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移动基站防雷地网工程内容摘要:

理。 降阻剂/石墨粉应与中性水或液体降阻剂按照规定比例搅拌均匀,搅拌后的混合体应该充分混合,不允许有未散开的颗粒或干粉,混合体应该在十分钟内凝固,半小时内干燥。 包敷降阻剂,包敷降阻剂的剂量以设计文件为依据,不允许包敷不到位、不均匀,金属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现象。 包敷完成后,并等待约四十分钟,干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测量及回填土  包敷完成后,进行测量,测量值与设计文件要求的正误差应该在45%以内,与设计要求值相差悬殊时,应该停工采取变更方案。 如在多个方向测量与预期值一致时,可进行土壤回填工作。 回填土原则上采用原开挖土,回填之前,应该筛除土壤中的石头、砖头等较大颗粒物。 在土壤电阻率超过3000欧/米的现场,应该更换土壤(或使用长效防腐降阻剂)。 每回填20公分,浇水一次,夯实后进行第二次回填。 全部回填后,应全部夯实,必要时,采用机械夯实。 、接地引上点的连接  接地网与铜铁转换头之间焊接宜采用四面焊接工艺,焊接点应牢固可靠。 接地引线与连接头之间采用金属铆接或螺栓紧固,连接点的材料要求通流量达到300A以上。 接地引线与地网可靠连接后,引入机房接地汇集排。 、接地电阻测量  在施工中,应随工由质检员进行测量,在完成回填后进行最终测量,测量应依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达不到要求的,应现场查找原因,并向上级主管提出整改。 、追加工程 现场检测达不到要求的,应对工程进行追加整改,由现场施工人员和技术主管提出方案,甲方同意后进行整改施工。 整改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增加地网开挖面积,换土、增加长效离子接地极以及机械钻井等,应根据现场的运输、水电、地形地貌等客观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直到工程达标为止。 、竣工验收 完成最终检验合格后,整理完工图纸、资料,出具竣工报告向甲方或监理单位提出竣工验收。 、常规接地系统的材料选择 移动通信基站联合接地网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Ф12mm的热镀锌圆钢作埋地水平接地体;埋地垂直接地体使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50mm4mm的热镀锌角钢或直径不小于Ф16mm的热镀锌圆钢。 接地引入线长度设计不宜超过30米,其材料为热镀锌扁钢为宜,截面积不应小于40mm4mm或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线。 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绝缘处理,并不得在埋地电缆入口处埋设;埋设时应避开污水管道和水沟,裸露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应该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自建高山基站避雷地网系统的布置设计  当基站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专用变压器地网组成的联合接地装置闭合成环形后,测试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如果接地电阻值大于10欧姆,应该在原有闭合接地装置基础上,向地网四周设置放射状接地装置。 放射状接地装置的数量、长度及敷设路线,需要根据基站现场的地理环境、土壤电阻率的分布情况确定。 、基站避雷地网建设及施工技术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为了更好更全面的反映我公司在地网建设领域的规范性、专业性,下面我们将利用我公司在基站地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影像资料,更好进行分析地网施工及技术的一些难点要点。 地网必须采用焊接等化学连接,并采取合格的防腐处理。 、地网必须使用电焊接或火泥焊接等物理或化学连接;严禁使用螺丝铆接等机械铆接方式。 所有焊接点必须采用合格的防腐处理。 、地网的沟体开挖深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地网的水平接地体的敷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T”型连接点增加搭接焊接点。 、地网的水平接地体的敷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扁铁与扁铁垂直焊接必须增加搭接焊接点。 、地网采用环形状结构,有利于防雷等电位和安全规范。 、地网采用放射状结构,有利于降低地网的接地电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