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山茶场山塘新建工程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墙,底部厚度为坝前水深的 1/41/6,本山塘取 ,坡比 1:,斜墙顶高程为。 坝基主要为变 质砂岩,岩体呈灰绿色,中厚层状,岩体表面强风化层厚度一般大于 2m。 岩体中等坚硬,节理裂隙中等发育,岩体具中等透水性。 粘土斜墙基础清至坝基基岩下。 粘土斜墙设计指标:渗透系数 k≤ 1 105cm/s ,允许渗透坡降为5~ 7,压实度不小于。 斜墙的土料要求:水溶盐含量不大于 3%,有机质含量不大于 2%。 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稳定性;浸水与失水时体积变化小;不能采用沼泽土、膨胀土、开挖压实困难的干硬粘土、分散性粘土,塑性指数大于 20和液限大于 40%的冲积粘土。 回填铺土要均匀平整,分层填筑,每层厚度宜控制 在。 填土的含水量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允许偏差为177。 3%。 ⑸护坡形式 ( a)上游护坡加固 不做护坡。 ( b) 下游坝坡加固 10 山塘 加设粘土防渗斜墙后,浸润线明显降低,现状下游坝坡在各种工况下均满足规范要求,故下游坝坡不需要培坡放缓。 现状下游坝坡不平整,本次加固将坝坡在坡面平整后再铺设草皮护坡。 ⑹排水 现状坝脚无排水体。 为防止 山塘 浸润线出逸处产生渗透破坏危及山塘 安全,本次加固设计在坝脚处新建贴坡式排水体,贴坡排水体顶高程为 ,顶宽 ,边坡 1:,贴坡式排水体块石厚 40cm,反滤层厚 40cm。 为防止两侧山体水冲刷坝坡面 ,保证坝体的整洁 ,在 下游坝坡 两侧坝肩 及贴坡排水体顶设置 排水 排水沟 ,沟宽 ,沟深 ,采用现浇砼结构。 ⑺白蚁防治 本山塘未发 现白蚁 ,暂不考虑 白蚁防治 措施。 溢洪道 新建 溢洪道位于 山塘 左岸,全长约 50m,进口底高程为 ,底宽2m。 溢洪道 为初始开挖断面,未 采用砼挡墙衬护,泄槽后无消能设施,无出水渠。 ( 1)控制段新建 设计 控制段堰顶高程 ,堰顶长 5m,溢流净宽 采用《指南》校核: 经调洪演算,确定溢洪道最大泄流量 qm后 ,溢洪道 溢流净宽 b=qm/( m√ 2gH3/2) 式中: b— 每孔 净宽, m; H0— 计入行近水头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 m; m— 流量系数, 直角形翼墙无坎宽顶堰,偏安全考虑 认为B=b, m√ 2g对于宽顶堰一般为 — ,本工程取 ; 经计算, B=,取 4m。 11 底板采用砼衬砌。 两侧边墙净高为。 ( 2)泄槽 新建 设计 泄槽底宽 4m;纵坡为 ,墙顶净高为。 边墙采用贴坡式砼边墙,边墙厚度 ,底板为砼衬砌,厚度。 底板和边墙每 9m分一缝。 ( 3)消能防冲设计 现状泄槽后无消能设施。 结合地形,利用泄槽末端跌坎新建一消能 池 , 池宽 4m, 长 ,深度 ,采用现浇 C20砼。 边墙采用贴坡式砼边墙,边墙厚度 ,底板为砼衬砌,厚度。 消力池底板设置 Φ 50mm( pvc管)排水孔,排水孔间距 *,梅花型布置。 ( 4) 消能池后接出水渠,渠宽 4m。 ( 5)泄洪能力计算 溢洪道控制段为宽顶堰,堰顶高程 ,溢流净宽 4m。 表 49 库水位 溢洪道下泄流量关系 (加固后) 水位( m) 泄流量( m3/s) 0 通过对 茶场 山塘 重新进行水文调洪演算,可知校核洪水位( P=2%)为 ,相应溢洪道泄量。 涵管 新建 输水涵管位于 山塘 左坝段,全长 16m,圆形预制管,内径。 进口底板高程 ,出口底板高程。 涵管基础位于强风化变质砂岩之上,其基础持力层允许承载力可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取水采用斜卧管式进水,进水孔径 ,每级高差 ,每级长 ;斜卧 管断面尺寸为 Φ 400mm,底坡 1:;末端消力池池深,池长 3m,池宽。 斜卧管取水孔采用铸铁拍门控制。 新建平涵为 C25 钢筋砼 圆 形断面,断面尺寸 Φ 400mm;进口高程 12 ,出口高程 ,总长 16m, i为。 管身每 9m 设置一伸缩缝,缝宽 2cm,缝内嵌填沥青杉板并设铜片止水;在前段共设 1道截水环,环高 ,环厚 ,在涵管底部设置厚 的 C10 砼垫层。 新建输水涵管完工后,利用开挖料回填,压实度不小于 ,渗透系数不大于 1 104cm/s。 工程环境 新建 茶场 山塘 位于 茶场 山脚边 ,为考虑到当地 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本工程须进行水土保持设计。 工程设施完整坚固,外形美观,环境整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 1)弃渣治理区 弃渣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砼拆除。 