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精品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标准成本法 3 分批法 定额成本法 4 分类法 5 作业成本法( ABC法) 二 、 其他成本方法简介及对损益影响比较 〈 一 〉 完全成本法:对企业供产销各个阶段进行全阶段 的核算 成本构成:料 工 费 ( 包括制造费用也含管销财费用 ) ====》 22 〈二〉变动成本法 1. 概念 2. 成本构成 1) 变动成本 A 变动制造成本 ( 变动的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B 变动期间成本 ( 变动的管销财 ) 2) 固定成本 A 固定制造成本 ( 如:折旧 , 修理费等 ) B 固定期间成本 22 3. 损益计算 〈 一 〉 收入 —变动成本 〈 二 〉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 三 〉 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 四 〉 利润总额 —所得税 〈 五 〉 净利润 22 ★思考题★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损益、存货价值 、成本的影响 第三节 成本核算帐户及其流程 一 、 产品成本核算的总分类帐户 1.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是为了归集进行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和计算基本生产产品成本而设立的。 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记入该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余额,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的成本,也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用途: 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转入的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等。 到期末在各产成品与在产品间分配。 表 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格式 产量 产品 年 月 年 摘 要 原 材 料 燃料 及动力 工资及 福利费 制造 费用 合 计 月 日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合计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3 2.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等而进行的产品生产 和劳务供应,例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产品的生 产和修理、运输等劳务的供应。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 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记入 “ 辅助生产成本 ” 总账科目的借方;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 务费用,记入该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余额,就是辅助 生产在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辅助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23 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它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 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例如机 器设备折旧费用 ),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例 如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折旧费用等 )。 表 2 制造费用明细账格式 年 摘 要 工资及 福利费 办公费 劳 动 保护费 折旧费 修理费 … 合计 转出 月 日 车间名称 单位:元 23 4. “待摊费用”:一年内先支付后享受 5. “ 预提费用 ” :先享受后支付 6. “ 长期待摊费用 ” :一年以上支付后享受 7. “ 应付工资 ” 8. “ 应付福利费 ” 9. “ 累计折旧 ” 10. “ 原材料 “ 11. “ 材料采购 “ 12. “ 管理费用 “ 13. “ 销售费用 “ 14. “ 财务费用 “ 23 二、核算的基本程序 1. 各种要素费用的核算 、 归集 、 分配 2. 对 “ 待摊费用 “ 、 ” 预提费用 “ 、 “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 、 “ 制造费用 ” 等发生的要素费用进行归集 3. 对以上内容进行分配 4. 归集计算 “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 5. 产品成本的具体计算 ( 完工产品的结转 ) 6.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三 、 成本总分类 核算基本流程 23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原材料 现金、银行存款 应付工资 累计折旧 产成品 产品销售成本 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间接材料 间接工资 其 他 动力费用 入库 销售 成本总分类 核算基本流程 23 本章复习 [重要概念 ] ●成本计算对象 ●制造成本计算法 ●直接生产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 [复习思考题 ] 1. 企业的生产类型有哪些。 2. 试分析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特点对制造成 本计算法的影响。 3. 制造成本计算法中有哪些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4. 成本计算对象的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5. 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包括哪些内 容。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6.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划分哪几种费用界限。 7. 简述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第三章 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  第一节 材 料 费 用 的 核 算  第二节 工 资 费 用 的 核 算  第三节 折 旧 费 用 的 核 算  第四节 无 形 资 产 的 核 算  第五节 其 他 费 用 的 归 集 与 核 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一〉 存货计价 ——历史成本 1. 采购成本 ——通常为发票价格 A 净价法 B 总价法 2. 加工成本 ( 自制 )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 附带成本 A 外购材料入库前发生的除购价之外的合理费用 , 如运费 、 包装费 、 保险费 、 税金等 B 存货抵库后至发出前所发生的储存保管费用 〈二〉存货按 实际成本 计价 1. 实际成本的构成 ① 购入的存货 , 按买价加运输费 、 装卸费 、 保险费 、 包装 费 、 仓储费等费用 、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入库前的挑 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 , 作为实际成本。 ( 买价+采购费用 ) 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商品 , 按照进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 品成本的税金 , 作为实际成本 ,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 费 、 装卸费 、 保险费 、 包装费 、 仓储费等费用 、 运输途 中的合理损耗 、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 直接计入当 期损益。 31 ② 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 际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③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加工的商品,以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④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⑤ 接受捐赠的存货,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31 (1) 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 (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 )的, 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 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a. 同类或类似存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b. 同类或类似存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所接受捐赠的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31 ⑦ 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31 ⑧ 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 实际成本。 2. 发出材料的计价 ① 先进先出法 ② 后进先出法 ③ 加权平均法 ( 全月一次 、 移动加权平均 ) ④个别认定法 ⑤基本存量法 图表 3 介绍了各种材料计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1 方法名称 特 点 适用范围 先进先出法 假定先购进的材料先领用。 存料实际成本最接近市场价格,较为客观。 在收发业务频繁及单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计价工作量较大,且产品成本偏低,不符合谨慎原则。 适用于收发不很频繁的材料计价。 后进先出法 假定后购进的材料先领用。 依此计算出的发料成本比较接近实际。 计价工作量较大,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存货价值不是其真实成本。 同上。 加权平均法 期末计算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以此作为发料实际单位成本。 日常计价工作量大大简化。 但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且不利于材料的日常管理。 各期材料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克服了加权平均法的不足,但日常计价工作量较大。 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多。 个别认定法 ( 分批实际法 、 个别计算法) 以某批材料收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该批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 能正确反映耗用成本和库存成本,管理较烦琐。 适宜于进货批次周转不很频繁,且易于分别保管的材料。 表 3 材料计价方法 31 二、材料费用分配 〈 一 〉 基本原则 1. 客观性:直接领用的直接计入;间接领用的先进行 分配 2. 重要性:重要的项目要精确核算 3. 一贯性:一种分配方法一旦选定在没有重大变化下 要延续下去。 4. 以实际成本计价 5. 管理部门 , 车间一般耗费都按 “ 属地 “ 原则 31 〈二〉 分配的一般方法 1. 按 产品产量或重量分配 a 分配系数 @=耗用某种材料的金额 247。 各产品的产 量之和 b 某产品应负担的该材料的费用 =该产品产量 @ c 适用性:根据产品构成中原材料比重特别大或其 中一种主要材料特别多。 d 实例 31 2. 按 定额耗用量比例 分配法(侧重数量) a 定额耗用量: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以及设备操作 技能 , 产品品质等因素核定的耗用量 b 分配比率 @=待分配的材料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