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4)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5)决定在场 (设施 )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及时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伤亡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做出安 排; (7)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 处理; 8 (8)负责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培训计划,对现场急救员与现场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教育,使每一名从业人员都能够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可能出现的恶劣条件下求生求救的方法。 副组长: 项目总工 (1)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编写本项目总体应急预案,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 施存在的缺陷; (3)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4)审核各工区、各部门编写的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发生应急救援事件时为组长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5)组织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6)组长不在施工现场时代行组长工作。 副组长: 生产经理 (1)负责应急现场的直接指挥以及组织应急救援方案的演练; (2)负责组织专业救灾队伍进行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与救灾工作; (3)负责组织自愿救险救灾队伍 进行紧急情况下配合或替换专业救灾队伍抢险与救灾,防止事故或灾害扩大与蔓延。 在事故调查清楚并定性的条件下,尽快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9 协调联络组: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小组组长,人员 2 人。 (1)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2)负责事故或灾害的紧急救险、救灾与处置情况的通讯联络和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指挥机构与各成员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和周边单位之间 (如地方消防、医疗机构 )信息及 时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与救援工作; (3)负责在整个救险救灾过程中与遇险人员 的家属联络和接待,作好精神和生活上的安抚工作; (4)负责对外消息的发布与澄清; (5)负责保险索赔事宜的处理,做好善后事宜; (6)负责应急过程的会议、记录与整理,应急事件结束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会议记录报告。 后勤保障组:物资门负责人兼任小组组长人员 4 人。 (1)负责应急所需的机械、装备、材料、生活保障物资的供应、组织、调集工作; (2)按照公司规定,建立安全管理专项资金帐户,负责安全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拨付; (3)为安全应急处理及时提供资金; (4)对通讯设施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与维修,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10 抢险救灾组:施工部部门负责人兼任小组组长,人员 5 人。 (1)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抢险救灾工作并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应急管理预案; (2)负责组织医疗人员对事故现场伤员的临时抢救和临时处置,并协助医护人员护送重伤员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治疗; (3)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4)负责组织调查事故经过,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5)应急事件结束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抢险救灾实施报告。 质量控制 组:项目部保卫部负责人担任组长,人员 5 人 (1)事件发生后组织警戒保卫人员封闭事故现场、隔离事故或灾害区域; (2)负责保护现场、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照相与图纸的测绘; (3)负责维持秩序、疏通交通等工作;协助、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伤亡事故的处理。 医疗救治组:具有独立处理各种以外伤害事故经验的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担任负责人,人员 3 人。 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 (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 伤部位受污染等 )。 六、 质量 问题 预防、分析与处理 11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和统计,本工程施工现场重点潜在的危险源清单如下: 序 号 质量事故 现象及 潜在险情 及分析 质量事故处理 模板、钢筋及 混凝土方面 : 1 混凝土麻面掉角蜂窝露筋和空洞 混凝土灌注高度高,大于 5m;灌注混凝土厚度太厚,捣固不严,施工时未用振捣棒;柱子钢筋搭接处的设计净距小。 剔除全部蜂窝四周的松散混凝土;用湿麻袋塞在凿剔面上,经 24h 使混凝土湿透厚度至少 40~ 50mm;按照蜂窝尺寸支以有喇叭口的模板;灌注加有早强剂的 C30(旧混凝土 为 C20)豆石混凝土;养护 14 昼夜;拆模后将喇叭口上的混凝土凿除。 除以上补强措施外,还应对柱进行超声波探伤,查明是否还有隐患。 2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 施工缝留在梁端剪力最大部位;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等级显然不满足设计要求,严重影响梁端抗剪能力和粘着力强度;新旧混凝土无法连接。 将梁端混凝土用工小心地凿成如图所示形状,并将部分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