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5)清洗尿道、防止精液倒流 1射精各阶段的成分差异: 牛和羊:射精量少,时间短,无阶段性差异 马和猪:射精量大,时间长,分几个阶段 猪 射出精液的各个阶段特征: ( 1)第一部分:不含精子的水样液, 5~20% ( 2)第二部分:富含精子的水样液, 30~50% ( 3)第三部分:胶状凝块(堵住阴道,防止精液倒流), 40~60% 马 射出精液的各个阶段特征: ( 1)第一段:不含精子 ( 2)第二段:密度大 ( 3)第三段:大量胶冻状物质,少量精子,精囊腺分泌 ( 4)第四段:数滴,个别精子 1影响精子的外部因素: 温度: 对精子的活力或代谢影响较大 ( 1)高温:精子活性增加,但是很快衰退 ( 2)冷休克:温度快速降至 10℃ 会损伤精子 ( 3)快速冷冻和超低温保存:精子进入低代谢水平和相对静止状态 光照和辐射: 所有的射线辐射都会对精子造成损伤,尤其是红外线和紫外线 pH: 精子贮藏时 pH通常 ( 1) pH较低时抑制精子的代谢和运动 ( 2) pH较高时促进精子的代谢和运动,导致精子能量衰竭而死 渗透压: 精子与精液是等渗的。 低渗透压下,精子吸水膨胀;高渗透压下,精子脱水而死 通常 pH较低是,如 ~,高渗比低渗有利 无机离子,电解质: 某些无机离子对精子维持渗透压和 pH 有利 ;适宜浓度的电解质可以促进精子代谢和提高活力,不适宜的浓度会破坏渗透压和 pH的稳定 精液的稀释和浓缩: 马、猪精液要浓缩(除去胶状物);牛、羊精液要稀释 精液保存需经稀释。 精液稀释后,其代谢和耗氧都增加。 可能是精子中原有的抑制精子代谢的物质被稀释所致。 但稀释倍数过大,精子又失去活力。 受精力下降(因为精子密度下降) 气相: 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强,耗能增加,存活时间短 ; 隔绝空气时, CO2积累,抑制精子代谢,有利于保存 药品: ( 1)抗生素、磺胺:抑制精液病原微生物,有利于精液保存 ( 2)甘油:抗冷冻保护剂 ( 3)消毒药物:杀死精子 ( 4)胰岛素:促进糖酵解 ( 5)甲状腺素:促进糖类分解 ( 6)睾酮、孕酮:促进糖酵解 ( 7)重金属离子:杀死精子 五、 Chapter 4: Estrous cycle of female animals 初情期: 母畜初次发情和排卵的时期 影响初情期的因素: ( 1)物种、品种 ( 2)营养和生长状况 ( 3)出生季节 ( 4)生态环境和气候 ( 5)与异性的接触 性成熟: 只母畜初情期以后, 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具备了正常的繁殖能力的生理状态 适配年龄: 母畜初次配种的适宜年龄 繁殖能力停止期: 母畜繁殖能力消失的时期。 哺乳动物繁殖达到 10~12胎时便丧失繁殖能力 卵子发生: 卵子形成、发育和成熟的过程 卵子发生的过程 ( 1) 卵原细胞 的形成和增殖: 动物在胚胎期行呗分化后,雌性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分化为卵原细胞 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 2) 卵母细胞 的形成和生长: 经最后一次有丝分裂的卵原细胞开始进入减数分裂,此时开始称为卵母细胞。 但减数分裂 I停留在双 线期(核网期),直到初情期前。 卵母细胞的生长包括:( 1)体积增长 ,接近最大 , 细胞质( 卵黄 ) 增多 ( 2)透明带形成 ( 3) 卵母细胞 成熟: 卵母细胞完成生长后,在排卵前 LH 高峰后恢复减数分裂,发生生发泡破裂 排卵时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第一) 受精时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卵子 +极体(第二) 卵子的最后成熟包括在排卵和受精时完成成熟分裂 卵子发生于精子发生的异同: 相同 之处:两次成熟分裂,形成单倍体配子 不同 之处 : ( 1)形成的配子个数 ( 2)形态学上的不同 ( 3) 精子发生开始于初情期,卵子发生开始于 foetal life(胎儿生命期 ,自己看着办吧 ) ( 4)精子发生不间断,而卵子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休止了很长时间 ( 5)射精的精子已经完成了减数分裂,而卵母细胞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 卵子的形态结构: ( 1)放射冠 : 卵子周围致密的卵丘细胞呈放射状排列 ( 2)透明带 : 位于放射冠和卵黄膜之间的均质而透明的半透膜,主要由糖蛋白组成 ( 3)卵黄膜 : 卵黄外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功能:物质交换 ;防止多精子受精 ( 4)卵黄 : 即卵子细胞质和核,其内含有卵黄物质,提供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 5)卵核 : 学名生发泡。 