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毕业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各专业平面细化设计的最终成果进行确认,并将设计成果上报。 (三)、施工图阶段 施工审查图设计 ( 1)资料准备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收集详规批复及附图、单体方案报建和单体施工报建的批复(规划、消防、人防、卫生防疫、环保、民航、防洪、水利、铁路、 8 地铁、电力、电信等管理部门审 批意见)及附图、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及批复、方案中心最终确定的外立面方案(包括效果图、相关材料方案等)、营销策划中心等部门的反馈意见等,作为各专业的设计依据。 ( 2)施工审查图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组织设计人完成单体建筑施工审查图(包括节能审查、人防等内容),并协助开发中心填写有关报建表格。 施工图专家审查意见回复 ( 1)资料准备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协调各专业提供施工图审查单位要求的各种文件资料(包括节能审查、人防等内容)。 ( 2)专家意见回复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设计人积极回应专家 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按专家要求提供书面回复、补充说明、修改图纸等成果。 施工图设计 ( 1)资料准备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收集详规批复及附图、单体方案报建和单体施工报建的批复(规划、消防、人防、卫生防疫、环保、民航、防洪、水利、铁路、地铁、电力、电信等管理部门审批意见)及附图、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及批复、施工审查图的设计文件及专家的要求和意见、方案中心最终确定的外立面方案(包括效果图、相关材料方案等)、营销策划中心等部门的反馈意见等,作为各专业的设计依据。 ( 2)施工图设计 建筑部建 筑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本专业设计人完成单体建筑施工图(包括人防)。 ( 3)原则上施工图的设计文件内容必须与施工报建图的设计文件内容保持一致。 若两者内容有出入,必须由设计中心及时与方案中心、开发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上报科技发展中心总经理审批。 9 对现场问题进行处理 设计变更、业务联系单回复 进行各阶段验收 施工审查图意见的回复 设计回访 参加图纸会审 开始 结束 原则上方案中心最终确定的外立面方案(包括效果图、相关材料方案等)不得修改。 若方案中心需要修改,必须由方案中心上报科技发展中心总经理审批同意。 (四)、资料准备及提交阶段 根据销售、策划等部门的需要,按照最新的单体建筑施工图(须反映修改变更内容),建筑部 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提供楼层销售平面图,并负责组织、安排本专业设计人对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复核、确认。 (五)、施工跟进阶段 (六)、竣工图阶段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本专业人员完成单体建筑竣工图设计 10 (包括验收通)。 建筑部建筑专业负责人负责督促本专业人员在每月 25 日前按照修改变更的内容对单体建筑竣工图进行阶段性的更新、存档工作。 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 设计时也有 它的过程: 做建筑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 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 立面,剖面设计 水电,供暖,电梯设计。 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 墙体 门窗 楼梯 屋内布置 标注。 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 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 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合,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 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 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 二、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及编制深度 (一)概述 建筑施工图的编制依据和准则 施工图设计应该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 施工图设计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与法令,符合国家(包括行业与地方)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制图标准。 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要求 施工图应以图纸为主。 除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外,还主要有表达建筑内部布置情况、外部形状、大小、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图纸。 设计内容应完整详细、准确清晰、无歧义。 