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膏,使可能出现的裂缝控制在凹槽内 ; 或在上述部位设置钢丝网,防止交接处抹灰层开裂。 铝合金门窗型材壁厚不足,窗台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现象 铝合金门窗型材壁厚不足, 窗台室外高于室内的流水,造成渗水。 防控措施 ① 铝 合金门窗型材 的控制 关键是在采 购 及进场验收, 必 须选择 符合规范 厚度的型 材。 ② 窗台 做法 a、砖混结构窗台下砌筑砂浆要饱满,立缝灌注砂浆要严密。 凡空心砖类轻质墙体,窗台下必须设钢筋混凝土板带,厚度不得小于60mm。 b、室内、外窗台要有明显的高低差,尺寸见(图一),塑钢、铝合金窗框四周内、外用密封胶封闭。 c、混凝土外墙窗台施工有明显的内外高差。 安装窗框堵抹严密后用密封胶封闭窗框四周,见(图二)。 d、楼房的公共部分内窗台作法见(图一、三) 第 14 页 共 35 页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偏差过大 现象 开间轴线或层高尺寸的偏差超过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 ( 1) 施工过程中各种误差的积累造成。 ( 2) 设计中对楼地面铺装材料所占据空间尺寸考虑不周。 第 15 页 共 35 页 ( 3) 装修中对设备、构件所占据空间尺寸缺少考虑。 防控措施 ( 1) 基础施工阶段 : 水准基点单独埋设或固定在建筑物上 ; 轴线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和施工放样的地方。 ( 2) 结构施工阶段 : 工程施工到一层结构时,应及时将水准点引测到一层结构柱或墙上 ; 房屋标高的竖向传递,应分别从三处首层标 高基准点向上引测到施工楼面。 ( 3) 装饰施工阶段 : 在装饰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每层楼面标高控制点,检查、复测 标高控制线,并确保每个房间的四面墙、柱上均有 标高控制线。 如果混凝土墙、天棚面收缩、胀模或砌体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偏差较大,可根据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值进行调整,确保净空尺寸的准确。 ( 4) 应充分预留出二次装修的楼地面、墙面所需章的构造厚度,协调好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的关系,确保专窗台距楼地面净高不小于900mm,否则应有防护措施。 ( 5) 应按验收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是构和装饰工程的尺寸误 差符合表 102 的要求。 标高 和 几何 尺寸偏差 结构 部位 允许 偏差项目 墙、柱、 梁轴线 ( mm) 层高 ( 标高 )( mm) 截面 尺寸 ( mm) 第 16 页 共 35 页 混凝土 结构工程 8 177。 10 +8, 5 砌体 结构工程 10 177。 15 混 水墙 、 柱 8 装饰 装修工程 4 4 4 施工要求 ( 1) 由专 入 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 2)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置成 “ 十 ” 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 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 ( 3) 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 ( 4) 在建筑物外围应建立线板或轴线控制桩,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的外表面上,并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技测的基准。 ( 5) 施工层标高的传递,宜采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传递点的数目,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确定,每层标高的传递均应从首层开始。 ( 6) 楼层开间尺寸和上、下层轴线测设应从建筑物的一端大角作起点量尺,以后每层则从同一端作起点发尺 ; 每层轴线定点后,其终点和中间点应与上、下层轴线核对无误 ; 每次用同一把钢尺测量,整尺拉通后计量,分尺寸累加。 ( 7) 严格按照设计墙、柱轴线位置及 几何尺寸立模,墙、柱模板的立模应优先采用焊接钢件的方法限位,即在伸出楼面的墙、柱纵第 17 页 共 35 页 筋外侧,按弹线位置点焊钢筋头,以控制墙、柱立模的几何尺寸。 ( 8) 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并对阴、阳角方正和开间不规则的房间进行复核,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处理。 排污管道堵塞 现象 管道堵塞造成污水泛流,污染生活环境。 而由于管道堵塞,管腔内充满水,使管内承受一定的水压,造成管道漏水。 原因分析 ① 管道甩口封堵不及时或方法不当,造成水泥砂浆等杂物掉入管道中。 ② 卫生器具安装前没有认真清理掉入管道内的杂物。 ③ 管道安装时,没有认真清除管膛杂物。 ④ 管道安装坡度不均匀,甚至局部倒坡。 ⑤ 管道接口零件使用不当,造成管道局部阻力过大。 防控措施 ,防止杂物掉进管膛。 ,并掏出管内杂物。 ,除去杂物。 ,不得有倒坡。 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无设计规定时,管道坡度应不小于 1%。 生活排水管道标准坡度详见下表: 管径( mm) 50 75 100 150 标准坡度。 地下埋设管道应使用 TY 和 Y 形三通,不宜使用 T形三通;水平横管使用四通;排水出墙管及平面清扫口需用两个 450第 18 页 共 35 页 弯头连接,以便流水畅通。 ,卫生器具的返水弯丝堵最好缓装,以减少杂物进入管道内。 ( 4)、 治理方法:查看竣工图,打开地平清扫口或立管检查口盖,排除管道堵塞。 必要时须破坏管道拐弯处,用更换零件方法解决管道严重堵塞问题。 混凝土表观质量差 、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 ( 1)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产生在下列部位 : ①房间的四个角。 ②梁的上部梁板交接处。 ③墙根部。 ④板的跨中。 ⑤混凝土施工缝处。 ⑥悬挑板根部。 ( 2)以下四种裂缝经常发生 : ①施工不当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裂缝。 ②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 ③ 凝土沉降收缩裂缝。 ④ 干 缩裂缝。 第 19 页 共 35 页 ( 1)设计文件未 设置抗裂筋。 ( 2)施工不当,如模板支撑不稳、钢筋被踩沉、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和养护不当等。 模板安装不能使用单层支撑的模板浇筑梁板混凝土 , 至于模板支撑要多少层,应根据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及施工荷载来确定。 ( 1) 现浇板底层钢筋的绑扎。 ①绑扎双向板底层钢筋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呈 “八 ” 字形,以免钢筋歪斜变形。 ②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 寸每隔 1m 放置一个。 其直径的选用 : 当板厚 h≤ 300mm时 为 8~ lOmm; 当板厚 h=300~ 500mm 时为 12~ 14mm; 当板厚 h> 500mm 时为 16~ 18mm。 双层钢筋的下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 ; 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 2) 负弯矩钢筋的绑扎。 为了使板的负弯矩钢筋位置准确,应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方法一 : 悬挂法施工。 第 20 页 共 35 页 方法二 : 条形马凳架立法。 该工法的条形负筋支撑架是采用短的钢筋焊成,既起到支撑负筋作用又可充当分布筋使用,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条形马凳一般使用φ 8 或φ 10 的钢 筋,撑铁间距宜控制在 300mm~400mm, 支撑架分布间距宜为 400mm~ 500mm , 方法三 : U 形筋支撑筋法 用φ 8 的钢筋弯成 U 形安装在板负筋之下,并扎牢,品字形布置,间距 1m。 U形支撑筋 2个支撑脚之长短,应在施工现场根据混凝土板厚和负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来决定。 ( 3) 板角附加钢筋。 ①单向或双向端跨板的阴角处,包括嵌固于承重墙或支承于钢筋混凝土梁上的板,在 1/4 短向板跨度范围内,应另配置双向的板面钢筋,其间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与端角板之负钢筋相同。 对于跨度较大的内跨板,在板角处宜增加双向的 板面钢筋,配置要求 与端跨板相同。 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50mm,直径不宜小于 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③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 200mm 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小于 6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的钢筋截面面积的第 21 页 共 35 页 1/3。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计算跨度的 1/4。 ④对与支 承结构整体浇筑的混凝土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直径不小于 8mm ,间距为 200mm 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