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方案书内容摘要:

,在不影响原大厦整体设计效果的情况下设计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辐射量 为了增加并网光伏电站的输出能量,我们在设计时尽可能地将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普照在阳光下,并且避免太阳电池板之间的相互遮光, 4 以及房屋屋顶边缘、周围可能的建筑物以及其它障碍物遮挡阳光。 电缆长度 减少电缆长度,可以减小线路上的电压降损失,提高系统的输出能量;减小电缆尺寸,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减轻屋顶负荷并增加灵活性。 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考虑从太阳电池到接线箱、接线箱到直流 /交流电力转换器器以及直流 /交流电力转换器到并网交流配电柜的电力电缆保持在最短距离。 方案设计 原理 考虑到上述总体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原理如下: 图 2 并网发电工作原理图 5 电池材料:多晶硅 电池组件尺寸: 1650 990mm; 封装结构:玻璃/电池/玻璃; 满足 IEC61215 标准 标称功率: 230W; 开路电压: ; 短路电流: ; 最大工作电压: ;  最大工作电流: ;  工作环境温度:- 40℃~+ 90℃  太阳电池阵工作寿命:正常使用 25 年后组件输出功率衰减不超过初始值的 20%. 6 第 4章 光伏系统监控设计 本项目监控系统对整个光伏系统本身的监控,包括屋顶常规组件系统和双玻组件的楼顶光伏系统。 光伏系统数据检测、远传是采用太阳能专用工控机、环境监测仪、数据采集器和显示装置及与其配套的太阳能专用监控软件来检测、远传太阳辐射量、温度、光伏组件直流输入电压、电流 、逆变器输入 /输出电压及电流及输出计量等。 由于采集参数的多样性和分散性,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数据采集的结构模式。 所谓分布式数据采集,就是利用电量隔离变送器、温度传感器、太阳辐射测量仪等设备就近分散采集现场数据,通过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的RS485 串行数据总线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监测计算机进行集中的数据统计和处理。 智能数据采集模块中设有独立的中央处理模块,可以在现场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和简单的数据处理,然后通过 RS485 数据总线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至监测计算机,监测计算机负责将各个现场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 以下为光伏系统监控图: 7 图 6 光伏系统监控设计图 第 5章 效益分析 此项目不占用城市中额外的土地进行光伏系统的安装,不仅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了重复有效的利用,还通过绿色可再生能源对建筑楼体进行节能减排,满足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减少环境再处理的大量资金投入。 此外,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应用还有助于展现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BIPV 是未来光伏应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对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和能源意识,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起到良好的展示作用。 8 发电量计算 与 节能减排量分析 以 50KW 光伏发电系统为例: 光伏电站使用寿命按 25 年计,考虑太阳能电池板的衰减,列出 25 年的光伏系统发电量列表如下: 资源评估 太阳追踪方式 固定窗 斜度 方位角 月 每日的太阳辐射 水平线 每日的太阳辐射 倾斜的 上网电价 实际 电量 度 /平方米 /日 度 /平方米 /日 CNY/兆瓦时 兆瓦时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 平均数 9 光电 类型 多晶 硅 电力容量 千瓦 制造商 Yingli Solar 模型 多晶硅 YL185(23)P 效率 % % 太阳能电池正常的运行温度 摄氏度 45 温度系数 % / 176。 C % 太阳能收集器的面积 平方米 351 杂项损失 % % 变频器 效率 % % 容量 千瓦 杂项损失 % % 概要总结 实发 电量 兆瓦时 排放量分析 基准方案电力系统 (基准线 ) 温室气体排放 因子 (不含传输和分配 ) 传输和分配 损失 温室气体排放 因子 国家 地区 燃料类型 tCO2/MWh % tCO2/MWh 中国 煤 温室气体排放 基准方案 吨二氧化碳 提议方案 吨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年减排量 总额 吨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减排额 交易费 % % 年温室气体减排净值 吨二氧化碳 等于 辆车 温室气体减排收入 . et 10 et et et et et et et 11 et et et e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