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设备检修工艺规程机械部分内容摘要:

物 、 易燃物及有毒物品时,表内的断丝应相应减少一半。 钢丝绳的搬运、储存与保养 钢丝绳盘装卸时,必须用吊车装卸,以免造成 绳盘损坏和乱卷现象;地面搬运时,钢丝绳不允许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滚动,使钢丝绳表面压伤;没有外包装的钢丝绳搬运时,钢丝绳表面不能粘有影响使用的的石块、粘土等。 钢丝绳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防止阳光直射或热气燥烤,库房内钢丝绳不能多层堆放,若钢丝绳长期大量存放时,应经常进行检查防止生锈,发现生锈后应及时处理,并重新涂润滑油,如锈蚀严重,该段钢丝绳应作报废处理。 若钢丝绳放在室外时,应放在干燥的地面上,用木版垫起,并用遮雨布盖好。 钢丝绳在制造时已涂了足够的润滑油,但在使用过程中,原有 的润滑油将 慢慢 地 流失和散发掉,所以在使用中应定期给钢丝绳涂润滑油,以保证防锈和润滑,减小摩檫,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卷筒和滑轮 检查卷筒表面 、 卷筒 轮 毂 、 滑轮幅及轮缘上有无裂纹,如果产生裂纹而无法修复时则应报废。 卷筒壁的磨损不得超过壁厚的 10%。 检查滑轮绳槽的磨损情况,滑轮槽的不均匀磨损不得超过 3mm。 因磨损使 滑轮糟底部直径减少量达到钢丝绳直径的 25%时,此滑轮则应报废。 齿轮传动 检查传动齿轮工作表面的情况,齿轮不允许 有裂纹、断齿、齿面点蚀达啮合面的 30%,深度达原齿的10%时,该齿轮则应报废。 齿厚磨损 超过 表 8 中的规定值时则应报废。 表 8 齿轮齿厚的允许磨损量 齿厚磨损量达齿厚的 % 第一级啮合 其他级啮合 闭 式 起升机构 8% 15% 其他机构 10% 20% 开式齿轮传动 25% 减速器的润滑 当减速器卧式安装时,采用油池飞溅润滑;当减速器立式安装时,采用油 泵进行循环润滑。 对于停歇时间超过 24h 且满载起动的减速器应在起动时给润滑油。 油池润滑的油量按中间级大齿轮浸油 1~ 2 个全齿高计算,对于倾斜安装的减速器( — α)应能使中间级大齿轮和低速级大齿轮都浸在油中,油量按最高水平大齿轮浸油 1~ 2 个全齿高计算。 润滑油粘度牌号选择 见表 9。 表 9 润滑油粘度牌号 环境温度℃ 30~ +50 10~ +70 10~ +90 润滑油 N68~ N150 N150~ N220 N220~ N460 润滑品牌 选择 见表 10。 表 10 润滑品牌 减速器 齿面硬度 软齿面 HB≤ 286 抗氧防锈工业齿轮油 中硬齿面 HB< 286~ 350 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硬齿面 HRC45 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经常检查减速器的油位,在减速器第一次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油的情况,如油失去 了原来的色泽而变脏,特别是有金属碎末,应立即更换,以后仍可根据油 的清洁程度而换油。 减速器换油时,必须将减速器内全部零件及箱体用煤油(或柴油)仔细清洗干净。 齿轮联轴器 应经常检查齿轮联轴器的润滑 、 啮合及磨损情况,齿轮不允许有裂纹、断齿 , 齿厚的磨损量 : 起升机构不大于 15%,其它 机构不大于 20%。 检查联轴器在运转时有无严重噪音、径向跳动和窜动的现象,如有必须消除。 制动轮 制动轮的工作面不应有防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粘上油污。 制动轮不允许有裂纹,其轮缘的磨损量达到原厚度的 :起升机构不大于 20%,其它 机构不大于 30%时应更新。 制动轮工作面的凹凸不平度不大于。 制动器。 检查制动器的 闸带磨损情况。 制动器的闸带厚度磨损量不大于原厚度的 50%,若磨损不均匀,则中央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原厚度的 1/2,两端不应小于原厚度的 1/3,超过 此标准 时则应更换闸带。 