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可能为零。 但却存在垂直度误差。 23.径向圆跳动在生产中常用它来代替轴类或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__。 2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 25.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__,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 26.图样上规定健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 0. 05mm,则该键槽中心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__ mm。 四、综合题 1.什么叫互换性。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 2.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几种。 采用不完全互换的条件和意义是什么。 3.何谓最大、最小实体尺寸。 它和极限尺寸有何关系。 4.何谓泰勒原则。 其内容如 何。 5.公差与偏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6.什么叫做“未注公差尺寸”。 这一规定适用于什么条件。 其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是如何规定的。 7. 改正图 21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 21 8. 改正图 22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8 图 22 9. 改正图 23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 23 10.改正图 24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 24 11. 改正图 25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9 图 25 12.改正图 26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 26 13.改正图 27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 差项目)。 图 27 14.改正图 28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D 图 28 15.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9 上。 ( 1)φ 100h6 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 ( 2) φ 100h6 轴线对 φ 40P7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 10 ( 3) φ 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 ( 4)左端的凸 台平面对 φ 40P7 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mm。 (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 mm。 图 29 16.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10。 (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 mm。 ( 2)圆锥轴线对 φ d1和φ 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 mm。 ( 3)端面 Ⅰ 对 φ d1和φ 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mm。 ( 4) φ d1和φ 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 mm 和 mm。 图 210 17.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11 上。 (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 mm。 ( 2) φ 70H7 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 ( 3) φ 210h7 轴线对 φ 70H7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 ( 4) 4φ 20H8 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 φ 70H7 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 11 图 211 18.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12 上。 ( 1) 2φ d 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φ。 ( 2) φ D 轴线对 2φ d 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100 : mm。 ( 3)槽两侧面对 φ D 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0. 04 mm。 槽 图 212 19.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13 上。 ( 1)圆锥面 a 的圆度公差为 0. 1 mm。 ( 2)圆锥面 a 对孔轴线 b 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 0. 02mm。 ( 3)基准孔轴线 b 的直线度公差为 0. 005mm。 ( 4)孔表面 c 的圆柱度公差为 0. 0lmm。 ( 5)端面 d 对基准孔轴线 b 的端面全跳动公差为 0. 01mm。 ( 6)端面 e 对端面 d 的平行度公差为 0. 03mm。 12 图 213 20.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 14 上。 ( 1) φ 30K7 和 φ 50M7 采用包容原则。 ( 2)底面 F 的平面度公差为 0. 02mm; φ 30K7 孔 和 φ 50M7 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0. 04 mm。 ( 3) φ 30K7 孔和 φ 50M7 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 03mm。 ( 4) 6φ 11H10 对 φ 50M7 孔的轴线和 F 面的位置度公差为 0. 05mm,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图 214 21.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 215 上。 ( l) φ 5+ mm 的圆柱度误差不大于 0. 02mm,圆度误差不大于 0. 0015 mm。 ( 2) B 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 0. 001mm, B 面对 φ 5+ mm 的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 0. 04 mm, B 面对 C 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0. 02mm。 13 ( 3)平面 F 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 9.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 10.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 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 方向。
2Cr13,其内孔加工顺序为 : 1 车内孔 ; 2 氰化 , 要求工艺氰化层深度为 t。 3 磨内孔 ,要求保证氰化层深度为 ~ t 及公差 . 0 ,渗碳深度为 ~,试计算渗碳前车学削工序的直径尺寸及公差 . 12 图 45 箱体在镗床上用坐标法镗两孔 .一直孔 I 坐标尺寸 X5=180mm,Y1=130mm,试求孔 II 的坐标尺寸及两孔坐标吃醋的公差 . (图
时,试分别分析上述误差对两种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编号 2020 2020 学年第二学期 审核责任人签 字 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班级 010311115 陆 永 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命题教 师 印数 得分 张树 仁 200 评阅人 刘 薇娜 于俊 鹏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0 是 前角 的符号,是在 正交平 面内测量的
( ) 工艺系统位移如下 x 0 16l 13l 12l 23l 56l l y系 统 工件轴向最大直径误差为 /32 ( ) 0 .0 8ly y m m 尾 1 2 3 4 5 6 70 . 0 9 50 . 10 . 1 0 50 . 1 10 . 1 1 50 . 1 20 . 1 2 50 . 1 30 . 1 3 50 . 1 40 . 1 4 5 2) 22()3 yF l
基准面 2)夹紧力作用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最小 3)夹紧力作用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 夹紧力作用点确定的原则: 1)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支承元件或几个支承元件形成的稳定受力区域 2)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性好的部位 3)夹紧力作用 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典型夹紧机构: 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偏心夹紧机构 斜楔夹紧机构的特点: 1)有增力作用,但不大 2)夹紧行程小。 斜角越时自锁性越好
准较合理。 试列出两种可能的定位方案并进行比较。 思考题 1 下图所示两模板零件,欲钻孔 O1 及 O2,要求距 A 面和 O 孔尺寸分别为 a1 和 a2,且其轴心线与 A 面平行。 l 为自由尺寸,孔 O及其他表面均已加工。 试选择加工这两个零件的孔 O1 及 O2 时的定位基准,指出所限制的自由度数。 解答 14 思考题 2 试拟定右图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已知该零件的毛坯为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