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另外,从幼儿园聘请优秀教师 34 人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成为教研教学、课程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主力军。 3.“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为了使师资队伍整体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大的提升,形成特色鲜明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通过参与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一支知识和技能双过硬的“双师型”队伍,成为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的主要力量。 (三)教学实训条件建设 内、校外实践(训)室建设 学前教育系现有奥尔夫音乐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亲子游戏室、感统教学实训室、幼儿园教学模拟实训室、情景教学实训室等 17 个校内教学实训室。 校外教育实习基地 130 处,与 14 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构成校?园合作共同体。 在原有基础上,各实训室将完成设备更新与实训指导人员的培训,扩充 10 所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校?园合作教育的良性互动,以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高端人才,一方面,学校每年需划拨专项经费购置专业图书,增加专业图书资料藏量;另一方 面,需继续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等工作。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提高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水平。 ( 1)深化校?园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目标,与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等 130 余家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校园双方共同制订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继续践行“资源共享、人才共 6 育、校?园共管”三位一体的“校?园合作共同体全程实践模式”; ( 2)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构。 根据幼儿园发展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引进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管理,从而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将理论 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 3)结合幼儿园管理制度继续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等管理制度; ( 4)编写各实训室实训指导手册,制订实训、实践等标准。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通过与幼师附属幼儿园等校园合作共同体的合作,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聘请幼儿园优秀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构和教材编写,使课程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幼儿园发展同步。 配合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的组织形式和表现手法,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 在已有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5 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 上, 2020 年完成 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12 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为使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完善与幼儿园合作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为凸显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第一,在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利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职业需求相结合;第三,继续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 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实现理实一体化;第四,大力推进评价模式的改革。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的 考核方式 ,变传统的考试评价为多元化评价模式,如:学生自评、互评; 与 校园合作共同体 合作,聘请幼儿园优秀教师参与课堂教学与评价等, 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7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为运城市及周边地区幼儿园提供教学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支援与交流,为周边各县市幼儿园进行师资培养,促进本地区甚至全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 按照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目标, 遵循“校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 特色专业”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逐步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与专业内涵的整体提升,力争在 2020 年 — 2020 年打造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品牌。 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组织与人员保障 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学前教育系及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课程组组长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定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