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太网方案内容摘要:

个具有博士硕士整体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7 个“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 个博士点、 96 个硕士点、 7 个国家重点学科、 8 个省部重点学科。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拥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 个博士点、 9 个硕士点、 1 个工程硕士点、 1 个国家重点学科、 1 个省重点学科、 1 个部重点实验室和 1 个省级教学实验中心。 学院 1995 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50 多项,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100 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 2 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 2 项、国家“ 863”项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8 页 共 64 页 目 1 项等。 公司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 、硕士研究生组成的 60 多人的科研队伍,长期从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5 项,国家专利 6 项。 在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企业信息化、矿井综合自动化、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及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等的研究与应用,位居全国前列。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科技攻关,先后开发、研制、生产了 KJ28 煤矿井上 /下光纤工业电视系统、煤矿智能综合调度系统、 KJ82 矿井多媒体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系统等煤矿信息化、自动化软硬件主导产品和系统集成工程,广泛应用于全国 200 多个大 中型煤矿及企事业单位,质量、信誉获得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 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全国 首家 推出 矿用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 ,并取得了国家专利,成功应用于多家高产高效矿井。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9 页 共 64 页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10 页 共 64 页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11 页 共 64 页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厂矿企业的合作,以可靠的质量保证和良好的技术支持,竭诚为广大用户服务,共同致力于信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煤矿应用的研究和发展。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12 页 共 64 页 一、技术方案 总述 引言 煤矿综合信息化是目前现代化矿井的发展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矿井特别是新建矿井投 入了综合信息化建设,其中有成功的但也有不成功的,经过我们不断总结国内众多矿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重新审视后认为: XXX 矿井 的综合信息化建设应该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整个矿井综合信息化的建设要防止走过去的重复布线的老路,二是防止系统中的软件平台建设过于臃肿,导致不能真正达到管控一体化,华而不实,徒具其表。 XXX 矿井 实施综合信息化主要目标应该是可靠、实用,既能保证全矿井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又能够达到控制的要求,而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点: 统一的软件平台、统一的硬件传输平台和统一的管理平台。 首先是统一 的硬件传输平台:针对 XXX 矿井 目前的现状,在井上井下各建一个环网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井下的皮带集控、水泵房的集控及变电所的无人值守传输线路统一经过井下环网进行数据传输,避免过去重复布线的凌乱和传输效率的低下,这样矿井工业控制子系统的建设要求应该提供工业环网接口,能够适应目前矿井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能够就近接入工业以太网,根据目前整个煤矿的工业控制发展趋势和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采用高可靠性的千兆交换机成为目前的首选。 另外工业电视采用独立的模拟信号传输,瓦斯监测采用独立的系统,能够接入信息平台。 设计目 标 系统总体目标是:构建覆盖全矿井的工业以太环网,并以此作为统一的数据传输平台,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集约化,最终实现矿井管理决策科学化、现代化和智能化。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13 页 共 64 页 我们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以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要求,建成一个 100/1000M工业以太环网 +现场总线为网络平台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集中监控自动化技术减少岗位工,从而实现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为安全管理与生产流程管理、控制井下人员数量 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视频、音频、画面系统的有机结合,充分将现有的技术管理实现完美的整合,达到综合控制与综合管理的目的,实现以安全生产为主线的矿井安全生产,同时有效的对矿井人员、安全、设备、材料、成本、计划、报表等进行管理,并提供帮助领导进行辅助决策的系统功能,同时兼顾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数据交换的向上兼容性。 在技术上, 统一标准和规范 , 确保指标体系、信息标准、业务流程、系统设备配置、系统软件、通信技术等基本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 在实施过程中, 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分步实施,急用先建,突出重点,慎重投入 ;在内容上 , 充分利用和依靠现有设备、人员和工作基础,满足实际需求,兼顾长远发展 ; 在管理机构上,统一管理,统一人员配置,精简机构,完善功能。 综合来说煤 矿综合 自动 化就是运用现代控制及自动化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使煤炭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实现 自动化、信息化。 在系统调用上,要求用户权限的细致性、安全性、与地域调用的无关性。 经过 XXX 矿井 的综合自动化的建设后,各个职能部门的主管技术人员在监控中心集体办公,出现问题后各部门协调解决,岗位工大大消减或取消,职工从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我技能。 XXX 矿井 将成为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学习型企业、知识性矿井,完全达到国内一流高效的现代化矿井水平。 设计原则 构建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方针是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以网络化、自动化为核心,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 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量有效地利用,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可能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14 页 共 64 页 高水平的、完善的网络系统。 所有设备的选型配置和采购订货,坚持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原则,同时兼顾供货商的资信度和维修服务能力。 设计总方针是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保 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结合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规划的要求,将 XXX 矿井综合自动化项目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一流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系统。 考虑到各系统的实际需求及具体的使用特性,同时兼顾技术新旧更替不断加快的特点,整体方案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遵循“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五高原则,力争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建成煤炭行业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与时俱进、注重实效、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填平补齐、重点突出。 适应 XXX 矿井 的信息化工作发展需要,既具 有先进性,又可靠实用; 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技术方法,使技术经济指标最优,投入产出比最大。 充分利用 XXX 矿井 现有的资源,少花钱、多办事; 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系统开放、易于升级,易于扩展; 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符合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本着保护用户投资,最大限度地利用用户已成功使用的系统结构,确保不影响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 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 相关技术原则 实时性、 实用性 监控系统的实时性是首先要满足的性能指标,系统的操作画面切换时间应不 大于 2 秒,报警响应时间应在 1 秒以内,数据刷新时间在 3 秒以内,重要数据刷新时间可设定。 由于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及调度任务、各职能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安全、生产监控则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 因此,在设计上应保证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带宽越大越好。 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各个子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不盲目追求高档次,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传真: 051680139977 网址: Email: 第 15 页 共 64 页 展。 高 可靠性 高可靠性体现在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冗余的网络设计、冗余的应用与数据库系统、产品选型、优秀的软件产品以及优秀的工程开发实施队伍等,我们一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开放的系统设计。 能提供全年 365 天,一天24 小时的高效稳定的系统不停顿运作。 对于安装的服务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控制设备与布线系统,必须能适应严格的工作环境,特别考虑要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高瓦斯的客观环境,以确保系统稳定。 易操作性 易维护性 先进且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有效工具。 安全性、完整性 网络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安全保密措施,来保证网络 的性能。 安全措施应包括:防病毒、防黑客、防止非法或越权访问、传输加密、安全策略控制等。 系统提供与各种外界系统的通信功能,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充分利用在整体系统的运作上。 互联性和可扩展性 把各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信息层结构中各层之间信息沟通,增加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可扩展性。 充分考虑将来需求的成长空间,所提供的系统平台与技术将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扩充项目的需求,以避免将来重复的投资。 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贯彻始终,奠定了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 设计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 《煤炭调度信息化装备技术规范》 (试行) 《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XX 煤矿 工业以太环网 系统设计方 案 电话: 051680139999 8013998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