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复习题内容摘要:
③ 图 3 ④ 图 4 【 088】 四等水准测量,正确计算黑红面中丝读数差是 ○ K20= , K21= ① ② ③ ④ 白塞尔公式用 ○计算中误差 ① 真误差 ② 似真误差 ③ 偶然误差 ④ 平均误差 【 090】 误差传播定律是计算 ○中误差公式 ① 算术平均值 ② 加权算术平均值 ③ 直接观测量 ④ 直接观测量的函数 【 091】 高程控制测量用 ○实施 ① 三角网 ② 导线网 ③ 水准网 ④ 前后方交会插网 【 092】 渠道、河道、管道和线路纵断面田的纵 (高程 )横 (水平距离 )向比例尺通常更合理的选择为: ○ ① 纵大,横小 ② 纵、横相同 ③ 纵小,横大 ④ 以上均合理 13 【 093】 加权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表达式 ○ ① ③ ②) ④ 【 094】 用两架不同的仪器观测某角,观测值及其中误差为 β1=84176。 15?36?177。 2?,β2=84176。 15?26?177。 4?最后结果为: ○ ① 84176。 15?34?177。 4? ② 84176。 15?31?177。 4? ③ 84176。 15?34?177。 2? ④ 84176。 15?31?177。 3? 【 095】 水准测量中,设一个测站的中误差 177。 m,若一公里有 n 个测站,则 K 公里的中误差: ○ ① 177。 m ② 177。 knm ③ 177。 nm ④ 177。 km 【 096】 某测区面积约 1平方公里 (约 1000179。 1000m)测田比例 1:500,图幅为 50179。 50cm,该区测图分幅应是 ○幅 ① 4 ② 8 ③ 12 ④ 16 【 097】 某测区面积约 1平方公里 (约 1000179。 1000m)测图比例 1:1000,图幅为 50179。 50cm,该区测图分幅应是 ○幅 ① 2 ② 3 ③ 4 ④ 5 【 098】 某测区面积约 1平方公里 (约 1000179。 1000m)测图比例 1:2020,图幅为 50179。 50cm,该测区测图分幅应是 ○幅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 099】 等高线勾绘, A点的高程为 , B点的高程为 , AB在图上的平距为48mm,欲勾绘出等高距为 lm的等高线,则 A点与邻近 22m等商线间平距为 ○ ① ② ③ ④ 【 100】 用两台不同精度的经纬仪测角,观测值及中误差为 βⅠ =90176。 20?18?177。 8?, βⅡ=90176。 20?13?177。 2?,下列不正确的权重 ○ ① 1/ 64 1/ 4 ② 1 16 ③ 1/ 16 1 ④ 1/ 8 1/ 2 53 应试二 多项选择题 多选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 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写在题于的 ○○○○○ ② 粗略整平 ③ 消除视差 ④ 瞄准目标 ⑤ 精平读数 【 102】 经纬仪梭验校正的 ② 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校正 ③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校正 ④ 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校正 ⑤ 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检验校正 【 103】 偶然误差的特性是: ○○○○○ ① 有限性 (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 ② 预见性 (大小正负号可提前预见 ) ③ 单峰性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较大的出现机会多 ) ④ 对称性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 ⑤ 抵偿性 (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 ) 【 104】 通过精密丈量两条边作为基线,布设两增有基线的小 三角锁,下列不妥的布置图形为: ○○○○○ ① 图 1 ② 图 2 ① 图 3 ④ 图 4 ⑤ 图 5 【 105】 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站上观测应读出数据 ○○○○○ ① 前后视距 ② 后视尺黑面读数 (上中下三丝 ) ③ 前视尺黑面读数 (上中下三丝 ) ④ 前视尺红面读数 (中丝 ) ⑤ 后视尺红面读数 (中丝 ) 【 106】 测量中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基本几何要素为 ○○○○○ ① 方位角 ① 距离 ① 方向 ④ 水平角 ⑤ 高程 【 107】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 ① 距离测量 ② 水平角测量 ③ 碎部测量 ④ 控制测量 ⑤ 高程测量 54 【 108】 导线布设形式为: ○○○○○ ① 图 1 ② 图 2 ③ 图 3 ④ 图 4 ⑤ 图 5 【 109】 小三角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 常用图形为: ○○○○○ ① 图 1 ② 图 2 ③ 图 3 ④ 图 4 ⑤ 图 5 【 110】 小三角锁坐标计算的起算数据为: ○○○○○ ① —个边的方位角 ② 三角形各角角度 ③ 基线边的边长 ④ 各三角点高程 ⑤ —个点坐标 【 111】 两端有墓线的小三角锁依据 ○○○○○条件进行近似平差计算 ① 高差闭合差 ② 三角形角度闭合差 ③ 基线闭合差 ④ 方位角闭合差 ⑤ 坐标增量闭合差 【 112】 用正倒镜位置观测水平角取平均值可以消除仪器的 ○○○○○误差 ①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② 横轴不垂直竖轴 ③ 对中误差 ④ 偏心差 ⑤ 指标差 【 113】 水准测量中,计算高程的方法有: ○○○○○ ① 高差法 ② 三角高程法 ③ 视线高法 ④ 双面尺法 ⑤ 双仪高法 【 114】 水准测量中水准尺常用的尺长常数有: ○○○○○ ① ② ③ ④ ⑤ 【 115】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上的限差规定为 ○○○○○ ① 最大视距 ≤ 80m 55 ② 前后视距差绝对值 ≤5m ③ 前后视距累积差绝对值 ≤10m ④ 黑红面读数差值绝对值 ≤3mm ⑤ 黑虹面所测高差之差绝对值 ≤5mm 【 116】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P 点的坐标 xp=4108206m, h=18330000m,下列正确的选择是: ○○○○○ ① xp 从赤道起算的 ② xp 从测区西南角起算的 ③ xp 从所在田幅西部 500公里起算的 ④ yp 是中央子午线以西 330,000m处 ⑤ yn是中央于午线以西 170000m处 【 117】 园曲线测设时应提前选定和测定的曲线元素为 ○○○○○ ① 曲线半径 R ② 曲线长度 L ③ 切线长度 T ④ 转折角 α ⑤ 外矢距 E 【 118】 园曲 线上的主点有 ○○○○○ ① 起点 (直园点 ) ② 中点 (曲中点 ) ③ 转折点 ④ 园心点 ⑤ 终点 (园直点 ) 【 119】 测量学的任务是 ○○○○○ ① 确定地面点位 ② 外业工作 ③ 测定 ④ 测设 ⑤ ② 尺于不水平 ③ 估读毫米不准确 ④ 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⑤ 尺于零点读错 【 122】 用三角测量方法建立的国家平面控制网分为 ○○○○○ ① 一等三角锁 ② 二等三角网 ③ 三等三角网 ④ 四等三角网 ⑤ 图根小三角网 【 123】 小三角测量选点要求 ○○○○○ ① 基线选在便于量距地方 ② 各点之间便于丈量距离 56 ③ 视野开阔,便于测角和测绘地形 ④ 三角形各 ③ 角度观测 ④ 角度平差和坐标计算 ⑤ 起始边定向 【 125】 导线测量选点要求 ○○○○○ ① 相邻边的长度不宜相差太大 ② 各个点都应通视 ③ 便于测角 ④ 便于量距 ⑤ 便于测绘碎部 【 126】 建立图根控制网的方法 ○○○○○ ① 四等三角测量 ② 四等水准测量 ③ 交会定点 ④ 导线测量 ⑤ 小三角测量 【 127】 测绘地形图的方法 ○○○○○ ① 经纬仪测绘法 ② 大平板仪测田 ③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 ④ 三角测量 ⑤ 导线测量 【 128】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 ② 点的高程 ③ 直线的长度 ④ 直线的方向 ⑤ 地面的坡度 【 129】 指出下列地形图图式 符号中的地物符号 ○○○○○ ① 三角点。土木工程测量复习题
相关推荐
和办学成功。 在三场交流会上, 06 级 考研成功的学长 、 学姐通过讲座 和互动问答 方式 悉心为学弟 、 学妹们传授了考研经验 , 分享 了 他们 在 考研 道路上的心路历程。 建筑学专业 061 班的王玮龙同学以 320 分的成绩被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录取,他说考研就象创作一张建筑设计图,必须 明确 思路和大的方向,一但定下来后就不能中途 轻易 更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小的微调
桩承台的钢筋笼在旁边做好以后直接放到承台坑里,两桩承台就在承台坑的里做,但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是为 接下布地梁的钢筋会比较容易些,等地梁的钢筋通过承台后在把承台的钢筋放下去。 地梁都是整个基础通长的,所以地梁的配筋也要通长,但是大直径的钢筋都是有一定长度规格的一般为 9M 和 12M的,设计中要求直径在 20mm 以上的钢筋的连接都必须采用机械连接。
的坐标方位角为 230186。 ,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答案: C A . yx , B . yx , C . yx , 51. 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 ) 答案: C A . DMK B . DDK /1; C . DfDK /1 52. 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
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 50 厚木板。 ( 3)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 1‰ ~ 3‰ )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 3 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 3. 预埋件、预留洞: 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并弹线标识清楚
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 50 厚木板。 ( 3)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 1‰ ~ 3‰ )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 3. 预埋件、预留洞: 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
种隧道通风方式在单向交通隧道中是没有隧道长度限制的。 ( ) 32. “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分别是司机在接近隧道和离开隧道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 ) 33. 明挖法和暗挖法是地下铁道修建的两大施工方式。 ( ) 34. 水底隧道的埋置深度是指隧道在河床下的岩土的覆盖厚度。 ( ) 35. 隧道暗挖法有时也称矿山法,而明挖 法也称作基坑法。 (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