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方法 ?为什么 ? 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 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 (1)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因为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 ,即其需求富于弹性。 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若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富于弹性的 (缺乏弹性的 ),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的 (较少的 )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 (增加 )。 因此,这里为了增加富于弹性的大量运输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 (2)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由于一般地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故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 更多的收入。 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所作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3)不是常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一般表达式为 Ed= (dQ /dP)(P/ Q)。 因这里Q=,故 (dQ/dP)=,这样此曲线之点弹性系数 , Ed=(P/ Q)= (P/())= f(P), 它是随价格 P的变化而变化的 (也可表示为 Q 的函数 ),也就是说它随着需求曲线上所取点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它并不因其需求函数为线性关系,其斜率固定不变而为常数。 5. 讨论下列问题: (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 ,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 ?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 (3)Q= ?为什么 ? 答: (1)―谷贱伤农 ‖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得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 这是由于农产品缺乏弹 性所致。 (2)同样的道理,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在短期内缺乏弹性,因而如果能使得价格提高,则销售收入相应地会增加。 6.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答: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预期价格、消费者偏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等 12 四、计算题: 1. 已知某一时期 Qd= 60 Qs= Qd= Qs 解之得: Pe= 7, Qe= 25 (3) Qd= 50 Qs= Qd= Qs 解之得: Pe= , Qe= 2. (1)求出价格 2元和 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 P=2 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解: (1)Ed 弧= (2)Ed点= 13 3. 假定表 2—6是供给函数 Qs=3+2P在一定价格范围 TR 2= 1480=1184 TR1= ∴ ΔTR= 184 9美元时,需求量为 11;价格为 11 美元时,需求量为 9。 请计算 (1)P=9, Qd=11作为基数时的需求弹性; (2)P=11, Qd=9作为基数时的需求弹性。 解: (1) ed= (9/11) (2)ed= 11/9 6.某君对消费品 X的需求函数为 P=100 ,分别计算价格 P=60 和 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解:由 P=100Q,得 Q=(100P)2, 这样, 于是, Ed |p=60=(260)/(10060)= 120/40= 3 Ed| p=40=(240)/ (10040)= 80/60= (4 /3) 即,当价格为 60和 40时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分别为 3和 (4/3)。 X 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的关系是: M=1000Q2,计算当收入M=6400时的点收入弹性。 解:由 M= 1000Q2,得 Q =M ,这样, dQ/dM= (1/2)(M/1000)1/2(1/1000) 1000 于是, E M=(dQ/dM)(M/Q)= (1/ 2)((M/1000)(1/2)(1/1000)M/(M/1000) (1/2)= 即:实际上不论收入是多少,该消费者需求函数的收入点弹性恒为 Q= 价格弹性。 1 21。 2M ,式中 M为收入, P为价格, n为常数,求需求的点收入弹性和 nP 14 解 :由 得 MdMQPnMPn Pn Ep= ,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 Ed= ,需求的收入弹性 Ex= ,计算: (a)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 3%对需求的影响; (b)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 2%,对需求的影响; (c)假设价格提高 8%,收入增加 10%, 1980 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的数据估计 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解:由题设, Ed=, EY= (a)由于 Ed=(ΔQ/ Q )/(ΔP/ P)= Qd/p,故 Qd=EdP= 3%= %,即价格提高 3%将导致需求减少 %。 (b)由于 EY=(ΔQ/ Q)/(ΔY/ Y)= QY/Y,故 QY=EYY= 2%= %,即价格提高 2%将导致需求减少 %。 (c)由 P= 8%, Y= 10%及 Q= 800,得 Q′= (Qd+QY+1)Q= (Edp+EYY+1)Q = (8% +10% +1)800 =(万辆 ) ,其价格现为每加仑 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 10%? 解:由题设, Ed= , P= ,假设汽油价格上涨 ΔP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则由点价格弹性公式 Ed= = (ΔQ/ Q)/( ΔP/ P)= 10% /(ΔP/ )= (1/ 10)/( ΔP/ ) 得ΔP= (1/10)247。 = 8/10= (美元 ) 1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3. 边际效用 替代率 9. 收入效应 二、单项选择: ,边际效用应该:( )。 ,且不断增加 ,但不断减少 ,且不断减少 D. 为正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 MUX为: ( )。 A. 正值 ,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3.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 )。 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线运动 4.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 )。 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线运动 5.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6. 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 )。 A.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 用小于后者 C.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7.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 )。 A. MUx/Px< MUy/PY B. MUx/Px> MUy/PY C. MUx/Px=MUy/PY D. 以上都不对 8. 以下哪种情况指的是边际效用 ( )。 A. 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 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 15个效用单位,增加了 5个效用单位。 B.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 15个效用单位 C.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 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 D. 以上都不对 X和 Y, X的价格为 10, Y的价格为 2。 若张某买了 7 个单位 X 和 3 个单位 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 30和 20 个单位,则( )。 A.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 张某应该增加 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 张某应当增加 Y的购买,减少 X的购买 D. 张某要想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10. 已知商品 X的价格为 2元,商品 Y的价格为 1元。 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 Y的边 际效用是 30元,那么商品 X的边际效用是 ( )。 11. 根据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是 ( )。 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切之点 B.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交之点 C.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 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约束线上的任何一点 16 12. 若张某消费牛奶和面包时 的边际替代率为 1/4,即一单位牛奶相当于 1/4单位的面包,则 ( )。 A. 牛奶价格为 4,面包价格为 1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B. 牛奶价格为 1,面包价格为 4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C. 牛奶价格为 10,面包价格为 2时,张某应增加牛奶的消费 D. 以上都不对 13.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温度和压力等显示出来,让学生在非常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了有关的知识, „„。 当然,课程整合,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整合。 二、 二、提高师生 素质 首先, 信息化时代的 教师 必须有更高的 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 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 教育 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 教师 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其次,从 学生 这方面来说,新课程强调以
的; (七)对反映意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八)其他违反党务公开工作有关规定,且不按要求整改的。 第五条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科室和个人,按以下办法追究责任: (一)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告诫或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 (二)影响正常工作、给党员群众造成损失的,对部门或单位提出批评并限期改正;对有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三)情节严重
会创造 、 追求真知,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素质。 各级给类学校要 针对当前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自立自理能力 和 心理承受能力 较 差 , 缺乏艰苦磨炼 等 实际情况, 要把对学生自理 自律教育,作为落实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培育目标的基础来抓。 一 要 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性教育,如料理自己的生活, 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与衣物,清洁 和 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 环境 , 轮流 值日, 3
成复合函数的方法,称之为代入法,该法适用于初等函数的复合,关健搞清谁是内函数,谁是外函数。 2.分析法 根据外函数定义的各区间段,结合中间变量的表达式及中间变量的定义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复合函数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初等函数与分段函数或分段函数与分段函数的复合。 例 8 设 .,1 2 次求 nn xfffxfxxxf . 解
卷席而去,如何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一看到同行 “ 出花儿 ” ,心里就痒得不得了,于是,短期利益一次次的被稀释,不去做基础工作,而去想不劳而获。 甚至不少身处管理层的员工都认为制度过于繁琐,起不到实质的作用,好的销售业绩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制度支撑,那 么,在好的制度下,会不会有一个好的业绩呢 ?不一定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好的制度在于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执行,制度的内在传播的是严谨、科学
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 办公室 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 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 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3.细菌实验室: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