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机械工程专业初级职称考试复习题---答案内容摘要:

__ √ A. 亚共析钢 → 共析钢 → 过共析钢 B. 共析钢 → 亚共析钢 → 纯铁 C. 过共晶生铁 → 共晶生铁 → 亚共晶生铁 D. 过共析钢 → 共析钢 → 亚共晶生铁 10 ( )当碳的质量分数增高时,渗碳体的分布和形态发生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____ A. Fe3CⅢ → 共析 Fe3C → Fe3CⅠ → 共晶 Fe3C B. 共晶 Fe3C → Fe3CⅡ → 共析 Fe3C → Fe3CⅢ √ C. 共析 Fe3C → Fe3CⅡ → 共晶 Fe3C → Fe3CⅠ D. 共晶 Fe3C → 共析 Fe3C → Fe3CⅠ → Fe3CⅡ 1 ( )当钢的含碳量增加至 %时,其组织大多数为 ____,强度达到 ____。 A. 铁素体,最大值 √ B. 珠光体,最大值 C. 奥氏体,最小值 D. 莱氏体,最小值 11 ( )当 ω %时,由于 ____出现,导致钢的强度下降。 A. 共析 Fe3C √ B. 网状 Fe3CⅡ C. 共晶 Fe3C D. Fe3CⅠ 11 ( )请选择要求与铁碳合金对应正确的是 ____ A. 容器,高碳钢 B. 轴类零件,高碳钢 C. 工具,中碳钢 √ D. 建筑结构,低碳钢 8 11 ( )一般对过共析钢控制在 ____ A. 稍高于 GS 线( A3 线) B. 固相线以上 100~200℃ √ C. 稍高于 PSK 线( A1 线) D. HJB 线 11 ( )对铁碳钢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钢获得 ____ A. 铁素体 B. 珠光体 C. 莱氏体 √ D. 奥氏体 11 ( )钢只有处于 ____状况才能通过不 同的冷却方式使其转变为不同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的性能。 A. 铁素体 B. 珠光体 C. 莱氏体 √ D. 奥氏体 11 ( )拉力试验是用来测定金属材料的 ____ A. 硬度、强度 √ B. 强度、塑性 C. 塑性、韧性 D. 塑性、耐磨性 11 ( )屈服强度是试样产生 ____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 A. % B. % C. 1% D. 2% 11 ( ) ____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受拉力状态下对缺口的敏感程度。 A. 拉力试验 √ B. 缺口拉伸试验 C. 缺口耐磨试验 D. 扭转强度试验 11 ( )缺口偏斜拉伸试验在试验机中垫圈的常用偏斜角为 __4176。 和 8176。 __ √ A. 2176。 或 5176。 B. 1176。 和 3176。 C. 2176。 和 4176。 D. 5176。 和 10176。 1 ( )冲击试验主要用于 ____ √ A. 结构钢 B. 铸铁 C. 黄铜 D. 奥氏体钢 12 ( )布 氏 硬度试验特别适用于测定 ____等的硬度。 √ A. 灰铸铝 B. 结构钢 D. 轴承合金 12 ( )洛 氏 硬度是测量 ____来表示材料的硬度值 A. 压头为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头在试样表面施力一定时间后的压痕球形面积 √ B. 压痕深度 C. 压头为金刚石四棱锥体在施力一定时间后试样表面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 D. 显微磨损 12 ( )下面 ____是洛 氏 硬度试验 A 标尺的压头类型。 √ A. 金刚石圆锥 B. 钢球 C. 金刚石四棱锥体 D. 淬火钢球 12 ( )主要用于测定较薄工件和具有较浅硬化层零件的表面硬度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是 ____ A.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 B. 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C. 金属显微硬度试验方法 D. 金属连续冲击硬度试验方法 12 ( )可以用于测定钢铁中含碳量的化学分析法是 ____ A. 亚砷酸钠 亚硝酸钠容量法 B. 过硫酸铵比色法 C.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D. 气体容量法 12 ( ) ____是多用于检验材料零件表面上的缺陷(如裂纹)的无损探伤。 A. 涡流探伤法 √ B. 磁粉探伤和莹光探伤 C. 荧光和着色探伤法 D. 电子显微镜分析法 12 ( ) ____一般情况下都不经热处理,而在供应状态下直接使用。 √ A. 普通碳素结构钢 B. 优质碳素结构钢 C. 碳素工具钢 D. 合金结构钢 12 ( ) ____主要用于制造机器零件,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力学性能。 A. 普通碳素结构钢 √ B. 优质碳素结构钢 9 C. 碳素工具钢 D. 合金结构钢 12 ( ) ____钢用于制造不受突然振动、在刃口上要求有少许韧性的工具,如刨刀等。 √ A. T T7A B. T T8A C. T T10A D. T1 T12A 1 ( ) ____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钢种。 A. 碳素 结构钢 √ B. 合金结构钢 C. 碳素工具钢 D. 不锈钢 13 ( ) 机械零件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是 ____ A. 