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财政局、水务局绩效考评自查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计代表参加,第二阶段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水务、财政、监察等部门进行工程量复核和工程量认定,并验收。 3. 建立健全了屏山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三级质量监督体系。 为 2020 年度屏山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质量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和人员保障。 三级体系分别是县级小农水质量监督小组、乡(镇)级小农水质量监督小组和村级小农水农村义务质量监督员。 县级质量监督小组成员分别由水务、财政、发改、监察、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全县小农小重点县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指导乡 镇、村级质量监督员抓好质量监督和管理;乡 — 14— 镇质量监督员由建设项目乡镇政府、水管站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现场质量监督、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协调、参与工程验收和工程量确认;村级农村义务质量监督员由建设项目村村干部、村纪检员或村民代表组成,根据统计,全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农村质量义务监督员共计 65 名,其中村干部 37 名、村纪检员 6 名、村民代表 22 名,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现场质量监督,协调施工单位与农户、土地、青苗等周边环境,参与工程验收和工程量确认,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砼、沙浆配合比,对工程材料使用进行监督,收集、整理、上报 受益农户的建议和意见。 4. 制定了《屏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风险责任金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屏山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工作的领导,推进屏山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作向纵深发展,屏山县建立健全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作风险保证金制度。 一是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保证金专项帐户。 二是明确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把手、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经办人和水管站负责人是屏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责任人。 三是明确屏山县 2020 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作风险保证金 1000元 /人,由个人分别向县小 农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交纳。 四是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罚措施。 屏山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行考核实行百分制,采取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加分和扣分;检查考核由县小农水重点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目标办共同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按考核分值设奖,一等奖 95 分以上,二等奖占 85— 95 分,三等奖 80 — 15— — 85分,对年终考核获得一、二等奖的单位责任人除退还责任金外,另分别奖给一等奖责任人 3000元,二等奖责任人 2020元,三等奖退还责任人责任金 1000 元。 不评定奖单位责任人扣风险责任金 1000 元;年度考核结果纳 入“双文明”考核。 (三)阶段性工作总结及报表报送情况。 根据《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和《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资金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及省、市关于进度报表及阶段性工作报送要求。 屏山县明确县农田水利管理站站长专项负责工作总结和报表报送工作,实现了专人负责,累计报送工作总结次、报送报表次,所有报表和工作总结实现了按时报送。 (四) 信息宣传报道情况。 屏山县水务局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宣传报道工作组,专项负责宣传报道和信息简报报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 至 2020年 3 月 20日,屏山县小型农 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累计印发信息简报篇,县级媒体宣传报道 11 次,市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 5 篇。 二、项目管理 (一)《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情况。 1. 《屏山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编制情况。 根据《县级小型农田水利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屏山县聘请了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向修明同志担任《规划》主编,组织县级专业人员于 2020 年10 月完成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同月,通过了市水务局组织 — 16— 专家评审, 2020 年 11 月,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屏山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 《实施方案》规划总投资为 ,其中中央小型农 田水利项目建设投资 ,整合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新建整治渠道 公里,整治山坪瑭 61口,新建蓄水池 232口;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实现新增灌溉面积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年新增节水能力 219 万立方米。 2. 《 20202020 年重点县建设方案》及 2020 年项目申报标准文本的编制情况及工程建设进度。 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 [2020]92号和《关于印发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 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和下达资金控制指标的通知》财办农 [2020]37号文件,结合《屏山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屏山县财政局、屏山县水务局编制了《屏山县 2020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及《标准文本》。 并通过了省级组织的专家评审。 通过三年建设,基本完成我县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建设任务完成后,实现以下目标: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 %;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提高 %; 建设任务完成后,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 — 17— 建设任务完成以后,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12%。 (二) 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1. 屏山县 2020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主要的建设方式和工程进度。 屏山县 2020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建设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乡镇政府组织受益村群众投工投劳自建,政府补助材料和技工工资;二是组织专业施工单位承建。 在全体参建单位和群众的努力下,至 2020 年 3 月 20日,屏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 县建设项目完成工程投资 万元,完成了总工程量的 70%。 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 万立方米,完成砼 万立方米,完成工程形象进度渠道建设 公里,整治山坪塘 34 口。 2. 屏山县 2020 年度重点小农水项目采用的主要基建制度。 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实行了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工程公示公告制。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没有调整《实施方案》规划设计项目的现象。 工程设计及工程量增加引起的变更,严格按照《屏山县政府工程投资变更管理办法》(屏府发〔 2020〕 25号文)组织实施。 3. 阶段性工程验收情况。 屏山县小型 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根据工程进度,按照验收办法,及时组织进行了第一阶段的验收工作,乡镇组织验收各方,根据施工单位工程进度申请,对于40cm*40cm 及以下的渠道,原则上 500 米进行一次工程量收方验收,并在渠道上进行长度标识, 40cm*40cm 以上的渠道原则上每100 米进行一次工程量收方验收,每 500 米做一个桩号标识;工程质量认定,乡镇政府和水管站参与人员在工程质量评定表上签 — 18— 字确认;隐蔽工程验收由乡镇政府组织水管站和村上进行,验收时,邀请水务局质监站参加。 二是县级验收,由于工程未全部竣工,县级验收未开展。 4. 产权制度改革 , 落实管理制度情况及用水者协会章程。 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完成后,为确保工程永续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我县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健全片区水利工程管理站加用水户协会共同管理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模式。 小型水库的枢纽及干渠工程产权归片区水利工程管理站所有,由片区水利工程管理站负责管理和维修养护,支渠及其以下的工程产权归农民用水户协会(制定相关章程)所有,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和维修养护。 小型水库以下的水利工程枢纽及其渠道等产权归承包人或农民用水户协会所有,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和维修养护。 并根据管辖权限签 订《安全责任书》和《工程管理责任书》,明确水利工程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责任。 县水务局正式文批复新成立 “项目实施村农民用水者协会” 56个,为工程建设的协调、配合及今后工程的维护、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农民筹资投劳“一事一议”及农民负担监督部门的审批情况。 实施项目区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确定项目建设方案、投劳折资方案和管理运行方式,“一事一议”通过了乡镇政府和县农业局的审查。 三、资金管理 1. 专项资金到位情况。 屏山县 2020 年专项目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75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 400万 元, — 19— 省级财政整合投入 650 万元,市级财政投入 85 万元,县及县以下财政投入 895 万元。 目前各项资金均已到位。 2. 整合项目资金落实情况。 根据《实施方案》,屏山县 2020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整合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1732万元,省级 341万元,市级 ,县及县以下 940万元。 所有项目资金全部整合倒位,实际整合项目资金 万元,超额完成了整合目标。 整合项目实际完成形象工程进度 78%。 3. 资金管理。 县财政将 2020 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及事业费列入了屏山县 2020 年部门 预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资金严格《屏山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严格财经纪律,资金严格执行专帐管理、专人管理;严格项目开支范围;项目建设资金由县级财政专户管理,由县水务局专户专账管理。 工程款支付严格按工程建设进度拨付建设单位,暨按 1: 3: 3: 3 比例支付工程建设单位。 没有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 四、实施效果 通过项目区建设,基本完成项目区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 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该项目完成后, 将 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 ,新增节水灌溉面 万亩,新增及恢复蓄引提水能力 ,年新增节水能力 219万方 ;由于项目建成后,灌区内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可得到充分的灌溉用 — 20— 水,因此可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