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讲感恩之言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六)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教育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渐渐地“大方”起来,尤其是在对子女的培养方面,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味道。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不是生活困难时期了,可不能再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了。 因此,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我们应该理解“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他们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奋斗。 所以,勤俭节约是孩子生存的必修课,也是孩子将来勤俭持家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于现状,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已刻不容缓。 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要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教育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家长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洗完手要随手关好水龙头;睡觉记得关灯;发现公共场合有浪费现象,应该做出适当的反应。 带着孩子购物时,对孩子不合理的物质需求,家长要说服、劝导孩 子不买;饭桌上,一饭一粥,要让孩子知道来之不易,不能让孩子每餐都有剩菜剩饭等。 在学校,老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零花钱的来源、数量及分配情况,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并制定奖惩制度,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七)遵守秩序习惯的养成教育评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因此,要教育学生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在遵守秩序方面,小学生应该做到:每天佩戴红领巾;到校必进班,进班必 7 学习;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放学排路队,红 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等。 遵守秩序习惯养成教育要常抓不懈,平时利用晨夕会、班队会、思品课、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以自查,互查,他查的形式,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以班为单位进行评比。 实行流动红旗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八)勤于动手习惯的养成教育评价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 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 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使他们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 养尊处优,高分低能。 殊不知,这样下去,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何以立足。 因此,对学生进行勤于动手习惯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抽屉,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做到整洁,有条理。 还要教育学生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碗筷,扫扫地等。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制定一份评价表,按实际表现设为优秀、文明、一般三个等第,让学生自评, 家长评,老师评,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适当奖励,这样,对表现一般的还起到榜样教育作用。 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九)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教育评价 著名的体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 :“我们应为健康的一代而奋斗,我们要培养从儿童时期起就长得既强壮有力又健康的一代”。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 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锻炼活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集健身、智育、德育于一身的多功能体系,而健身功能是其中最主要的功能。 锻炼身体的习惯内容包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等。 为了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我们从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喜欢怎样的锻炼方式、校内外锻炼时间等几方面设计了调查表,展开了调查,了解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十)讲究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卫生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于保持孩子的健康、树立孩子的小小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 儿童应该从 8 小就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文明习惯。 文 明的卫生习惯内容包括: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等。 届时,我们将采用一天一检查,检查必通告,通告必整改,整改必复查,以此来督促、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 八、课题研究具体措施 (一)营造养成教育氛围。 1.明确养成教育要求。 要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 做。 因此,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宣传月,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鲍集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天细则》、《鲍集中心小学常规管理要求》、《鲍集中心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十种好的学习习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等,让学生懂得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同时让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自评、互评,制订出近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并利用周会课、班会课根据近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进行对照检查,近期目标达到就定出下一个努力目标,没有达到就查找原因继续 努力。 通过学习和制定近期目标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了具体化,增强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抓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在校园里张贴醒目的标语,班级张贴行动口号,让人人感受到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营造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 (二)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