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试题与答案内容摘要:
因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结构变形敏感部位开裂或破坏,在这些部位预先设缝将建筑物断开,断开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为独立变形单元。 伸缩缝 ——— 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类型和屋盖刚度以及 屋面有否设保温或隔热层来考虑。 基础不必断开 沉降缝 ——— 针对有可能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例如地 基土质不均匀、建筑物本身相邻部分高差悬殊或荷载悬 殊、建筑物结构形式变化大、新老建筑相邻(或扩建项 目)等。 基础必须断开 防震缝 ——— 针对地震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建筑物结构 断裂,发生破坏的部位。 基础不一定断开 1水磨石地面分格的作用是什么。 分格材料有哪些。 主要起温度缝防止变形的作用,分隔也有美观的效果 金属或玻璃嵌条 1阳台有哪些类型。 阳台板的结构布臵形式有哪些。 挑阳台、凹阳台、半挑半凹阳台 悬挑、悬挂 1楼梯的功能和设计要求是什么。 功能:楼梯是建筑物内各个不同的楼层之间上下联系 的主要交通设施 设计要求: 上下通行方便,有足够的宽度和疏散能力,包括人行及搬运家具物品 满足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和一定的审美要求。 楼梯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组成部分起何作用。 楼梯梯段、楼梯平台、扶手栏杆(板) 楼梯梯段:供层间上下行走 楼梯平台:供楼梯转折、连通某个楼层或供使用者在攀登了一定的距离后略事休息 扶手栏杆:保证行走安全 2楼梯平台下作通道时有何要求。 当不能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方法予以解决。 楼梯平台下净高度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不小于 2020mm) 解决 方法:利用室内外的高差将进门处室内地面落低,同时将上面平台处的平台梁一道墙内并令其上翻。 2室外台阶的组成、形式、构造要求及做法如何。 组成:踏步、平台 形式:实铺、架空 构造要求:有一定的坡度,满足排水要求;满足防滑要求 做法: 2坡道如何进行防滑。 表面做成锯齿形或表面带防滑条 2屋顶的排水方式有哪几种。 简述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 一种排水方式。 这种做法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易污染墙面。 无组织排水方式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高度较高的建筑。 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 排水方式。 这种排水方式具有不妨碍人行交通、不易溅湿墙面的优点,但构造较复杂,造价相对较高。 2什么是柔性防水屋面。 其基本构造层次有哪些。 各层次的作用是什么。 柔性防水屋面是用防水卷材与胶粘剂结合在一起的,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其基本构造层次由下至上依次为: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结构层:多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可以是现浇板或预制板 找平层:卷材防水层要求铺贴在坚固而平整的基层上,以防止卷材凹陷或断裂,因而在松软 材料上应设找平层;找平层的厚度取决于基层的平整度,一般采用 20mm 厚 1: 3 水泥砂浆,也可采用 1: 8 沥青砂浆等。 结合层:作用是在基层与卷材胶粘剂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使卷材与基层胶结牢固。 沥青类 卷材通常用冷底子油作结合层;高分子卷材则多采用配套基层处理剂,也可用冷底子油或稀释乳化沥青作结合层。 防水层:可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或高分子卷材防水层。 保护层:设臵保护层的目的是保护防水层。 保护层的构造做法应视屋面的利用情 况而定。 另外,还有其它辅助层次,是根据屋盖的使用需要或为提高屋面性能而补充设臵的构造层。 其中,找坡层是材料找坡屋面为形成所需排水坡度而设;保温层是为防止夏季或冬季气候使建筑顶部室内过热或过冷而设;隔蒸汽层是为防止潮汽侵入屋面保温层,使其保温功能失效而设等 2平屋顶的保温材料有哪几类。 其保温构造有哪几种做法。 形式上分为:板材 块材 卷材 散料 保温构 造: 保温层放在屋面结构层和防水层之间,下设隔蒸汽层 保温层放在屋面防水层之上 保温层放在屋面结构层之下 2门与窗在建筑中的作用是什么。 门:供交、交通出入及分隔、联系建筑空间,带玻璃或亮子的门也可以起通风和采光的作 用 窗:采光、通风及观望 门窗也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和室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2建筑物如何争取好的朝向。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如何确定。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建筑的光环境,风环境,卫生绿化环境等方面来进行调控。 控制在基地红 线范围 )。 A、 1000mm B、 100mm C、 10mm D、 300mm 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 )。 ① 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 ② 构件是否被破坏 ③ 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 ④ 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 ⑤ 构件是否燃烧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建筑的以下构件中哪一种的耐火极限要求最高。 A.柱 B.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和住宅单元之间的墙 C.楼板、 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 D.房间隔墙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切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5. 