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砼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机清出; 4)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 2m~ 6m范围。 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 时,用取样盒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 左右; 5)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填写《成孔检查记录表》和《钻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1 录表》,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填写《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 6)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须重钻或与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 施工钻孔桩时通常采用施工对角桩位的方法进行钻孔,以防在相邻灌注桩桩身砼还未达到强度时影响桩体质量。 ( 6)主要技术控制参数标准 1)旋挖孔灌注桩分两序施工,待相邻桩浇砼 72h 后方可开始施工另一根; 2)旋挖孔灌注桩的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 5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 3)支护旋挖孔灌注桩钢筋数量、规格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主筋焊接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 10d,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 5d,同一截面接头面积不大于 50%,且相邻接头错开 35d( d 为主筋直径),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50mm,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77。 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177。 20mm,钢筋笼直径偏差177。 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177。 50mm; ( 7)冠梁施工前,先将桩顶浮浆凿除清理干净,桩顶露出 的钢筋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四、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要求 ( 1)旋挖孔灌注桩施工的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 ( 2)支护桩钢筋数量、规格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主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同一截面接头面积不大于 50%,且相邻接头错开 35d( d为主筋直径),主筋保护层厚度 50mm,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77。 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177。 20mm,钢筋笼直径偏差177。 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177。 50mm。 ( 3) 冠梁施工前,先将桩顶浮浆凿除清 理干净,桩顶露出的钢筋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 ( 1)、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 在钻机就位时将其调整、垂直,在钻进过程中做必要的检测,特别是钻进过程中碰到孤石、坚土时需及时复查。 ( 2)、严格控制钻孔桩的孔径。 做好地质观测。 ( 3)、做好清孔工作,混凝土浇筑前还需对孔底沉碴厚度进行复查,确保沉碴厚度小于设计及规范要求。 ( 4)、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和水下混凝土的检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1 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不得 少于一组。 ( 5)、浇注完桩后, 24小时之内严禁载重汽车在桩旁经过,以免车的振动对桩的破坏。 ( 6)、所有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