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砖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d,且不准上人。 3. 9 冬期施工: 室内操作温度不得低于 +5℃,砂子不得有冻块,面砖面层不得有结冰现象。 养护阶段表面必须覆盖。 4 质量验收标准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本章适用于砖面层的施工质量检验。 4. 1. 2 铺设板块面层时,其水泥灯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1。 2MPA。 4. 1. 3 铺设板块面层的结合层和板块间的填缝采用水泥砂浆,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配制水泥砂浆应采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酸盐水泥;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32。 5; 2 配制水泥砂浆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的规定; 3 配制水泥砂浆的体积(或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4. 1. 4 结合层和板块面层填缝的沥青胶结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 1. 5 板块的铺砌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避免出现板块小于是 1/4边长的边角料。 4. 1. 6 铺设水泥板块类面层的结合层和填缝的水泥砂浆, 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7D。 当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4. 1. 7 板块类踢脚线施工时,不得采用石灰砂浆打底。 4. 2 砖面层 4. 2. 1 砖面层采用陶瓷砖、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应在结合层上铺设。 4. 2. 2 有防腐要求的砖面层采用的耐酸瓷砖、浸渍沥青砖、缸砖的材质、铺设以及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的规定。 4. 2. 3 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铺贴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铺贴前,应对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进行预选,浸水湿润晾干待用; 2 勾缝和压缝应采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颜色的水泥,并做。地面砖施工工艺标准
相关推荐
, 并做好标记 , 防止差错。 ( 7) 铺贴踢脚板 : 根据水平控制线 , 测出踢脚板上口水平线 , 弹在墙上 , 再用线坠吊线。 确定出踢脚板的出墙厚度 10mm。 拉踢脚板上口水平线 , 在墙两端各安装一块踢脚板 ,其上楞高度在同一水平线内 , 出墙厚度要一致 , 然后逐块依顺序安装 , 随时检查踢脚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踢脚板与墙面之间 用 108 胶掺水泥砂浆固定。 ( 8) 养护 :
/S r S k N m 1 1 . 0 2 0 . 1 1 . 1 0 2 /q k N m 2m a x / 1 0 1 . 1 0 2 0 . 2 5 0 . 2 5 / 1 0 0 . 0 0 6 9M q l k N m 6m a x / 6 . 9 / 3 . 7 5 1 0 1 . 8 4 [ ] 1 2M W M P a M P
台 50 吨的 履带吊 在基坑外硬化路面上进行,并分别在管节接头位置摆放两根方木,以便拼接时栓接操作;拼接长度必须通过计算,而且要到现场量取 围檩 间的实际宽度。 拼装完成后必须检查法兰螺栓的安装及钢管支撑的挠曲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钢支撑安装 钢支撑吊装到位后,调整使钢管轴线与预埋件中心一致时,在活络头处安装2 台 100T 千斤顶施压,千斤顶带有标定好的压力表。 在加压端用液压千斤顶预加
工序作业工期三级网络计划,并向所有涉及工期的直接、间接施工队伍分解落实。 强化施工过程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等资源计划管理。 提前制定不能按计划实现时的调整和补救措施,不断复核调整各工序施工计划,实现动态管理。 加强施工阶段工期控制,确定施工阶段进度目标分解图及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 确定与进度控制有关的 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和总的工作流程,并严格安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