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下游坝坡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铺筑反滤层前,做好排水工作,且不宜在水下铺筑。 ( 3)铺筑反滤层,必须严格控制厚度,当层厚较薄时,采用人工铺筑,一般宜 10 米设样板一个,并经常进行检查。 砂和砂砾料应适当洒水,相邻层面必须拍打平整,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 每层厚度的偏小值不得大于设计厚度的15%。 ( 4)对已铺好的反滤层应做必要的保护,防止土料混杂,污水浸入。 在反滤层上堆砌石料时,不得损坏反滤层。 ( 5)负温下施工时 ,反滤料应呈松散状态,不得含有冻块,下雪天应停止 铺筑,并妥善遮盖。 雪后复工时,应仔细清 除 积雪和其他杂物。 堆筑排水设备的石料,不得沾有冻土或冰块。 五、 坝后道路 坝后道路为砼路面,下部结构为 15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面层为 20cmC30 砼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碎石基层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 1)配料应准确。 ( 2)水泥应摊均匀。 ( 3)洒水、拌和应均匀。 ( 4)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 5)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 的要求压实度。 ( 6)水泥碎石基层应用 12t 以上的压路机碾压。 ( 7)必须保湿养生,不使水泥碎石层表面干燥。 ( 8)水泥碎石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应封闭交通,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当施工中断,临时开放交通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水泥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路拌法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摆放和摊铺水泥→拌和(干拌)→加水并湿拌→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处理→养生。 运输和摊铺 ( 1)材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 2)应通过试验确定各种材料及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 3)每种材料摊铺均匀后,宜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 1~ 2遍,然后再运送并摊铺下层材料。 ( 4)摊铺每层材料时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集料应较湿润,必要时先洒少量水。 拌和及洒水 ( 1)用平地机在前面翻拌,用圆盘耙跟在后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耙的方法。 圆盘耙的速度应尽量快,使水泥和集料拌和均匀。 共翻拌四遍,开始的两遍不应翻犁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底部,后面的两遍,应翻犁到底,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水泥碎石层全部翻透。 严禁在稳定土层与下承层之间残留一层素土但 也应防止翻犁过深,过多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 2)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洒水距离应长些,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 2m 以上。 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应防止局部水量过大。 ( 3)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尤其在纵坡大的路段上应配合紧密,以减少水分流失。 ( 4)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水分宜大于最佳含水量 1%左右。 ( 5)拌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拌和深度,要使水泥碎石全部都拌和均匀。 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 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且水分拌和均匀。 整形 (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在直线段及不设超高的平。大坝下游坝坡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议需合影的应提前联络摄影师、确 定合影场所、安排确认前排座次。 有安排会议聚餐的 应定聚餐菜单。 二、会场的布置及接待。 悬挂会场横幅 主席台的安排 ( 几个人 , 座次怎样安排 , 有桌签的需提前摆放好。 主席台有台花的 , 也需提前购买、布置到位 , 会议期间注意喷水保养。 ) 会场椅子、凳子是否够用 , 怎样安排。 注意会场卫生、温度、通风、外部噪声等环境。
C 方向斜杆长度之和; The overall length of Direction C tension Rod 即 that is Loblique =Loblique A +Loblique B +Loblique C=108+168+268=544m Lother脚手架中所有其它短连接杆件长度之和,一般情况下按立杆、横杆与斜杆之和的 20%计算。 Sum length of other
有一次机会; 2 谜面选择后不可更换,到教师出揭晓谜底; 3 答案正确的幼儿可以盖一个章; 4 请注意不可乱扯字条,并注意安全。 (二)拼图与套圈 游戏地点:亲子班 负责教师:王萌 赵赢 ( 1)拼图 :幼儿自由选择一套图片,和父母以最快的速度将图片还原,速度最快且正确者获胜。 ( 2) 套圈: 2—— 3 个家庭进行比赛,大朋友和小朋友分别站在线后(听老师的口令),向同一个彩瓶套圈,家长用小圈
人。 (4)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作业人员的条件,达不到要求不准开工。 对作业环境的要求;各种结构重量及起重机具的选择计算;机械、设备规格、机具规格、数量及要求;所用计量器具应标明检测证号;材料、半成品规格、数量及要求;作业技术交底安排。 ); (5)作业 流程图、方法、步骤 (详细阐述 ); (6)作业质量标准和措施; (7)作业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和保证措施; (8)施工作业措施图。
记录(地点、参加人员、内容)。 (6)上级及本部门组织的施工情况(技术、安全、质量等)检查。 (7)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8)有关施工生产方面的学习,培训记录。 (1)单位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建完,具备使用条件。 即:土建工程,水,暖,电气,卫生,通风工程和属于该建筑物组成部分的控制室,操作室,设备基础,生活间均按合同范围和设计要求建完,一旦工艺设备安装完毕,即可试运转乃至投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