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结构制图,能独立裁制一般品种的服装,并能运用服装结构变化基本规律的基本理论去认识、分制图理论联系实际,反复练习,不断操作,强化动手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各种服装款式变化的结构制图与裁剪。 学习服装原型裁剪,使学生掌比例裁剪、原型裁剪的区别和联系,能运用原型裁基本变化规律准确处理标准体型各类服装的款式变化,加强女装款式变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对特殊体型的320 16 析、解决标准体型的服装款式变化, 具有处理服装结构的初步应变能力,初步掌握样板制作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达到中级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服装款式变化有进一步的应变能力。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制板。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2 服装制作工艺 主 要教学内容 : 以手缝针工艺、工业电机缝纫工艺为教学内容,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服装缝纫制作实践。 学习裙装类、衬衣类、外套类、西服类服装的缝制。 要求: 学生掌握服装制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对各零部件的缝制工艺熟练掌握,对各类服装的工艺流程有透彻的理解和认识。 能独立缝制女裙、女西裤、男西裤、女衬衫、男衬衫、上衣,时尚服装等并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制作西服、旗袍、中山服、大衣等。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制作。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576 3 立体裁剪 主要教学内容 : 以服装立体裁剪基础及操作方法,立体裁剪 应用及方法为教学内容,主要有立体裁剪概述、衣身、衣袖、能熟练运用服装立体造型的艺术手法和服装材料的装饰和再创造等艺术手法独立完成服装款式设16 17 衣领立体造型;立体造型的确良设计解析、立体造型的应用、立体造型的艺术手法等。 要求: 具有服装设计,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以下几个问题:立体裁剪与开式美法则、立体裁剪与面料肌理设计、立体裁剪与制板技术、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有机结合。 计、结构设计。 对立体裁剪的直观性、实用性、适应性、灵活性有综合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考核方式:考 试与考查相结合 4 服装CAD 主要教学内容 : 以计算机服装 CAD 制图、打板、推板、排料及电脑 CAD 设计服装为教学内容。 要求: 具有初步运用电脑 CAD 辅助服装设计制作能力。 能利用自由设计、公式法不同的方式打板,能熟练使用排料系统,用自动、手工、人机交互排料方式进行排料。 能熟练使用电脑服装 CAD 软件,独立制图、打板、推板,进一步掌握纸样读入技术,并熟练使用输出设备,进行小样打印太1:1绘图及切割。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作品CAD打板、放码、排料、纸样输出。 考核方式:考试96 18 与考查相结合。 5 服装设计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 讲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大构成等。 要求: 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色彩的正确表现方法,掌握平面形态的基本构成原理、构成方法,丰富造型语言及手段。 提高学生视觉审美能力、分析思考能力,以及对平面形态的综合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 提高三维空间想象能力综合了解各种抽象的造型语言,为今后的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128 6 服装市场营销 主要教学内容 : 市场营销的各种基本知识; 要求: 懂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市场调查分析、产 品开发定位、销售定价、销售渠道、促销等营销策略制定方法与要求;能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的营销案例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 服装市场营销调查报告,服装市场营销调查报告符合格式规范、文句通顺。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16 7 服装手工主要教学内容 :绣花的针法;面料抽褶的处理;钉珠片、制作手工实物若干;具有一定的装饰128 19 工艺 串珠子等的造型设计;手工编织; 要求:掌握各种手工编织的针法和技巧。 与实用价值。 考核方式:考查。 8 服装材料 主要教学内容 :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常见服用纤维的成分与组织结构特点;相 关的纱线与织物结构知识;常见服装面辅材料基本性能和服用性能;服装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要求: 掌握常见服装材料的分析、鉴别、保养和熨烫知识;常见服装材料缝制性能。 识别常见纺织纤维的品种;识别常用服装面料。 考核方式:考查。 32 9 服装设备使用常识 主要教学内容 :工业平缝缝纫机常识;一般整烫机和西服立体整烫设备的常识;针织、梭织服装企业中使用的一些先进设备等 要求: 掌握常见设备的结构与维修。 了解和掌握一些较为先进的服装设备知识,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服装产业。 考核方式:考查。 10 服装 主要教学内容 :服装企业生 了解和掌握服装 20 生产管理 产的基本内容、服装企业管理的要领 要求: 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相关知识。 