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工作心得6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心想事成的,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一股甘于奉献的拼劲、闯劲和韧劲,就无法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上趟出一条新路子、干出一番新伟业。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 “ 勤 ” ,也意味着要为了党的伟大事业的成功,自觉正心明道、行稳致远,耐得住熬煎、受得了磨难、经得住考验,甘坐 “ 冷板凳 ” 而不叫苦,愿吃 “ 冷饭菜 ” 不言寒。 如此这般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地决 战决胜脱贫攻坚,方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奋斗以成、建功立业。 伟大时代,需要 “ 勤 ” 则脱贫攻坚无难事的 “ 脊梁 ” ;伟大事业,需要 “ 勤 ” 则脱贫攻坚无难事的 “ 战士 ”。 “ 勤 ” 则脱贫攻坚无难事者越多,党的伟大事业发展就大有希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 勤 ” ,既应成为当前决战决胜的不二选择,更应成为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自觉与 “ 勤 ” 相伴、坚定与 “ 勤 ” 同行。 【篇四】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要 克服急躁心态,防止搞数字脱贫、算账脱贫、 “ 注水 ” 达标。 正所谓 “ 无风不起浪 ” ,在脱贫决战的最后时刻,这些不稳的情绪、冒进的思想都将给脱贫质量埋下严重隐患。 必须及时为这些 “ 虚火 ” 降降温,褪去 “ 高烧 ” 状态,才能保持理性的状态,避虚走实、避懒尽责,顺利走完最艰难的这段路程。 为 “ 虚干 ” 造假作风降温。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最后的路程虽短,却是攀山涉水、荆棘遍布最难走的 “ 羊肠小道 ” ,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朝前,必定会浑身受伤、辛苦异常。 这个时候,难免会有干部心生畏难情绪,缺乏斗争精神,不愿甩开膀子加油干,最后 再拼命搏一回。 这就需要 “ 对症下药 ” ,借助初心教育、党性教育等手段,帮干部找出 “ 病根 ” ,解除 “ 心结 ” ,激活奋进因子,再一次沉下心来,在扶贫路上实干苦拼,打破 “ 调研式 ”“ 刷脸式 ”“ 留痕式 ” 弄虚作假思想,在群众最渴求、发展最需要、短板最明显的 “ 关键点 ” 发力,扶助群众 “ 上马 ” 再走上一程。 为 “ 注水 ” 达标思想降温。 “ 两不愁、三保障 ” 是群众脱贫的“ 硬杠杠 ” ,也是扶贫干部最基本的 “ 硬任务 ”。 可是,有的干部平时不努力,临时 “ 抱佛脚 ” ,还自称 “ 工作不够,注水来凑 ” ,对群众收入、保障水平等掺入 “ 水分 ” ,企图达到过关目的。 须知, “ 注水 ” 行为不仅瞒了上级,还欺骗了自己,更会在群众面前 “ 大白于天下 ” ,必将得不偿失、害人害己。 广大干部要认识 “ 注水 ” 的严重危害,真正避而远之,甘当脱贫攻坚的 “ 狮子型 ” 干部,坚定决心,卯足干劲,迎难而上,攻克贫困最后的 “ 顶峰 ” ,立下 “ 群众不脱贫,绝不离开 ” 军令状,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把资源全都用起来,把所有力气都挥洒出去,就一定能凭真才实学,攀上脱贫的 “ 顶峰 ” ,啃下最后的 “ 硬骨头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