这些弃渣需要进行合理安置,以避免由此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布置特点以及施工进度,工程弃渣时段在枯水期,拟对弃渣弃土按“先弃后拦”的原则采取措施防护,即对堆渣形成的边坡坡角及时采取护坡工程措施,工程护坡的上方坡面采取植草护坡,并辅以排水工程措施。 主要措施如下: 1)拦挡工程 为了防止弃渣被暴雨冲刷,淤塞周边水道,拟对弃渣场四周采用浆砌石挡墙进行防护,挡墙高度。 2)排水工程 根据弃渣场周边地形条件,部分坡面径流可排入道路系统排水沟, 13 拟在渣场坡脚以外布设排水沟,引排渣场汇流进入水塘。 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底宽 ,深 ,浆砌石衬砌厚度。 3)植物措施 堆渣完毕后对堆渣体进行全面平整,为稳固堆渣坡面,拟对于浆砌石挡墙上方坡面采取植草护坡,并采用植树造林措施恢复植被。 树种选择以水土保持功能强、防风效果显著为原则,尽量选用当地乡土乔木树种。 ( 2)取土场治理区 在 开采前进行表土剥离 ,暂时堆放在取土场一角并加以保护。 取土完工后,避免地表裸露和生态环境质量减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取土场进行土地 新建 ,将表土均匀返还,恢复植被。 主要措施如下: a.工程措施 ①拦挡土埂 在料场附近选择适当的一块位置,堆放首期开挖的覆盖层弃渣,并采取编织袋装土挡护埂进行临时防护,避免暴雨冲刷并可为后期回填利用。 设计编织袋挡护埂按均高 、均宽。 ②排水沟 为排除降雨对料场施工作业面的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拟在开采区周边布设临时排水沟。 设计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底宽 ,沟深 ,浆砌石衬砌厚度。 ③迹地恢复 为减少大片开挖裸露面积造成水土流失,料场开采应规划分片取 14 料,逐步开采,即开采完毕一片,整理开采面,并利用下一片采区剥离表层土覆盖其上,进行 新建 ,为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b.植物措施 料场开挖结束覆土后,结合场地改造对采区布设防护林。 规划采取乔、灌、草相结合,混交栽种方式,栽种按带状混交林或行状混交方式布置。 工程管理设施 划定工程保护范围 :本工程保护范围为 山塘 外边线以外 50m,在此范围内禁止一切危害 山塘 安全的活动。 山塘内 设置水尺 ,在坝面、涵管出口、溢洪道边墙等 主要建设工程表面镶嵌、粘贴或喷涂工程标志牌。 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 19000 (m3)、土石方回填 26800(m3)、 模板 1280(m2) 钢筋制安 、 现浇混凝土 55(m3)、 简易防汛公路 1km 等总工程量。 5.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条件 对外交通及场内施工运输条件 茶场 山塘 位于安福县 大光山 茶场 , 山塘 距安福县城约 7km。 施工前,需整修 ,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水、电及通讯条件 水、电通讯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施工和生活 用水可设置自来水管网接至施工和生活用水部位或直接取自库水。 施工通讯利用当地有 15 线电话网和移动通讯网结合使用。 本工程施工用电负荷不大,不考虑设专门施工电源,施工用电就近从当地供电线路搭接支线作为供电电源。 主要建筑材料来源 土料场选择 茶场 土料场。 料场位于 山塘左坝肩 100m 处。 经土工试验,土料质量可满足要求,储量远大于工程所需, 需修 100m 长运输道路。 砂砾石料可选用安福县 洲湖镇 商品砂砾石料场。 目前能够开采的砂砾石料均已商品化,为当地建筑工程的采料基地。 砂砾石料的质量可满足要求,储量丰富,运输方便 ,运距约 20km。 块石料场选择安福县 寮塘乡 块石料场。 其数量及质量均可满足设计要求。 该料场距 山塘 山塘 约 30km,有公路相通,运输方便。 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现场布置施工管理营地、机械维修及停放场、水泥仓库、砂石料堆场、钢筋及木材加工厂,块石备料场、弃渣场及施工道路等。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必需搭建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临时办公及住房。 另需设置必要的机械设备修配厂、建材加工厂等,在施工项目附近设置临时堆料仓库。 工程区附近村级机耕道较好,施工营地、备料场及弃渣场等布置原则为尽量布置在现有交通道路附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