减数分裂时破裂,染色质消失或收缩;受精后形成雌原核 卵子的老化与异常: 老化的卵子出现衰退变化:透明带分解或变硬,卵子畸形,颗粒层分解等 卵泡 发生 : 原始卵泡  初级卵泡  次级卵泡  三极卵泡  成熟卵泡 腔前卵泡(无腔卵泡) 生长卵泡 有腔卵泡 在出生时,卵巢上的卵泡主要是原始和初级卵泡 1卵泡闭锁: 现象: 在直径小于 1mm的卵泡:闭锁最早表现为卵 母细胞的异常,然后颗粒细胞皱缩,膜细胞增生 体积较大的卵泡:( 1)颗粒细胞核浓缩 ( 2)颗粒层消失 ( 3)膜细胞层称为间质组织 ( 4)放射冠分解、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 闭锁后期,成纤维细胞侵入卵泡腔,间质组织消失,最后仅见到退化的卵母细胞和透明带 1卵泡发生波: 亦称卵泡波,即雌性动物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发生闭锁退化或继续排卵 ( 1)征集: 一部分小卵泡开始快速增长 ( 2)选择: 几个被招募的卵泡继续生长 ( 3)优势化: 最大的卵泡快速发育,而较小的卵泡发育受到抑制而闭锁 1 卵泡发育的调节机理: 内分泌调节: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FSH: ( 1)刺激颗粒细胞增殖,防止闭锁 ( 2)刺激颗粒细胞层合成雌激素 E2和 inhibin抑制素 ( 3)刺激合成 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酶来分解 IGF 结合蛋白 ( 4)刺激 FH受体增加 LH: ( 1) 刺激 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合成雌激素 E2 ( 2)促进卵泡成熟 ( 3)排卵前 LH 峰使颗粒细胞黄体化促使排卵和 黄体形成 其他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 E2: ( 1)由颗粒细胞合成,与 FSH 共同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 ( 2)通过负反馈 作用 降低 FSH 和 LH 的分泌 ( 3)发情期大量 的 E2通过正反馈作用 诱导排卵前 LH 峰 Inhibin 抑制素: ( 1)抑制垂体分泌 FSH ( 2)刺激卵泡内膜合成雄激素 ( 3)抑制抑制卵母细胞成熟 雄激素: ( 1)由卵泡膜细胞分泌,在颗粒细胞内转化为雌激素 E2 ( 2)刺激垂体分泌 FSH 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 膜细胞、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通过合成生长因子或肽来相互作用,如 IGF、 TGF、 EGF、 GDF 1排卵类型: ( 1) 自发排卵: 卵泡成熟后便自行排卵并自动生成黄体 ( 2) 诱发排卵: 只有通过交配或子宫颈受到刺激才能排卵 1 排卵 机制 : ( 1)促性腺激素:排卵前 LH 峰:和卵丘分离、恢复减数分裂、卵泡黄体化 ( 2)类固醇: E2:导致 LH 峰形成、增加促性腺激素受体、增强生殖器对 P4的敏感性 ; P4:促进排卵 ( 3)前列腺素: PGE2:增加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分解膜细胞; PGF2α :增加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的含量、分解溶酶体、刺激膜细胞外 平滑肌收缩 ( 4)生长因子: NGF:增强 P4和 PGE2活性: TNFα :使卵泡发育停止 ( 5)蛋白酶 1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形成: 排卵后,颗粒细胞层增生变大,长满整个卵泡腔,并突出卵泡表面,由于吸取类脂质而使颗粒细胞变成黄色。 