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中心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设计概况一览表 共 221 页 建筑设备安装概况 设备安装概况一览表 《施工组织设计》 第 13 页 共 221 页 《施工 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 15 页 共 221 页 自然条件 气象条件 本工程从 2020 年 3 月 31 日开工,至 2020 年 8 月 22 日竣工。 该工程经历 1 个冬季, 2 个雨季。 所处的气象环境是四季分明,冬季较为寒冷,最低温度可达到- 13℃ ;春季多风沙扬尘天气,气候较为干燥,通常情况下最大风力可达到 6 级;夏天炎热最高气温可达到 40℃ ,6~8 月份雨水较为集中;秋季 持续时间较短,气温变化较为明显。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本工程新建的北部看台持力层在 - 左右及以下,为第四纪粉质粘土 ② 层,粉质粉土 ② 1 层,局部粘土、重粉质粘土 ② 层及粉砂、细砂 ② 三层,《施工组织设计》 第 16 页 共 221 页 地基承载力 fka=150kpa,南侧新建看台为持力层在 左右或以下, 为第四季粉质粘土 ② 层地基承载力 fka=150kpa,附属用房基础标高为 左右或以下地基持力层为第四纪粉质粘土、粉质粉土 ② 层,粘土、重粉质粘土 ② 2 层粉砂、细砂 ② 3 层。 综合考虑本场区持力层选择在 左右,地基持力层第四纪轻亚砂土 ② 层,轻中亚粘土 ② 1 层,亚砂土 ③ 层,地基承载力 fka=150kpa。 场区地下水有两层,第一层是台地潜水,其标高为 m,埋深 ,年变化幅 度 34m;第二层为层间水,水位标高为 ,埋深,年变化幅度 12m,根据历年资料调查,本场区历年最高水位标高 59 年为 左右, 7173 年水位标高为 左右,近 35 年水位标高约 ,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基底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本场区水质 本工程是在原奥体中心体育场上进行的改扩建项目,原有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场地较为平整,场地大部分区域已经进行硬化。 中 心 区 域 为 体 育 场 , 北 侧 为 人 工 湖 , 南 侧 紧 邻 奥 体 中 心 场 区 第 17 页 共 221 页 工程特点 本工程是北京 2020 年奥运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奥运会期间将承担现代五项中的马术、跑步比赛,赛后将成为国家队运动员的训练基地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是 2020 年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改造项目的重点。 本工程建筑体量较大,整个场地南北长度达到 236m、东西长度达到 249m,东西看台 5 层、南北看台 2 层,改扩建后整个体育场将能容纳近四万名观众。 本工程采用多种结构体系。 东西看 台:一层为混凝土框架 —耗能钢支撑结构,二层为钢管混凝土 —耗能钢支撑过渡,三、四、五层为钢框架结构体系,屋面罩棚采用型钢 —拉索结构体 南北看台: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圆形坡道:采用混凝土筒体加钢桁架吊挂结构体系。 本工程工序多、专业性强,包括结构拆除、加固改造、钢结构安装等众多工序,且专业设备和体育设施复杂,且竣工日期已不能调整,整个工期只有 511 天,同时施工受春节及冬施降效等影响。 如何确保按期交付,是施工总承包单位综合能力的体现。 本工程为改扩建工程,东西 看台混凝土结构为无损性拆除,南北看台及围护结构为破坏性拆除,不仅拆除难度大,而且拆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建结构的安全。 本工程涉及到拆除工程、高大脚手架工程、钢结构吊装工程等多个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同时场区面积较大易产生的死角较多,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伤亡、火灾、机械事故,达到 “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 ”的标准。 本工程地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样一个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