷煤量 ① 炉况顺行良好,风量大,计划增加喷煤量。 ② 炉温向凉。 ③ 料速加快。 ④ 恢复炉况过程中。 ⑤ 重负荷等引起炉凉因素将起作用。 ( 8) 下列情况允许减少喷煤量 ① 计划降低喷煤量。 ② 炉温向热。 ③ 减风降压。 ④ 常压、低压、休风应停止喷吹。 ⑤ 炉况严重失常时,应停止喷吹。 ⑥ 计划长期休风时应提前停止喷吹。 . 富氧调剂 ( 1) 富氧对高炉炉况的影响 ① 富氧是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之一,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富氧率提高 1% 能提 高产量 3%。 ② 氧势增加,可加快燃料燃烧速度,提高风口前的燃烧温度,影响炉缸热制度,富氧增加 1%可提高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约 35176。 c。 ③ 使高炉边缘煤气流发展。 ( 2) 炉况不顺和炉温过高、过低时,减氧或临时停氧有利于炉况恢复。 ( 3) 正常生产时,应稳定富氧率。 给氧和停氧时应逐步增减氧量。 富氧与喷吹的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 4) 富氧操作 ① 氧气阀门操作室严禁明火。 ② 氧气管道严禁用钢铁件敲击。 ③ 动火检修前,必须停氧并吹扫管道。 ④ 氧气阀门应用专用阀门,并严禁沾油。 ⑤ 高炉送氧、停氧、应事先通知 鼓风和能源中心调度。 ⑥ 在富氧鼓风时遇到烧穿事故, 处理要果断、迅速、先停氧后减风。 . 负荷调剂 . 下列情况允许加重负荷 (1) 炉温超过规定水平。 (2) 炉温充足,各参数(风温、喷吹量、加湿量等)未达到规定使用水平。 (3) 上部调剂后,煤气利用率将提高。 (4) 喷吹量增加,喷吹物质量变好。 (5) 焦炭质量改善。 (6) 入炉铁份降低。 16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 下列情况允许减轻负荷 (1) 管道、崩料、悬料。 (2) 慢风作业时间长。 (3) 焦炭质量变差。 (4) 入炉铁份提高。 (5) 渣皮脱落。 (6) 冷却设备漏水。 (7) 炉温低于规定水平,而各参数已无调剂余地。 (8) 上部调剂后,煤气利用率将降低。 (9) 计划检修(长时间休风) (10) 布料器长时间不能正常工作。 . 负荷调剂应坚持勤调剂、 量相当的原则。 一般每次加重负荷以 — %为宜,减轻负荷应力求一步减到位。 . 下列情况允许附加净焦 (1) 某些原因引起炉凉、渣铁温度过低。 (2) 因故大量减煤或短时停煤。 (3) 管道、悬料。 (4) 悬料后恢复。 具体加入量依炉料崩下后的料线深度而定。 (5) 低料线。 具体加入量依低料线时间的长短及实际料线深度而定。 (6) 长时间休风。 具体加入量一般由高炉工长决定。 (7) 热洗炉。 由车间提出,经厂部同意后,集中加入。 . 碱度调剂 . 下列情况应调剂碱度 (1) 烧结矿碱度、炉料配比变化时。 (2) 炉渣碱度超出控制范围时。 (3) [S]高或过低。 (4) 准备长时间休风。 (5) 停、开炉。 (6) 炉缸堆积。 . 碱度调剂前,应对当前炉料配比下的理论炉渣碱度进行核算,并与实际炉渣碱度进行对比,而后再决定调剂量。 . 失常炉况及处理 炉况失常是炉况顺行恶化的结果,高炉操作者应及时判断炉况的变化趋势,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炉况进一步恶化。 炉况失常分为三类:煤气流分布失常、热制度失常和造渣制度失常。 . 煤气流分布失常 . 边缘气流不足 . 象征 ( 1) 炉顶上升管四点温度靠近,温度带变窄。 ( 2) 炉喉温度降低。 17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 3) 风压高而不稳。 ( 4) 风量不稳,波动大。 ( 5) 炉顶压力向下尖峰短 ( 6) 探尺曲线角度大且不均,有停滞和崩塌。 ( 7) 炉体冷却水温差降低。 . 处理 措施 ( 1) 疏松边缘 ( 2) 调轻负荷 ( 3) 降低压差 . 边缘气流过分发展 . 象征 ( 1) 炉顶温度升高。 ( 2) 炉喉温度升高 ( 4) 风压不稳。 ( 5) 随着风压降低,风量相应增多,进而不接受风量。 风压易于冒尖而悬料。 ( 6) 炉顶压力向下尖峰加长。 ( 7) 料尺曲线角度变小,时而出现滑料或陷落。 ( 8) 风口明亮,焦炭活动性差。 拉风、休风时风口易来渣或风口自动灌渣。 ( 9) 渣铁温度降低,生铁高硅高硫,出渣出铁先热后凉。 ( 10) 风口破损多 ( 11) 炉体冷却设备水温差升高。 ( 12) 出铁时间偏短,铁口维护难度加大。 . 处理措施 ( 1) 应加重边缘或先疏松中心后加重边缘。 ( 2) 若风口面积偏大,可换小风口、风口加套或临时堵风口。 . 管道行程 . 原因 ( 1) 原料粉末增加。 ( 2) 压差(△ P)维持过高,风量与料柱透气性不相适应。 ( 3) 炉顶布料失常 ( 4) 炉温失常 ( 5) 炉渣碱度过高 ( 6) 风口进风不均 ( 7) 炉型不规则 ( 8) 下料闸工作不正常 ( 9) 偏料 ( 10) 边缘或中心气流过分发展或严重不足。 . 象征 ( 1) 炉顶压力出现向上(比设定值高)尖峰。 ( 2) 炉顶温度分散,四点温差大,波动剧烈。 18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 3) 探尺出现难行、停滞或蹦陷。 ( 4) 风压不稳,呈“锯齿”形。 ( 5) 风量不稳,风压下降时,风量上升:管道堵塞时,风量突然下降。 ( 6) 风口工作不均,时明时暗,常见升降。 . 处理措施 ( 1) 适当补加净焦 ( 2) 原燃料质量变差可降低差压。 ( 3) 炉热时可减风温。 ( 4) 经 常出现管道,应对目前的操作制度进行调整。 ( 5) 若因设备缺陷引起管道行程,则应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 6) 严禁长时间连续出现管道。 . 偏斜 . 产生原因 ( 1) 风口进风不均。 ( 2) 炉型不规则。 ( 3) 布料设备不正常,造成布料失常。 ( 4) 中心气流不足。 ( 5) 鼓风动能低。 . 象征 ( 1) 各料尺测量值不一致,偏差大。 ( 2) 顶温四点差值大,分散不交叉。 ( 3) 风口亮度不均。 ( 4) 炉身水温差周向不均匀。 . 处理办法 ( 1) 基准尺选用下料稳定的探尺。 ( 2) 根据实际炉况,调整装料制度,均衡周向气流。 ( 3) 长期偏料,可调小与料线较深方位对应的风口进风面积或临时堵风口。 ( 4) 炉型不规则时,应及时洗炉。 ( 5) 适当发 展中心气流。 . 悬料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最终都能导致悬料。 规定:料尺在无故障的情况下停滞了超过正常料速下 1— 2 批料所需的时间,即为悬料,禁止在高炉生产条件恶化时勉强加风。 . 产生悬料的原因 ( 1) 难行料(低料线料、休风料)下达。 ( 2) 原燃料质量变差 ( 3) 压差的控制过高 ( 4) 管道行程及崩料 ( 5) 炉憋严重。 ( 6) 炉温陡然升高 ( 7) 渣皮脱落 19 **铁厂 工艺操作规程 汇编 1.高炉值班室操作规程 ( 8) 炉墙结瘤等异常炉况 . 处理方法 ( 1) 发现料不下,应立即减风(减下 — 风压),若炉温充足可减风温 50— 100℃,争取炉料不坐而下。 ( 2) 料仍不下,应立即改常压,停喷吹,停止 TRT,停氧,使压差比正常值 低 ,以求料崩下。 ( 3) 料还是不下 应坐料。 操作步骤: ① 组织出铁,适当加风提压手动控制上料。 ② 关混风切断阀。 ③ 通知有关单位(通知动力厂管理室、能源管控中心、生产管控中心、调度室、和 TRT操作室)。 ④ 当渣铁基本出净时坐料(坐料时,应注意风口区域状况,防止灌渣或烧穿事故)。 ( 4) 料下并确认坐料彻底后在回风,先按常压操作,维持压差比正常值低 —。 恢复速度依炉况而定,切不可过于急躁而导致反复悬料。 坐料后料线较深应加净焦,适当调轻焦炭负荷,逐步赶上料线。 ( 5) 若连续坐料两次,则应按风压操作,起 步风压为 —。 预计恢复困难时,可按全焦冶炼调负荷。 ( 6) 炉凉悬料,禁止减风温,并加足够的净焦。 ( 7) 顽固悬(连续悬料两次以上),可以休风堵一部份风口后再恢复。 ( 8) 悬料消除后的恢复,首先考虑的是风量,并力求不再悬料,其次者负荷,同时应注意防止炉凉。 . 坐料注意事项 ( 1) 坐料前炉顶、除尘器通蒸汽,有 N2设施的高炉除尘器可通 N2气; ( 2) 坐料前停止炉顶打水; ( 3) 坐料过程除尘器禁止清灰; ( 4) 料未彻底坐下来,不允许换风口或进行其他作业; ( 5) 不允许用热风炉倒流休风坐料; ( 6) 坐料过程风口周围人员注意安全,炉顶不准有人工作。 . 炉缸 堆积 . 原因 ( 1) 边缘气流长期过分发展,中心气流不足。 ( 2) 风量长期偏少,风速低,鼓风动能低。 ( 3) 炉渣碱度长期过高,生铁含硫过低,渣铁流动性差。 ( 4) 冷却设备漏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