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及会签制度。 重点关注经费预算、资金收支、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及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的经济业务风险。 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及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措施,业务经办、审核及审批职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出纳不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财务专用章由专人管理,个人名章由本人或授权人员保管。 按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非税收入,按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及合同控制等内控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有序运行。 按《 会计法》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并实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三、切实开展检查,强化内控制度监督 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规范运行,并达到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法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近两年来,我局由社保基金监督科 (内审 )牵头,规划财务科配合,开展对社保、就业和医 保等经办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内控专项检查及各项资金专项检查。 由局机关党委牵头,各科室配合开展廉政风险、岗位风险专项排查,确保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监督,切实防范内部控制运行风险。 同时,我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存在制度更新不及时、执行力不到位和监督乏力等问题。 今后,我局将适时关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动向,根据人社事业发展变化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调整、完整我局内部控制工作规则、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得 到有效控制、相互监督。 同时,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使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得到充分发挥,将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纳入人社文化建设中,使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 另外,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分批培训,推动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各部门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它是以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 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 与企业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 文章试图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的控制制度以及设想以后比较完善的控制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些单位的领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 念,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而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 有的单位虽建立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