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的生产操作工艺内容摘要:
m 或 200mm)。 在正常情况下,出铁过程为 15 分钟。 出铁完毕后,先用块状工业硅及夹渣铁填入出铁口空洞,而后用碎工业硅堆成斜坡将炉眼封住。 工业硅的渣铁比重相差不大。 为防止铁水夹渣影响质量和造成浪费,在铁锭铁水冲击处, 应放一由石墨棒堆成的挡渣框,框内夹铁渣用于堵眼。 含钙量要求严格的工业硅,可以在熔体中吹入一定数量的氯气以除钙。 电炉生产工业硅,炉况容易波动,较难控制。 因此,必须正确判断炉况,并及时处理。 和生产 75%硅铁一样,影响炉况的因素是很多的。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炉况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还原剂的用量。 还原剂用量不当,会使炉况发生急剧变化。 一般来说,炉况变化通常反映在电极插入深度,电流稳定程度,炉子表面冒火情况,出铁情况及产品质量波动情况等几方面。 炉况正常的标志是:电极深而稳地插入 炉料,电流电压稳定,炉内电弧声响稳而低,料面冒火区域广而且均匀,炉料透气性好,料面松软而有一定的烧结性,各处炉料烧空程度相差不大,焖烧时间稳定,基本上无“刺火”塌料现象。 出铁时,炉眼好开,流头开始时较大,而后均匀地变小,产品产量质量稳定。 原料含水量波动,还原剂质量变化,称量准确程度较差,操作不当等各种因素,均会影响实际用炭量,使炉子出现还原剂过剩或还原剂不足现象。 炉子还原剂过剩的征状是:料层松软,火焰变长,火头大多集中于电极周围;电极周围下料,炉料不烧结,“刺火”塌料严重;电极消耗慢;炉内显著生成 SiC,锥体边缘发硬;电流上涨,电极上抬。 当还原剂过剩严重时,仅在电极周围窄小区域内频繁“刺火”塌料,其他地区的料层发硬不下料,“坩埚”大大缩小,热量高度集中于电极周围,电极高抬,热损失严重电弧声很响,炉底温度严重下降,假炉底很快上涨,铁水温度低,炉眼缩小,有时甚至烧不开炉眼,被迫停炉。 为消除还原剂过剩现象,及时扭转炉况,还原剂过剩不严重时,要在料批中减少一部分还原剂,同时配之以积极的炉况维护,即可使炉子恢复正常。 还原剂过剩严重时,应估计炉内还原剂过剩的程度,而后采取集中附加硅石或在炉料中附加硅石 的方法处理。 作为临时措施,硅石附加量必须严格掌握,以防形成大量炉渣。 集中附加硅石,可在较短时间内破坏 SiC 和增大炉料电阻,促使电极稳定下插,逐渐扩大“坩埚”,逐步扭转炉况。 炉子还原剂不足的征状是:料面烧结严重透气性差,吃料慢,火焰短小而无力,“刺火”严重。 缺炭前期,电极插入深度有所增加,炉内温度有所提高,铁水量反而增多,打开炉眼时,炉眼冒白火。 铁水有过热现象。 缺炭严重时,炉面发红变硬化,电流波动,电极难插,“刺火”成亮白色火后,“呼呼”有声,难以消除,电极消耗显著增加,炉眼发粘难开,铁水量显著下降。 为消除还原剂不足现象,一般应追加还原剂。 还原剂不足不严重时,为迅速改善料层透气性,可在料批中附加一部分木炭。 还原剂不足严重时,除在料批中附加部分木炭外,在沉料或捣炉时应附加适量不易烧损的石油焦,以有效地消除还原剂不足现象。 此外,为保持炉况稳定,减少热停炉是必要的。 三、冶炼工艺 配料 料批以 200 公斤硅石为基础,还原剂数量根据原料化学成分、经验数据经计算而定。 各种还原剂按一定比例搭配,木炭用量控制在不少于纯碳量的四分之一。 灰份不小于 4%,挥发份高,反应活性好,比电 阻高的烟煤和褐煤,要适当配入。 其用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一。 配料时要注意原料变化及时调正配料。 要注意原料的清洁,清除异物,防止杂质混入料内。 称量必须准确,每批误差不得超过 + 公斤。 烘炉 ( 1)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供电、炉子绝缘、液压、铜瓦、把持器、卷扬机等各系统,并进行空载运行。 运转正常后才能开始烘炉。 2)在电极下部放置三支长度适当( 2700kVA 炉子其长度 400毫米左右)直径为 100 毫米的电极石墨电极棒,在铺垫一层厚度为150~200毫粒度为 40~80毫米的。工业硅的生产操作工艺
相关推荐
注: 用于管件且受长度条件限制时,图( a)①、( b)②和( c)中的 15176。 角可改用 30176。 图 (d)限于介质非易燃易爆的管道 及设计要求的 坡口处理。 h) 坡口检查 1) 坡口加工完后应对其尺寸、型式、角度用焊缝角度尺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组对。 2) 材料淬硬倾向较大的坡口 100%进行渗透检测;设计温度低于 29℃的非奥氏体不锈钢管道坡口抽查 5%进行渗透检测。 制孔
10.一般管系的密性试验。 11.各种管系的封口工作。 12.具有质量自检、互检的能力。 工作实例 DN 为 125mm以下管子的机械弯制或镶制以及支管装配,通径 DN 为80mm以下管子的热弯。 、座板、 管子、组合支架的划线、钻孔、攻丝、套丝。 DN 为 80mm以下合拢管的取样、制造、安装。 、冷热水管、疏水管接装。 、压力仪表定位、表管接妥。 、发电机管系的密性试验。 8.
;先 请自画现金流量图 AC1=4500(A/P, 15%, 6)750(A/F, 15%, 6)+3000 = (元) AC2=6000 (A/P, 15%, 9)+2400=3660 (元) 可见,方案 2 成本更低,即更优。 * 四、内部收益率法( 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定义:内部收益率,也叫“内部报酬率”,是技术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穿 ,熔化等 . 三、论述题 1. 试结合电流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使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A、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选用漏电保护装置应首先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要求进行选型,既要保证在技术上有效,还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 1)动作性能参数的选择: ①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② 防止火灾。 ③ 防止电气设备烧毁。 ( 2)其他性能的选择。 对于连接户外架空线路的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