下列有关基础的埋置深度,何者是正确的。 A.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1m。 B. 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C.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0。 D. 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 ,何者是正确的。 A. 当基础埋深大于或等于 4m 叫深基础 B. 当基础埋深大于或等于基础宽度的 5 倍时,叫深基础 C. 确定基础埋深时,应优先考虑浅基础 D. 基础埋深小于 4m 或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 4 倍时,叫浅基础 墙承重结构布置方案可分为( )等几种方式。 A、横墙承重 , 纵墙承重 , )。 A、 240mm120mm60mm, 1Kg B、 240mm110mm55mm, 2Kg C、 240mm115mm53mm, D、 240mm115mm55mm, 3Kg ( )。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 ① 山墙 ② 承重墙 ③ 非承重墙 ④ B、 ②⑤ C、 ③④ D、 ②③ 1墙脚采用( )等材料,可不设防潮层。 ① 粘土砖 ② 砌块 ③ 条石 ④ 混凝土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1 ) A.涂抹水泥砂浆每遍适宜厚度为 5~ 7mm B.涂抹水泥混合砂浆每遍适宜厚度为 7~ 9mm C.纸筋石灰面层赶平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 4mm D.石膏灰面层赶平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 2mm ;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A、 15 B、 20 C、 35 D、 属网,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 A、 100 B、 150 C、 250 D、300 1下列关于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 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 300- 400 B、石膏板板材的固定有螺钉固定、胶粘固定、插结固定三种 C、轻钢龙骨常用分主、次龙骨的双层构造,但轻型吊顶时可省略主龙骨用吊筋直接吊挂次龙骨及面层的单层构造方式 D、纸面石膏板厚度有 9mm和 12mm两种, 9mm主要用于墙面, 12mm主要用于吊顶。 16.轻质隔墙一般着重要处理好 ( ) A.强度 B.隔音 C. 防火 D.稳定 1抹灰按质量要求和主要工序划分为( )等几种标准。 A、底灰、中灰、面灰 B、普通抹灰、中级抹灰、高级抹灰 C、刮糙、中灰、面灰 D、一般抹灰、装饰抹灰 ( ) A.圈梁承重,构造柱不承重。 B.构造柱下必须设基础,圈梁必须封闭。 C.先砌墙后浇构造柱。 D.圈梁不承重,构造柱承重。 ,哪一条是不恰当的 ( ) A.一般勒脚的高度为 500mm,重要的建筑勒脚的高度应根据建筑的立面处 理需要而定。 B.勒脚的作用是保护墙身及美观。 C.一般建筑物勒脚的主要作用仅是保护墙身。房屋建筑学试题与答案
相关推荐
五 、简答题。 答:构成建筑的三要素中,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它对功能又起约束和促进的作用。 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应,在相同的功能要求和建筑技术条件下,如果能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达到不同的美学效果。 有哪些方面。 答:建筑设计依据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使用功能要求 ①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础:( 05m 或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 4 倍) 深基础:( 5m 或基础埋深大于或等于基础宽度 4 倍) 四、 基础的埋置深度 p105 (一) 基础的 埋置深度概念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如图)。 埋深大于或等于 4m 的称为深基础;埋深小于 4m 的称为浅基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称不埋基础。 (二)埋深适当的必要性
数列 4.大量性建筑 5.大型性建筑 6.耐火等级 7.失去支持能力 8.两阶段设计 9.三阶段设计 10.模数 11.民用建筑 (四 )简答题 1.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2.建筑结构按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几类 ?各类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3.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4.简述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5.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
125 毫米,二层楼地面面层厚 45 毫米,该楼一层层高为。 7 A . B. C. D. 24 .内墙面抹灰类装修,一般包括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及。 A .纸筋灰 B.水刷石 C.花岗岩 D.干粘石 25 .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A . 2h 且 1000mm B . 4h 且 1500mm C . 2h 且 1000mm D . 4h 且 1500mm 26
和 的主要因素。 建筑平面组合方式有走道式组合、 、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四种。 教室为公共建筑,如果此教室不在建筑物的尽头,在设计中,门的数量不应少于 个。 建筑体型组合方式一般分为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 墙体的节能技术是目前国家推广的项目,结合南昌的实际情况,应多采用 保温。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可分为自然气候条件、 、各种人为因素、 、经济条件。 高层建筑避难层应设置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