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行复查和评估。 医疗救治组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 (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 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应急资源准备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型号 主要工作 性能指标 现在 何处 备注 1 小型挖掘机 辆 1 PC120 斗容量 现场 2 挖掘机 辆 1 PC200 斗容量 现场 3 机动翻斗车 辆 2 FC1 斗容 现场 4 液压汽车吊 辆 1 QY25B 25T 公司仓库 5 卷扬机 台 1 拉力 5T 公司仓库 6 对讲机 台 10 GP88S 现场 7 发电机 台 1 120KW 仓库 8 灭火器 个 5 仓库 9 消防带 米 150 仓库 10 碘钨灯 只 5 仓库 11 手电筒 个 5 现场 12 卫生急救箱 套 1 现场 、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 目部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 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应急预案指导,必要时,协同项目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 互相协议 项目部应事先与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六、突发事故处理程序 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险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 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 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 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值班电话实行昼夜值班制,项目部值班时间 7: 30~ 20: 20: 30~ 7: 30。 紧急情况发 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 3 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 1 110 等求救电话。 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 2 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工程项目部 抢险领导小组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 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人员伤亡 长和副组长。 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由综合部在 30 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 级有关部门报告。 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 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在整个施工阶段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对于雨季施工,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 七、应急救援方案 工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万永卫 副组长: 冀康运 组 员: 严婷婷 孙莉 蔡丽 王阳阳 黄李俊 值班电话: 13355605859 、现场意外事件紧急处置程序 、工地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项目部直接领导和公司安全处报告简要情况。 、如认定重伤或死亡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体图,并提供有关资料。 、由安全员填写事故快报。 、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调查重伤事故由项目部组织事故 调查组,并在 10 天内提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安全处。 、轻伤事故由安全员调查分析并报告。 、机械事故报公司工程处,因机械事故伤及人员的,报机械部门的同时报公司安全处。 、施工现场发生重伤事故,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再发生。 、如事件发生在夜间,由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紧急上报经理部有关人员。 、因工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紧急处理 、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时需采取 的相应事项: 1)、如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如当事人没有自觉症状,不要轻易放走当事人,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 24 小时,确实没有损伤时才能视为正常。 2)、当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时应地抢救,进行心脏复苏,直至急救医务人员到场进一步抢救。 3)、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前进行临时救护,另派人与医院急诊室联系。 4)、对于骨折伤员,特别是怀疑颈、胸腰椎骨折伤员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运,不得随意拉扯、扭曲身体搬运。 5)、现场发现法定传染病人应立即报告公司,并进行隔离,环境消 毒及检疫,由公司与有关单位联系处理。 6)、急救中心及医疗单位急救车联系方法 急救医院名称 联系电话 六安市急救中心 120 a、项目部在得到因工伤害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现场急救或送专门医院抢救,并组织人员救险,防止险情扩大; b、根据具体受伤部位需送相应医院,其指导原则为尽最大努力减少拖延时间,保证抢救及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c、根据表中所列医院顺序选出最佳急救方案; d、表中所列联系电话均为该医院总机电话; e、如现场无应急车辆,须打“ 120”请求急救车; f、伤员送往医院过 程中,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相陪(夜间施工由值班人员相陪)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并保护好现场,及时通报项目部有关领导及安全人员。 、意外伤害不同部位相应应急处理措施 1. 、外伤的急救、处理、搬运 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a、包扎动作轻、快、准、牢,对暴露的伤口,尽可能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行包扎。 包扎不可过紧、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远端血运。 b、骨折固定时,本着先救命后 治伤的原则,先进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骨折部位。 c、运送伤患者前,检查伤者头、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给予适应的处理,如所处环境危险,尽快脱离,否则就地抢救,搬运时注意伤员体位,避免再损伤。 d、现场处理后,尽快转送到附近医院。 、现场心、肺、脑复苏 施工现场出现电击、严重创伤、中暑、中毒等易引起心跳骤停的情况,及早抢救,对伤者复苏有重大意义。 判断心跳骤停症状 a.颈动脉搏动消失 b.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现场心 肺复苏 a. 呼救:一旦判断病人昏迷,就要呼救,他人协组打急救电话或叫救护车,本人就地抢救。 b. 病人体位仰卧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 心肺复苏法 a. 打开气道,使病人颈部上抬使头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 b.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每次 8001000m(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次吹 1216 次; 心外按摩,建立人工循环 用拳击心前区,拳距前胸 2030cm,向前胸猛击两下,有时即可恢复心跳。 胸外挤压 部位:胸骨中下 1/3 交接处,下压深度 35cm,频率 80100/分。 双人操作:吹气与按压比为 1:; 5,每 45 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单人操作:每次按压 15 次,吹气 2 次,每 45 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按压注意事项: a. 按压位置平稳,有规律进行,不能中断; b. 平常不能离开胸膛,不能猛压猛松,以免改变按压位置,或引起肋骨骨折; c. 双肩压胸前正上方,平臂要与胸垂直,按压时身体不要前后摇摆; d. 胸部按压部位选择正确,否则不仅按压无效,反有危险。 、电击伤与中暑的处理 、电击伤 诊断 : a. 看电源种类、电压、 触电时刻及当时情况; b. 表现为电击性休克、抽搐、昏迷、青紫、心率不齐、心跳停止。 c. 并发症:伴有外伤、骨折、背髓受损者可见肢体瘫痪。 抢救: a. 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不导电的物体使患者脱离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