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议标采购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都清楚明了。 发出邀请后要保持联系,力争被邀请单位能全部按时参加投标。 ③现场招标及开标 ,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召集所有投标单位进行招投标工作。 2 人同 时参与(其中 1 人为该项目招标的责任人),招标经办人员必须将参加现场招标的投标人的身份进行核实、登记、备查。 (投标方可以以账上老款做担保,但必须开具正规收款收据),凡是没有交纳信誉保证金,一律不得参加投标。 、相关技术要求等解释清楚,解答投标单位的合理提问,必要时,招标处可抽调相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单位人员或提交招标申请人员协助招标。 《现场招投标纪律及注意细则》并签字存档,明确投标单位应注意的事项 ,务必使每个投标单位都清楚明了。 ,分开各投标单位,让其单独填报投标书,防止投标单位之间串标,发现异常情况或有串标行为的要立即汇报,并当场取消其投标资格或作废标处理。 招标经办人在投标单位填写标书时不准与其交谈,不准看其标书上填写的内容。 在规定时间同时收取,标书投入标书箱或被收取后一律不准更改,待标书全部收齐后,由招标经办人进行汇总。 9 2 人以上共同在报价单上签字确认,以示监督,并对价格准确性负责。 ④非现场招标及开标 ,由招标经办人在规定时间通知所有投标单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报价,在我方现场工作人员不少于两人的情况下方可开标,由两人同时签字确认价格。 ,除招标人员按正常程序公布中标情况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开标过程及内容向他人透露。 ,要及时将投标单位名称填入“非现场招标开标记录”。 ,开标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同时由招标经办人员根据各投标单位所报价格及更改的有关数据如实、详细填写“开 标记录”(或招标明细)等。 “开标记录”上亲笔签名,对所记录的开标内容进行确认。 ,由招标经办人员转提交招标申请部门,由提交招标申请部门组织审核、汇总;重大设备、自控、计量设备类,由招标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论证,统一形成正式的技术协议文本,参与审核人员审核签字后交招标经办人员。 必要时可对重大设备、成套设备、总承包工程在二次投标前由招标处通知相关部门向投标单位进行技术交流或答疑。 (包括确定的二次报价的单位及第二次 报价价格的要求),通知相关投标单位在正式的技术协议文本上签字盖章和进行二次报价,各投标单位签字盖章的技术协议和密封好的二次报价在规定时间内交招标经办人员。 对不签技术协议或不能满足技术协议要求的,二次报价作废标处理, 10 招标经办人员根据第二次开标意见进行商务谈判。 ( 7)定标 ①招标处或招标小组根据投标单位的合格供应商等级、产品质量、技术能力、价格、综合信誉、产品质保期、 推荐投标单位以前所供物资在本公司使用的质量情况等 ,结合实际供货能力、预测价、前批供货价、供方管理科询价或对标价、采购询价及招标情况,按照综合性价 比,研究提出预中标单位、预中标价格,报招标处处长审核,采购业务经供方管理科审核后,报供应管理委员会性价比领导小组研究定标;非采购业务的定标需与招标申请单位沟通形成初步定标意见后,上报供应管理委员会。 定标前,任何人不得透露招标信息。 ②标的在 50 万元以上的独家议标、与集团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客户参加的物资招标、近年来容易出现问题的物资招标及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物资招标等特殊、敏感类物资定标,在性价比委员会形成初步定标意见后,报主管副董事长、董事长定标。 ③轧辊、支承辊、钢包耐材类及单价在 100 万元以上的设备或标的在 500 万元以上的重大招标项目定标,在性价比委员会形成初步定标意见后,报主管副董事长、董事长定标。 ④单批次 50 万元以上的、在准建(购)报告范围内的项目建设类定标,在性价比委员会或定标小组形成初步定标意见后,报主管副董事长、董事长定标。 ⑤废标:经招标处处长批准后,不符合要求的招标可作废标处理,废标也要公布。 ( 8)信誉保证金的退还 ① 公布中标结果后,未中标单位的信誉保证金由招标处办理退还手续。 ②中标单位的信誉保证金待合同执行完毕,由合同执行部门 11 在保证金收据上审核签字确认后,经招标处处长审批后到招标处或财务处(电汇部分)无息全额退还。 ( 9)竞标 经过对市场调查了解透彻的设备、产品物资等,可以以竞标的形式组织。 6.单批次总金额在 2020050000 元的采购业务,招标处可采取询价比价的形式洽谈定价,报性价 比会议研究审批,供应处签订合同,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五、供应处实行询价比价采购的流程及要求 (一)采购流程如下 (二)具体要求如下 1.适应范围: ( 1) 采 购量小、价值不高(单批次合同额在 20200 元以内)供应管理委员会总经理 监察管理处供方管理科 供应处 使用单位 开始 ① 编制采购计划 ② 询价比价 审核 合格 不合格 审核 审批 合格 ④ 执行采购 不合格 反馈 监察管 理处 审核 不合格 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