11 施工图的深度要求: ( 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 2)能据以安排材料、构件订货; ( 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 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施工图完成后必须经设计技术责任者(设计、审查、审阅、总建筑师等)签字盖章,并经有关专业设计人员会签认可,加盖出图资质专用章和有关部门审核章,方可作为施工的依据。 建筑施工图的特点 ( 1)建筑施工图不是示意性或意象性表达,而是施工的依据。 施工图中每一根线条均表达明确的含义,且是施工的内容; 每一个空间、构件、构造均应在图中明确表达。 ( 2)建筑施工图是以正投影法绘制的。 ( 3)建筑施工图一般都是需精确绘图,建筑构件自身和空间关系均按比例绘制,不同图纸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比例。 ( 3)图线、符号、构件实例等均需按照“建筑制图标准”绘制。 ( 4)对定型的构配件、标准构造、做法等可选用国家和地方现行标准图册。 (二)图纸的组成和深度 图纸目录 除包含本套建筑施工图的目录外,建议包含引用标准图册的图册号与图册名称。 建筑设计总说明 从整个工程的角度,用文字或表格的方 式补充所有不便于图形表达的内容。 一般包含工程设计的依据、批文;包含相关配套工程或相关整体工程的概括说明;包含建筑用料与工程做法表;包括门窗明细表;还包含其它未尽事宜。 12 建筑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反映新建工程的总体布局,表示原有的和新建房屋的位置、标高、道路、构筑物、地形、地貌等情况。 根据总平面图可以进行房屋定位、施工放线、土方施工、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总平面中其它环境设施等。 各层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反映出房屋的形状、大小及房间的布置,墙、柱的位置和厚度,门窗的类型和位置等。 因此建筑平面图是施工放线、砌墙 、安装门窗、预留孔洞、室内装修及编制预算、施工备料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包含如下内容: ( 1)表示房屋的平面形状、房间的布置、名称编号及相互关系,表示定位轴线、墙和柱的尺寸、门窗的位置及编号,入口处的台阶、栏板、走廊、楼梯、电梯,室外的散水、雨水管,阳台、雨棚等等。 ( 2)标高及尺寸标注。 标高要以米为单位注出室外地面、各层地面、楼面的标高,及有高度变化部位的标高。 室内一层地面标高一般为177。 ,二层以上为正数标高。 以毫米为单位注写出所有详尽的尺寸。 一般在图形外面的下方和左侧要注写出三道尺寸, 即外三道尺寸。 除三道尺寸外,如室外的散水、台阶、栏板等详尽尺寸都要标注全。 图形内部要标注出不同类型各房间的净长、净宽。 内墙上门、窗洞口的定形、定位尺寸,及细部详尽的尺寸。 ( 3)标注出各详图的索引符号。 在一层平面图上标注出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及编号。 表明采用的标准构配件的编号及文字说明等。 ( 4)综合反映其他工种如水、暖、电、煤气等对土建工程的要求:各工种要求的水池、地沟、配电箱、消火栓、予埋件、墙或楼板上的予留洞等在平面图中表明其位置和尺寸。 ( 5)屋顶平面图表示屋顶的形状、挑檐、屋面 坡度、分水线、排水方向、落水口及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间、烟囱、通风道、检查孔、屋顶变形缝、索引符号、文字说明等。 13 建筑立面图 ( 1)表示房屋外形上可见部分的全部内容。 从室外地坪线、房屋的勒脚、台阶、栏板、花池、门、窗、雨罩、阳台、墙面分格线、挑檐、女儿墙、雨水斗、雨水管、到屋顶上可见的烟囱、水箱间、通风道及室外楼梯等等全部内容及其位置。 ( 2)标高。 建筑立面图上一般不标注高度方向的尺寸,而是要标注出外墙上各部位的相对标高。 标高要注写出室外地面、人口处地面、勒脚、各层的窗台、门窗顶、阳台、檐口、女儿墙等 完成面的标高。 标注时标高符号应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数字清晰。 一般标注在立面图的左侧必要时左右两侧均可标注。 个别的情况可标注在图内。 ( 3)在立面图上个别的细部或者墙上的预留洞需注出定形、定位尺寸。 ( 4)标注出局部详图的索引,或个别外墙详图的索引及文字说明 ( 5)立面图上要用图例或文字说明外墙面的建筑材料、装修作法等。 建筑剖面图 ( 1)剖面图一般表示房屋在高度方向的结构形式。 如墙身与室外地面散水、与室内地面、防潮层、各层楼面、梁的关系。 墙身上的门、窗洞口的位置,屋顶的形式、室内的门、窗洞口、楼 梯、踢脚、墙裙等等可见部分均要表示出来。 ( 2)标高和尺寸标注。 如室外地面标高、室内一层地面及各层楼面标高、楼梯平台、各层的窗台、窗顶、屋面、屋面以上的搁楼、烟囱及水箱间等标高。 外部尺寸为一道尺寸,主要是外墙上在高度方向上门、口的定形、定位尺寸。 内部尺寸主要是室内门、窗、墙裙等高度尺寸。 ( 3)多层构造说明 窗洞如果需要直接在剖面图上表示地面、楼面、屋面等的构造作法,一般可以用多层构造共用引出线,引出线应通过被 引出的各层,文字说明宜注写在横线的端部或写在横线的上方。 说明的顺序由上至下,并应与被说明的层次相互一致。 14 ( 4)索引符号及文字说明 剖面图由于比例小,关键部分的构造关系的具体作法,应以较大比例绘制成详图,要用索引符号表明详图的编号和所在图纸号,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建筑详图 由于建筑平、立、剖面图的比例较小,只能在宏观上将房屋的主体表示出来,确无法把所有细部内容表达清楚。 因此用较大的比例: 1: 1: 1: 1: 1: 1: 50、将房屋的细部或构配件的构造做法、尺寸、构配件的相 互关系、材料等按直接正投影法详尽地绘制出来的图样称为建筑详图。 建筑详图的图示方法常用局部平面图、局部立面图、局部剖面图或节点大样图表示。 具体的各部位的详图视各部位的复杂程度不同,其图示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墙身详图用一个剖面图即可。 楼梯详图则需要平面图、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