生产管理相关知识。 考核方式:考查。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服装专业教学过程表见 15 实践环节 151 课程种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总学时 各学期课程的周学时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上期 下期 上期 下期 专业基础课 1 服装设备 理论 32 2 顶岗实习 2 服装材料 理论 32 2 3 生产管理 理论 32 2 4 市场营销 理论 16 2 5 立体裁剪 技能 16 1 专业技能课 6 服装设计 理论 +技能 128 2 2 2 2 7 服装结构 理论 +技能 320 5 5 5 5 8 服装工艺 理论 +技能 576 9 9 9 9 9 服装 CAD 理论 +技能 96 3 3 10 手工工艺 技能 128 2 2 2 2 选修 11 服装简史 理论 16 1 21 课 12 小业主创业 理论 16 1 实践环节安排表 (以周为单位) 152 学 年 学 期 内 容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 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入学教育 1 1 军事训练 1 1 理论教学 12 10 6 6 34 实习教学 4 6 10 10 16 16 62 复习考试 2 2 2 1 7 毕业教育 1 1 毕业考核 2 2 机 动 1 1 1 3 假 期 4 7 4 7 22 合 计 25 26 23 25 18 20 137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需求,打破传统教学周概念 A、实习实训 教学实习。 ①平面裁剪实习:通过教学实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服装平面造型能力 ,熟练掌握平面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够独立分析款式并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交流能力。 ②机缝工艺实习:通过机缝缝型、男女上装、男女裤子缝制工艺的分析,讲解和教师示范, 22 让学生掌握各种缝型、男女服装的缝制要点,及面辅料的排、裁、剪的技法,学生能独立完成,男女服装的缝制工艺流程。 ③平面款式设计:掌握服装设计的平面款式图表达方式,有能力根 据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要求,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与手段,形象地表达意图及设计效果。 生产实习。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校模拟企业生产线进行实际作业,让学生掌握工艺流水线的实际操作、车间管理、面辅料的采购及裁剪工艺技术、质量检验技术及产品的后期保障服务等技术。 顶岗实习。 到企业顶岗实践训练,通过承担具体的生产实践和实际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形成从事拟定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A、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 含复习考试),假期 12 周。 周学时为 35。 顶岗实习按每周 35 小时( 1 小时折 1 学时)安排。 表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入学、岗前教育 课程教学 综合实训 考试或机动 假期 合计 一 1 16 1 2 12 52 二 17 1 2 三 16 2 2 12 52 四 1 15 2 2 五 20 12 52 六 20 23 合计 2 64 46 8 36 156 B、专业实习实训安排表 序号 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 时间安排 实训地点 备注 1 参观学习 认识、了解服装行业 第 1学期 1天 成都依海姊妹服装贸易公司 2 教学实习 平面款式图、表达方法、基本缝型(背带制作) 第 1学期 5天 学校实训室 3 生产实习 成衣制作(西裤) 第 2学期 2周 学校实训室 4 生产实习 成衣制作(衬衣) 第 3学期 3周 学校实训室 5 综合实训 流水线作业 第 4学期 4周 学校实训室 6 顶岗实习 综合职业素质 第 6期全期 企业 六、学生学业评价 (一)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设思路,学生 的学习评价要贯彻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强化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将能力考核的内容,分解到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进行。 (二)理论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 理论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是学生能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两方面协调,不搞一张卷子完全评价学生。 (三)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教师是学习评价的主体,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24 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部分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保障与实施 一、专业调研分析 (一 )服装行业发展 趋势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是服装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无论是简单的服装加工生产,还是服装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