寿命准则计算 √ B. 强度准则计算 C. 振动稳定性准则计算 D.刚 度准则计算 13 ( )平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最大扭距为 T,现要传递的扭距为 ,则应 ____。 √ A. 把键长增大到 倍 B. 把键宽增加到 倍 C. 把键高增加到 倍 D. 安装一对平键 13 ( ) 普通平键联接传递动力是靠 ____。 √ A. 两侧面的摩擦力 B. 两侧面的挤压力 C. 上下面的挤压力 D. 上下面的摩擦力 13 ( ) 用于连接的普通螺纹与用于传动的丝杠相比较,其主要设计特点的差别是 A. 强度高 B. 自锁性好 C. 效率高 √ D. 便于加工 13 ( ) 当零件的两个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与形状精度的要求均很高,同时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也很高,在设计工艺过程和选择精基准时,遵循的基准选择原则是 A. 基准重合 B. 基准统一 C. 自为基准 √ D. 互为基准 13 ( )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配合可以为 A. 基孔制间隙配合 B. 基轴制间隙配合 √ C. 基孔制过渡配合 D. 基轴制过渡配合 13 ( ) 为保证齿轮副侧隙,圆柱齿轮齿厚公差的 A.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 0 B.上偏差、下偏差均为正值 C.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 D.上偏差、下偏差均为负值 13 ( ) 零件的下列误差中,属于位置误差的是 A. 圆度 √ B. 对称度 C. 平面度 D. 直线度 13 ( ) 一对齿轮啮合时 ,两齿轮的 ________始终相切。 A. 齿顶圆 B. 基圆 √ C. 节圆 D. 齿根圆 1 ( )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是 ____ A. 圆锥滚子轴承 B. 调心球轴承 C. 滚针轴承 √ D. 推力球轴承 14 ( ) 传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联接方式为 ____ A. 切向键 B. 楔键 C. 半圆键 √ D. 花键 14 ( ) 实现空间任意角度交错轴运动的传动为 ____ A. 涡轮蜗杆传动 B.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 C. 直齿锥齿轮传动 D. 螺旋齿轮传动 14 ( ) 开式齿轮传动的最常见失效形式是 ____ A. 齿面点蚀 √ B. 齿面磨损、齿轮磨薄后被折断 C. 齿面胶 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14 ( ) 交流异步电动机要实现无级调速,应采用 ____ A. 变阻器 B. 磁放大器 C. 可控硅闸流管 √ D. 电子变频器 10 14 ( ) 用于定位控制的电动机应选用 ____ A. 异步电动机 B. 同步电动机 C. 变频电动机 √ D. 伺服电动机 14 ( ) 设计中采用唇形密封圈时,其唇口应 ____ √ A. 对着压力油一边 B. 对着无压力油一边 C. 随意放置 D. 根据压力大小确定 14 ( ) 在液压系统中,控制油缸活塞运动的速度,一般采用 ____ A. 溢流阀 B. 调压阀 √ C. 节流阀 D. 单向阀 14 ( ) 液压 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 10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 ____ √ A. 等于 10MPa; B. 小于 10MPa; C. 大于 10MPa 14 ( ) 拟定液压系统时,应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予以足够的重视。 为防止过载,____是必不可少的。 A. 减压阀; √ B. 安全阀; C. 平衡阀; D. 换向阀 150、 ( )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 5MPa 和 10MPa 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____ A. 5MPa √ B. 10MPa C. 15MPa D. 20MPa 二、 多项 选择题 ( )是 减少 磨损的主要措施有 ____: √ A. 合理选择配对使用摩擦副的材料; √ B. 确定零件表面合理的粗糙度和硬度值; √ C. 使用润滑剂,实现液体润滑或混合润滑; D. 以滑动接触代替滚动接触; √ E. 通过零件表面强化、表面涂层提高其耐磨性。 ( )是 滚珠螺旋传动 的特点的是 ____ √ A. 具有传动效率高 B. 起动力矩小 √ C. 传动灵敏平稳 D. 工作寿命 短 ( )属于机械防松的方法是 ____ √ A. 角开槽螺母 √ B. 止动垫圈 C. 弹簧垫圈 √ D. 串联钢丝 ( )属于摩擦 防松的方法是 ____ √ A. 双螺母 √ B. 弹簧垫圈 √ C. 锁紧螺母 D. 串联钢丝 ( ) 箱体、机架件设计的一般要求有 ____ √ A. 可靠性 √ B. 实用性 C. 先进 性 √ D. 经济性 ( )属于 气动、液压 中的 辅助元件 是 ____。 √ A. 过滤器 √ B. 液压泵 C. 油管 √ D. 蓄能器 ( )属于 直流电动机制动 方法的是 ____ √ A. 动能(能耗)制动 √ B 反接制动 √ C 反馈制动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