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内容摘要:
的事故 判别依据 (Ⅰ Ⅴ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91 B 未按由 上而下、先外后里顺序拆除建(构)筑物 物体打击及 倒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2 B 拆除建筑物时,数层同时作业 物体打击及 倒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3 B 拆除建(构)筑物时,人员站 在不稳固的部位上 高处坠落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4 B 采用掏空的方法拆除建筑物 倒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5 B 采用大面积推倒的方法拆除建 筑物 坍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6 B 采用挖切的方法拆除建筑物 倒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7 B 土方工程 开挖的人员间未保持足够距离 其他伤害 Ⅴ 3 1 7 21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8 B 未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开挖 其他伤害 Ⅴ 6 1 7 42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99 B 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开挖 坍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0 B 高陡边坡处施工人员未系安全 带 高处坠落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1 B 高陡边坡处施工人员未戴安全 帽 物体打击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2 B 抬运时绳索不牢固 其他伤害 Ⅴ 6 6 1 36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3 B 边坡开挖遇地下水涌出未先排 水 透水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6 序号 评价范围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判别依据 (Ⅰ Ⅴ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104 B 开挖与装运上下双重作业 物体打击 Ⅴ 6 1 7 42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5 B 弃土下方未设警告标志 其他伤害 Ⅴ 3 1 7 21 2 设置警示标志 106 B 弃土时下方有车辆、行人通过 其他伤害 Ⅴ 6 1 7 42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7 B 坡面上危石、土未及时清除 物体打击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8 B 危石下方作业 物体打击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09 B 人工运送过多 其他伤害 Ⅴ 6 6 1 36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0 B 坑、井边无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高处坠落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设置护栏 111 B 边坡坍塌 坍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2 B 人员淤泥下陷 淹溺 Ⅴ 1 3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3 B 地质滑坡 其他伤害 Ⅴ 1 1 40 40 2 经常观测、检查 114 B 开挖拉槽时滑坡 坍塌 Ⅴ 1 2 15 30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5 B 弃土区在滑坡区域内 坍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6 B 开挖挡墙基槽未加强支撑 坍塌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 查 117 B 开挖挡墙基槽未及时砌筑和回 填墙背 坍塌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8 B 机械进场前道路桥梁未拓宽加 固 车辆伤害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19 B 机械棚内有明火 火灾 Ⅴ 1 3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7 序号 评价范围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判别依据 (Ⅰ Ⅴ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120 B 电杆附近挖土未留土台和警示 标志 倒塌、触电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设置护栏 121 B 机械危险地带作业未设警告标 志 其他伤害 Ⅴ 3 1 7 21 2 安全操 作规程、检查 122 B 机械危险地带作业无专人指挥 其他伤害 Ⅴ 3 1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23 B 机械作业时未接受规定信号 其他伤害 Ⅴ 1 2 15 30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24 B 机械在边坡、边沟作业时未保 持安全距离 其他伤害 Ⅴ 6 1 7 42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25 B 配合机械的辅助工作未与机械 作业交替进行 机械伤害 Ⅴ 1 2 15 30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26 B 机械作业时周围有人活动 机械伤害 Ⅴ 1 2 15 30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27 B 挖掘机作业 启动后铲斗内、臂杆、履带和 机械上站人 机械伤害 Ⅴ 3 2 7 42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28 B 工作位置不平坦、稳固 其他伤害 Ⅴ 3 2 7 42 2 安全操作规程、设置护栏 129 B 作业前履带未制动,轮胎式挖 机未顶好支腿 其他伤害 Ⅴ 6 15 45 2 安全操作规程、检查 130 B 作。基建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相关推荐
若将 (29)、 (36)式中桩长 L 改成为缺陷至桩顶的距离 Lri,则 (29)、 (36)式就变为上海市工程建设 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GJ08—218—2020)中 ()式,即: 式中: Lri——缺陷至桩顶的距离 (m); ——缺陷桩相邻波峰之间的频率差平均值 (Hz); C——n根完整桩纵波速度的平均值 (m/s), n≥5。 在这里应说明的是:注脚符号 i
土量,使混凝土量达到既不影响施工,也不造成材料的浪费。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运输过程中,匀速搅拌,以保证进场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气温宜控制在 ~ 1h 之内)。 混凝土运输到场后,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 混凝土不应使用。 基础及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14 混凝土浇筑、振捣: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
SS (。 )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使水泥浆液在高压下渗透、充填和挤密 ,与沉渣、泥皮、桩周和桩端土体发生物理化学固结 ,增大了土体和桩端的强度 ,改变了桩的 受力类型 ,提高了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 ,从而提高了单桩的承载力。 直接法:静力荷载试验 ; 桩的动测方法 间接法:理论计算 ; 经验公式 ; 原位测试(静探、标贯、旁压) 、极限荷载和容许荷载。 根据沉降 — 荷载曲线( SP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 ④其他工作 联系市区环保部门,申报长安校区锅炉脱硫环保补助资金,市环保局给我校补助总额 102 万元,目前已到账 51 万元。 ,我处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制定了 “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以及实施方案;配合学校相关工作组认真完成更名大学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为完善征地手续创造条件;努力协调违规建设处罚问题,确保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建设顺利进行。 长安校区一
目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四大控制,努力做到建筑质量过硬、工期切实科学、造价经济合理、施工安全文明,坚决杜绝建筑隐患和不合格工程。 加强内部合作及外围统筹协调,科学高效地推进新校区建设。 重视新校区的总体设计与单体设计,多与工程使用部门沟通,不断优化校区布局 ,提高建筑单体设计功能和使用效率。 做好项目报建和工程招投标工作,为新校区建设节约经费。 在报建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