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三年中职)教学计划(试行)内容摘要:

元件。 继电 – 接触器控制的基本环节 掌握点动、正反转、起动、制动和行程开关位置控制等继电 – 接触器控制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 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编程指令。 典型电气控制系统 会阅读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图,掌握线路连接和元件安装规范,掌握电气控制 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四、学时分配建议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数 合计 讲授 实验 设备控制概论 2 2 液 液压传动基础 8 8 基 本 模 块 压传动 液压泵、液压电动机与液压缸 8 6 2 液压控制阀 8 8 液压基本回路 8 6 2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 8 6 2 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的执行元件与辅助元件 8 6 2 气压传动控制元件 8 8 气压传动基本回路 8 8 典型气压传动系统 8 6 2 电气控制 常用低压电器元件 8 8 继电 –接触器控制的基本环节 12 8 可编程控制器 14 12 2 典型电气控制系统 8 4 4 选用模块 典型设备控制系统 12 10 2 继电 –接触器控制系统设计 4 4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12 10 2 总 计 140 120 20 五、说 明 课程采用模块式结构。 基础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的必做实验和实验专用周为必修内容;选用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的选做实验为选修内容,各校可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装、拆、调试为主线,尽可能采取现场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有许多相似之处,气压传动的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试行) 蔡红琴 一、课程性质 和 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研究对象为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及一般工作条件下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零部件,研究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动和动力性能、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零部件的选用和 维护。 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和机械传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初步具有分析、运用和维护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技能 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与设计方法。 初步具有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转中所出现问题 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和 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常用机构有: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常用机械传动有: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系、带传动等; 通用机械零部件有:螺纹联接,轴、轴毂联接、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绪论 ( 1)介绍机械工业的发展史; ( 2)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 3)掌握区分零件、构件、机构、机器几个基本概念; ( 4)了解构件、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 5)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螺纹联接 ( 1)熟悉螺纹的主要参数; ( 2)了解螺纹的类型及应用,预紧与防松; ( 3)了解单个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方法。 键联接 ( 1)熟悉键联接的功能和分类; ( 2)熟悉平键、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轴及轴毂联接 ( 1)熟悉轴的类型、材料及应用; ( 2)掌握轴的结构、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及轴的工艺结构; ( 3)了解轴毂联接的类型及特点。 轴承 ( 1)熟悉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择原则; ( 2)了解滑动轴承的工作特点、结构形式及应用; ( 3)熟悉轴瓦的结构和材料。 联轴器、离合器 ( 1)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 2)掌握联轴器的选用方法; 带传动 ( 1)熟悉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 2)理解 v 带传动工作原理及类型,熟悉 v 带标准规格; ( 3)了解 v 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知识。 齿轮传动 ( 1)了解齿轮传动特点及类型; ( 2)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理解渐开线齿廓的基本性质及传动特点; ( 3)熟悉齿轮各部分名称、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方法; ( 4)掌握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标准安装及标准中心距、连续传动的条件; ( 5)理解齿轮失效形式及产生原因, 了解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蜗杆传动 ( 1)了解蜗杆传动类型、特点及应用; ( 2)掌握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 3)了解蜗杆的失效形式。 轮系 ( 1)理解轮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 2)熟练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 3)理解行星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的有关计算; 1 平面连杆机构 (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 3)掌握压力角和传动角对机构传力性能的影响;急回特性及死点位置的判别与应用。 1 凸轮机构 (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组成、特点及应用; ( 2)理解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压力角及位移曲线的绘制; ( 3)了解凸轮的材料、结构。 1机械的润滑和密封 ( 1)熟悉润滑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 ( 2)熟悉常用润滑方式、润滑装置及其选择; ( 3)了解润滑系统及其使用和维护。 四、学时分配建议 教 学 内 容 讲 授 实 验 合 计 绪论 4 2 6 螺纹联接 8 8 键联接 6 6 轴 及轴 毂联接 8 4 12 轴承 12 12 联轴器、离合器 6 2 8 带传动 10 10 齿轮传动 16 4 20 蜗杆传动 8 8 轮系 8 4 12 平面连杆机构 10 4 14 凸轮机构 8 4 12 机械的润滑和密封 8 8 合计 112 24 136 1236136 五、说明 本课程应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课题的开发,注重实训基地、实训器具和设备的建设,合理安排课堂报告、课外习题和综合实践。 应当注重直观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根据需要组织参观和现场教学。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吕文涛 一 、课程性质 和 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集理论与技能训练为一体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知识内容同步、训练同步 ,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低压气的功能、结构、原理、选用和维修方法。 掌握交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 掌握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 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测绘方法。 三、教学内容 和 要求 本 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 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直流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常用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测绘等 ,培养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电路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国家职业标准对中级工的职业要求。 绪论 第一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第一节 三相茏型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一、电路图的识读 二、手动正转控制电路 三、点动控制电路 四、自锁控制电路 五、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 器自锁正转控制电路 第二节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一、倒顺开关控制电路 二、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三、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四、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第三节 位置控制与自动循环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一、位置开关 二、位置控制电路 三、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第四节 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一、顺序控制电路 二、多地控制电路 第五节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一、减压起动的概念 二、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三、丫 △ 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四、延边 △ 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第六节 三相笼型多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一、双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二、三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第七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一、机械制动 二、电气制动 第八节 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一、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电路 二、凸轮控制器控制的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电路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 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第一节 并励直流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一、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电路 二、并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电路 三、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四、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路 第二节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一、串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控制电路 二、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三、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路 第三章 常用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第一节 车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一、 CA6140 型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 二、 CA6140 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 三、 CA6140 型卧式车床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 四、 CA6140 型卧式车床的调试 第二节 钻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一、 Z3050 型摇臂钻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 二、 Z3050 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 三、 Z3050 型摇臂钻床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 第三节 铣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一、 X6132 型万能铣床的主要结构 二、 X6132 型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 三、 X6132 型万能铣床常见电气故障的检修 第四章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测绘 第一节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一、控制电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二、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步骤 三、设计控制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四、选择电动机及元器件 第二节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测绘 一、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测绘要求 二、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测绘方法 三、测绘电气控制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四、学时分配建议 教 学 内 容 讲 授 实 验 合 计 绪论 2 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16 8 24 位置控制与自动循环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6 4 10 顺序控 制与多地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10 4 1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6 4 10 三相笼型多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维修 14 8 22 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8 4 12 并励直流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4 4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4 4 车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6 2 8 钻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6 2 8 铣床控制电路的检修 6 2 8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6 4 10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测绘 6 2 8 合计 100 44 144 五、说明 本课程应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课题的开发,注重实训基地、实训器具和设备的建设,合理安排课堂报告、课外习题和综合实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应当注重直观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根据需要组织参观和现场教学。 PLC 教学大纲(试行) 吕文涛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主要以三菱公司生产的 FX 系列为例,介绍 PLC 的工作原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 课程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主要以三菱公司生产的 FX0N,FX1S, FX1N, FX2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