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14169字投稿:宋眻眼内容摘要:

若将 (29)、 (36)式中桩长 L 改成为缺陷至桩顶的距离 Lri,则 (29)、 (36)式就变为上海市工程建设 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GJ08—218—2020)中 ()式,即: 式中: Lri——缺陷至桩顶的距离 (m); ——缺陷桩相邻波峰之间的频率差平均值 (Hz); C——n根完整桩纵波速度的平均值 (m/s), n≥5。 在这里应说明的是:注脚符号 i,不是上面所指的 i 阶频率,而是指第 i根桩, Lri 意指第 i根缺陷桩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2) 有桩侧土 前述 (17)式为有桩侧土时桩轴向振动微分方程。 根据桩 顶、桩端的边界条件,应用超越方程可求得轴向振动固有频率。 a) 桩顶、桩端的边界条件 按受力机理,桩可以分成三种:纯摩擦桩、端承桩和摩擦桩,如图( 12)所示。 图 (12) 三种桩型受力机理、边界条件 图中: Q——桩顶轴向荷载 (kN); Qf——桩侧土摩阻力 (kN); Qp——桩端支承力 (kN); K ——桩端刚度比(无量纲); 桩端刚度比 K按下式计算: KgKc (37) 式中: Kg——桩端土的抗压刚度 (kN/m); Kc——桩身抗压刚度(kN/m), Kc=面积、桩长。 1 纯摩擦桩 ○ EAL , E、 A、 L分别为桩的弹性模量、截 由于,钻孔灌注桩桩端沉汙未清除或预制桩桩侧土上抬至使桩端脱空,桩顶荷载 Q 全部由桩侧摩阻力 Qƒ 承担,即Q=Qƒ,称这种桩为纯摩擦桩。 纯摩擦桩的桩顶、桩端边界条件为: 桩顶: Z=L, , 桩端: Z=0, 2 端承桩 ○ ,。 桩端嵌固在坚固的岩层中,并可不计桩身的压缩变形产生的桩侧土阻力, 桩顶荷载 Q全部由桩端的支撑力 Qp承担,即 Q=Qp, 称这种桩为端承桩。 端承桩的桩顶、桩端边界条件为: 桩顶: Z=L, , 桩端: Z=0, ,。 3 摩擦桩 ○ 桩端支承在中等坚硬的土层中,桩顶荷载 Q由桩侧摩土阻力 Qƒ、桩端支承力 Qp共同承担,即 Q=Qƒ+Qp,称这种桩为摩擦桩。 Qƒ、 Qp 在 Q 中所占的比例,受桩端土坚硬程度及桩身压缩变形大小的影响。 上海地区所采用的钻孔灌注桩、预制桩属摩擦桩, Qp/Q 之比约在 25%左右,其桩顶、桩端边界条件为: 桩顶: Z=L, ; 桩端: Z=0, , ,。 b) 桩轴向振动固有频率 ƒLi、相邻固有频率差 △ ƒLi 见表( 2) 表 (2) 桩轴向振动固有频率、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由表( 2)可知:纯摩擦桩、端承桩在有桩侧土( KO≠0、CO≠0)时,桩的轴向振动固频率 fLi,不仅与 E、 A、 L、 、C有关,而且受 KO、 CO影响,其表达式较复杂。 对于摩擦桩,桩的轴向固有频率 fLi、即使在无桩侧土( KO=0、 CO=0)时,其表达式也相当复杂。 当然,上述 情况桩的轴向相邻固有频率的差值 △ ƒLi不可能恒为 C2L。 由完整桩轴向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 ƒLi分析得到的缺陷桩缺陷段 轴向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 ƒri,也不可能恒为 △ ƒri。 为了根据实测分析计算所得的频谱图取得缺陷桩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Lri,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GJ082182020)第( )式中, △ ƒri定义为缺陷桩相邻波峰(即相邻固有频率)之间频差的平均值,由该式计算得到的 Lri,仅为缺陷至桩顶的估算距离。 (3) 实例 例 1:某混凝土 预制桩,桩端进入岩层(可认为是固定端),桩长 L=10m,桩截面尺寸 F=300mm300mm,在有桩侧土和无桩侧土情况下,实测前五阶固有频率及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详见表( 3)、表( 4): 表 (3) 桩周土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表 (4) 桩周土对相邻固有频率差的影响 分析表 (3)、表( 4)可知: 1) 有、无桩侧土,对桩的第 1阶固有频率影响很大,有桩侧土的第 1 阶固有频率比无桩侧土高约 30%~40%,并因此影响第 2 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2) 在无桩侧土时,各阶相 邻固有频率差值基本相同。 例 2:桩型及尺寸完全与例 1 中的混凝土方桩相同,桩端进入硬塑粘土,桩侧土分别为硬塑、可塑及软塑粘土时,实测前五阶固有频率、相邻固有频率差值,详见表( 5)、表( 6)。 表 (5) 桩周土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表 (6) 桩周土对相邻固有频率差的影响 分析表( 5)、表( 6)可知: 1)当桩端进入硬塑粘土时,桩侧土性质对第 1 阶固有频率影响亦很大,并且第 2 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远小于其它相邻各阶的差值。 2)在应用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GJ08—218—2020)中 ()式,确定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Lri时,缺陷桩相邻固有频率的差值,宜取第 2阶以后的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 ƒri的平均值。 (4) 完整桩轴向振动幅频曲线的特征 1) 有桩端反射波信号 有桩端反射波信号时幅频曲线图 , 如图 (13)所示。 图中: V——质点振动速度 (mm/s), fLi——完整桩轴向振动固有频率( Hz), ——完整桩轴向振动相邻固有频率的差值 (Hz);波速度( m/S), L为完整桩长 (m), C2L ,C 为纵 图 (13) 有桩端反射波信号的幅频曲线 2) 无桩端反射波信号 无桩端反射波信号时幅频曲线图,如图 (14)所示,图中符号含义同图 (13)。 图 (14) 无桩端反射信号的幅频曲线 (5) 缺陷桩轴向振动幅频曲线的特征 不同缺陷程度的缺陷桩,其轴向振动幅频曲线图,如图( 15)所示,它们分别有如下特征: 轻度缺陷桩:幅频曲线呈轻度峰 ~谷状起伏; 明显缺陷桩:幅频曲线呈 明显峰 ~谷状起伏; 严重缺陷桩:幅频曲线呈十分深凹峰 ~谷状起伏。 图中: Lrifri ——桩身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m)。 ——缺陷桩缺陷段的轴向振动固有频率( Hz); ——缺陷桩缺陷段相邻固有频率之间的差值( Hz); C2Lri , C为同 一工程 n根桩纵波速度的平均值, ,且波速度。 , Ci为第 i根完整桩纵 图 (15) 缺陷桩的幅频曲线 桩身完整性的时域、频域特征联合判断 若干问题的探讨 (1) 用弹性波反射法检测混凝土预制桩接桩质量的可行性探讨 混凝土多节预制桩,由于接桩面不平整、焊接质量不高和桩间土上抬、侧向挤压等,将造成上、下节桩接触面不密贴,甚至松脱、局部错位、完全错开等,如图 (16)所示。 用弹性波反射法检测混凝土预制桩接桩质量,主要根据接桩面、桩端反射波信号强弱来进行判别。 接桩面密贴的混凝土预制桩,无接桩面反射波信号,一般情况下桩端反射波信号可见。 接桩面欠密贴的混凝土预制桩,桩面反射波信号较弱,有时可见桩端反射波信号。 接桩面 松脱、局部错位、完全错开的混凝土预制桩,均有接桩面反射波信号强烈,甚至有二次、多次反射波信号可见,及无桩端反射波信号的共同特征。 用弹性波反射法无法检测上、下节桩脱开的距离、错开的程度。 若要了解上、下节桩脱开的距离、错开的程度,必须辅之其它检测方法,如: 1) 用水准仪、经纬仪测定桩顶上抬、下沉和偏位量; 2) 在桩顶施加静载,并测定下沉量; 3) 在桩顶施加上拔荷载,并测定上拔荷载、上拔位移量; 4) 在桩顶施加锤击力,测定桩顶下沉量,并同时进行高应变检测分析。 图 (16) 接桩面接触情况示意图 (2) 桩身完整性的内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