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下游坝坡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铺筑反滤层前,做好排水工作,且不宜在水下铺筑。 ( 3)铺筑反滤层,必须严格控制厚度,当层厚较薄时,采用人工铺筑,一般宜 10 米设样板一个,并经常进行检查。 砂和砂砾料应适当洒水,相邻层面必须拍打平整,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 每层厚度的偏小值不得大于设计厚度的15%。 ( 4)对已铺好的反滤层应做必要的保护,防止土料混杂,污水浸入。 在反滤层上堆砌石料时,不得损坏反滤层。 ( 5)负温下施工时 ,反滤料应呈松散状态,不得含有冻块,下雪天应停止 铺筑,并妥善遮盖。 雪后复工时,应仔细清 除 积雪和其他杂物。 堆筑排水设备的石料,不得沾有冻土或冰块。 五、 坝后道路 坝后道路为砼路面,下部结构为 15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面层为 20cmC30 砼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碎石基层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 1)配料应准确。 ( 2)水泥应摊均匀。 ( 3)洒水、拌和应均匀。 ( 4)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 5)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 的要求压实度。 ( 6)水泥碎石基层应用 12t 以上的压路机碾压。 ( 7)必须保湿养生,不使水泥碎石层表面干燥。 ( 8)水泥碎石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应封闭交通,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当施工中断,临时开放交通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水泥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路拌法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摆放和摊铺水泥→拌和(干拌)→加水并湿拌→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处理→养生。 运输和摊铺 ( 1)材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 2)应通过试验确定各种材料及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 3)每种材料摊铺均匀后,宜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 1~ 2遍,然后再运送并摊铺下层材料。 ( 4)摊铺每层材料时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集料应较湿润,必要时先洒少量水。 拌和及洒水 ( 1)用平地机在前面翻拌,用圆盘耙跟在后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耙的方法。 圆盘耙的速度应尽量快,使水泥和集料拌和均匀。 共翻拌四遍,开始的两遍不应翻犁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底部,后面的两遍,应翻犁到底,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水泥碎石层全部翻透。 严禁在稳定土层与下承层之间残留一层素土但 也应防止翻犁过深,过多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 2)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洒水距离应长些,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 2m 以上。 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应防止局部水量过大。 ( 3)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尤其在纵坡大的路段上应配合紧密,以减少水分流失。 ( 4)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水分宜大于最佳含水量 1%左右。 ( 5)拌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拌和深度,要使水泥碎石全部都拌和均匀。 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 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且水分拌和均匀。 整形 (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在直线段及不设超高的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