制动器的所有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弹簧不允许出现塑性变形。 制动器的 紧固件应 完好、紧固 ,并应经常检查。 各销轴和轴孔直径的磨损不应 超过 原直径的 5%。 轴承 定期检查各轴承的运转情况。 轴承发热,温度不得超过 70℃。 如果超过这温度则应仔细找出原因并处理好。 各部产生磨损条纹,剥落小坑,裂纹或滚珠 、 滚柱磨损径向间隙增大到 时应更换。 检查轴承时,应清除密封圈中的污垢,并将轴承内加入润滑脂。 车轮 检查大.小车运行机构是否有啃轨现象,如有啃轨应及时消除。 轮缘的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 40%,并不应有裂纹,踏面的磨损量不 得 超过原厚度的 15%。 当运行速度低于 50m/min 时,主动轮椭圆度 应 不大于 1mm; 当运行速度高于 50m/min 时, 主动轮 椭圆度 应 不大与 ,主动轮轮径差 应 不大于 1mm。 大 、 小车轨道 每班必须检查轨道,轨道上不得有油污和防碍运行的物体。 定期检查轨道,其内容如下: 检查轨道压板的固定情况。 检查轨头表面有否压痕 、 裂纹和破损。 轨道位置的偏差不大于前述的有关规定。 定期检查安全限制器的可靠性 , 如负荷限制器 、 限位开关 、 缓冲器等。 卷筒联轴器 卷筒联轴器用 于 起升机构中减速器与卷筒的联接,作为传递转矩和承受径向载荷之用。 卷筒联轴器 由半联轴 器、外套、球面滚子、内盖、 外盖等组 成。 半联轴器通过沿圆周分布的球面滚子与外套相联,球面滚 子 镶 嵌在半联轴器和外套之间的孔内传递转矩及承受径向力,半联轴器套装于 减速器输出轴上,外套 与卷筒用高强螺栓直接或通过中间法兰连接,转矩和径向载荷通过球面滚 子在半联轴器和外套之间传递。 采用卷筒联轴器后,卷筒成为静定轴,具有补偿径向轴向误差的功能,其 补偿量见下表 11。 表 11 补偿量 型号 WJ7~ WJ9 WJ10~ WJ13 WJ14~ WJ17 轴向△ mm 177。 2 177。 3 177。 4 角向△δ 半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出轴的连接采用花健连接,若卷筒联轴器组装后整体热装,需注意联轴器中橡 10 胶密封圈的短时( 4h)耐热温度不大于 130℃,避免损坏密封圈。 同时要检测 卷筒直径 D0 ,间隔 90176。 ,测量减速器与卷筒端面之间的距离 E 值,所测得任何两个 值 的 差值不应大于:当 D0 ≤ 1000 时, E≤ ;当D0 > 1000 时 , 则 E≤。 安装前应对卷筒联轴器的配合表面复检 , 不得有檫伤 、 磕碰等缺陷 , 涂有防锈油脂的配合表面应先清洗掉防锈油脂 , 半联轴器和外套之间的磙子孔在装配时应涂满润滑脂 , 联轴器安装完毕后 从油杯加入润滑油脂 , 至排气空溢出为止 , 高温作业环境应选用锂基润滑脂 .联轴器的润滑状况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 发现油脂不足或油脂失效应及时补充或更换 , 联轴器的加油应在无负荷情况下进行。 起重机空负荷 试 验 及正式投入运行前 应检查联轴器上螺栓的 紧固情况 , 包括内盖 、 外盖上的螺栓和联轴器与卷筒联接的螺栓 , 投入正式运行后 每 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这些螺栓的紧固情况 , 发现松动的应及时拧紧 , 内盖 、 外盖之间的螺栓和与卷筒 联接的螺栓的性能 推荐采用 级 , 拧紧力矩见 表 12。 表 12. 拧紧力矩 螺栓直径 M8 M10 M12 M16 M20 M24 拧紧力矩 26 51 89 200 370 640 联轴器使用后 , 磙子孔 会 逐渐磨损变形 , 磨损量超过一定数值后 联轴器应停止使用 , 通过观察磨损指针和磨损标记的位移了解联轴器内部磨损情况 , 磨损指针和磨损标记之间的相对位置 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 接近边缘时应缩短周期 , 若指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