黄体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 P4 退化: P4分泌量降低 1发情周期: 两次成功发情直接的时间 发情周期各个阶段的划分: 二分法(根据卵泡发育和黄体有无来划分): 卵泡期: 从黄体退化和随后的卵泡发育开始到排卵的阶段 ( 1)发情前期:黄体退化、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 E 子宫腺体无分泌物、生殖道开始充血 ( 2)发情期:卵泡成熟、大量分泌 E高度充血、外阴红肿、子宫流出黏液、 子宫颈开张、性欲强 黄体期: 从排卵形成黄体到黄体退化 ( 3)发情 后 期:性欲减退、生殖道停止充血、 子宫停止流出黏液、子宫内膜开始发育 ( 4)间情期(休情期):黄体成熟、子宫颈关闭、黏液少且稠、子宫内膜发育良好 四分法(根据发情生殖道变化和发情行为划分):即上面( 1)到( 4)小点 卵巢和激素变化: ( 1)发情前期:卵巢:黄体退化、卵泡开始发育 激素:孕酮 P4水平下 降, FSH 和 E2水平开始增加 ( 2)发情期:卵巢:卵泡快速发育、最后成熟 激素: FSH 水平增加、 LH 脉冲增加和 E2水平持续上升,最后导致排卵前形成 LH 峰 ( 3)发情后期:卵巢:排卵并形成血红体,另一波卵泡开始发育 激素: FSH 水平上升, LH 分泌减少, E2和抑制素水平稍上升, P4水平开始上升 ( 4)间情期:卵巢:黄体成熟并最后衰退, 1到 2波卵泡开始发育但最后闭锁 激素: P4水平较高,但最后下降, LH 水平较低 , FSH 水平波动,导致 E2和 抑制素波动 类型: ( 1)季节性:季节性多次发情、季节性多次发情 ( 2)非季节性 影响因素: ( 1)光照周期:对季节性发情的动物有较大影响 ( 2)温度:影响发情表现的程度,极度冷或热使动物不表现发情 ( 3)营养:营养物质通过代谢信号和瘦蛋白刺激 LH 释放 ( 4)雄性效应:公羊效应、公鹿效应 ( 5)遗传型及选育 1乏情: 到达初情期的雌性动物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 季节性乏情 妊娠期乏情 乏情 生理性乏情 泌乳性乏情 病理性乏情 衰老性乏情 营养性乏情 1产后发情: 母畜 分娩后出现的第一次发情 异常发情: ( 1)安静发情: 母畜无发情征状,但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卵 ( 2)孕后发情(假发情): 母畜妊娠后仍出现发情表现。 由于胎盘分泌雌激素 E2所致 ( 3)慕雄狂: 母畜性欲过度兴奋。 主要由卵泡囊肿导致 ( 4)短促发情: 表现为发情持续时间非常短。 可能由于卵泡发育迅速,成熟破裂所致 ( 5)继续发情: 发情时断时续,整个过程延续很长 2 发情鉴定 : 目的: 确定并掌握最佳配种时间,提高受精率和配种受胎率,提高繁殖力 依据: 在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母畜的行为、卵巢 、生殖道和激素都有明显的变化 方法: ( 1)外部观察法: 精神状态:不安或兴奋;食欲:增进或减退;外阴:红、湿、有黏液 ( 2)试情法:母畜是否接受公畜爬跨 ( 3)直肠检查法(直肠触诊):大型动物可通过直肠触诊检验卵泡发育程度。 可较准确的估测排卵时间和最佳配种时间 2 发情控制 同期发情: 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是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原理: ( 1)前列腺素 PGF2α 或其类似物氯前列烯醇可溶解黄体,缩短黄体期 ( 2)孕酮 P4或孕酮类激素则可以持续提供黄体活动的信号 ,可以用于“延长黄体期” 意义: ( 1)有利于推广人工受精:特别是在母畜小规模分散饲养的地方 ( 2)便于组织生产:母畜成批配种,可以有效进行饲养管理,节省劳动成本,提高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 3)提高繁殖率:使某些发情不大正常的母畜也能被治愈发情和参与配种 ( 4)其他繁殖技术和科研的辅助手段 诱导发情: 采用外源生殖激素(如 P GnRH、 PG和 E2)等方法诱导单个母畜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2排卵控制: 采用外源生殖激素,使单个或多个母畜发情并控制其排卵的时间和数量的技术 诱导排卵: ( 1)主动免 疫 T ( 2)免疫抑制素α亚基片段或其重组蛋白 ( 3)使用促性腺激素诱发 双胎 同期排卵: 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是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可不做发情鉴定 超数 排卵: 采用外源激素使母畜排出比平常多的卵的激素 六、 Chapter 5: Fertilization, Gestation and Parturition 配子的运行: 家畜的射精部位: ( 1)子宫:猪、马、啮齿类动物 ( 2)阴道:牛、羊和其他反刍动物 精子的运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