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粉煤灰应用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水浸泡时,应将积水和松软的粉煤灰混合料清除,并用新拌的粉煤灰混合料重新铺筑振实。 冬季施工 当气温低于 2℃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遇有冻害应及 时清理,并按施工缝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当气温低于 2℃时,严禁施工。 13 养 护 固化粉煤灰混合料施工结束后应注意养护。 振捣或压实成型后的固化粉煤灰混合料,应在潮湿状态下养生 , 养 护 期长短应根据环境温度来确定,当环境温度在 5℃~ 20℃时,养 护期不得少于 7d;当环境温度在 20℃以上时,每养 护 期不得少于 3d,且保持潮湿。 固化粉煤灰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如在道路工程中对个别不能断绝交通的道路可选用强度高的固化粉煤灰混合料做基层,并在基层上加铺厚 ( 10~ 15) cm 砂砾面层后,方可开放交通,且 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 20km/h,不得在其上刹车或掉头。 固化粉煤灰经过养护并成型后,应及时施工其上覆层,不宜使固化粉煤灰长时间暴露。 如其上覆层暂时不施工,可在表面覆盖一层 ( 5~ 8) cm厚的砂砾覆盖层。 提高早期强度措施 在应急、抢险或 冬季施工、 工期要求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固化粉煤灰的早期强度,可在混合料中掺入适量早强剂,掺量以 试验 为 准。 表面裂缝处置及措施 采用振捣成型工艺的固化粉煤灰施工表面容易发生收缩裂缝,视其混合料的含水量大小 ,其表面裂缝深度一般在 10cm~ 15 cm 之间 ,施工中间因其上层施工时的浆料可将其裂缝填实不会影响质量,在顶层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 1)控制含水量:固化粉煤灰混合料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30%~ 45%之间; ( 2)控制摊铺厚度:顶层固化粉煤灰混合料摊铺厚度宜控制在 200mm以内; ( 3)振捣方式:可改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或用蛙夯夯实。 采用碾压成型工艺的固化粉煤灰,如发现其表面有干缩或温缩裂缝,可将裂缝处周围洒水湿润,并采用相同剂量的固化粉煤灰封闭裂缝,并用 8T 钢轮压路机碾压至裂缝消失。 在道路工程中,为防止裂缝反 射,可采取在顶层固化粉煤灰中加铺土工织物的措施。 14 6. 施工验收 标准 主控项目 原材料 1 粉煤灰 符合本规程 条的规定。 检测报告 检查数量:同一电厂的湿排灰 ,每 2020t 为一批次。 复试参数参照表。 2 固化剂 应符合本规程 条的规定。 合格证书 ,出厂检测报告 检查数量 : 每 100T 为一批次。 出厂检验参数参照表。 3 水及其它材料 水 应 符合本规程 的规定; 其它材料 应 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抗压强度 固化粉煤灰混合料 立方体 无侧限抗压强度 , 以 28d 强度为检验标准, 28d 强度应大于等于设计要求强度, 可按 7d 强度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早 期强度可 采 用固化粉煤灰专用电子普氏贯入仪进行现场强度检测。 3d实测强度不 得 小于 28d 设计强度的 15%。 1 试件制作 数量 1) 、按工作量确定: 每 500m3 制作一 组 ,每组制作 3块 试件 , 不足 500m3的亦 做 1组。 2) 、 按 施工作业层 确定: 每层不得少于 一 组 ; 3)、 按 按工作台班 确定: 每 个台班不得少于 一 组。 粉煤灰混合浆料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详见附录 A的 条。 一般项目 固化粉煤灰 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松散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平整度 不大于177。 15mm。 检查数量: 每 20m 检查 1 处。 检验方法: 用 3m 直尺靠量。 15 高程 不大于177。 20mm。 检查数量: 每 20m 一个观测断面。 检验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 平面尺寸:( 1)道路基础,不小于设计宽度;( 2)房屋基础:不小于设计尺寸。 检查数量:每一个工作面或施工段检查不应少于 2 处,且间距小于 50m。 检验方法:用钢尺量。 16 附录 A 试验方法 SiO2+AL2O3含量测定 按 GB/T176— 1996 规定进行。 烧失量测试 按 GB/T176— 1996 规定进行。 细度测试 按 GB/T1345— 2020 规定进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A. 1 试件击实成型 试验 按 《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中的 《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0805)》 进行试验,试件按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及计算。 A. 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1) 试模:采用 100mm179。 100mm179。 100mm 有底 立方体三联模 , 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钢度并拆卸方便。 试模内表面其不平度应为每 100mm 不超过。 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 177。 176。 2)捣棒:直径 10mm,长 350 mm 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3)压力试验机:采用精度 (示值的相对误差) 不大于177。 1%的 试验 机, 其 量程 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 满 量程的 20%,也不大于 满 量程的 80%, 且 最大量程设定不得大于 100 千牛顿。 4)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1) 制作试件时应将试模内壁事先涂刷薄层脱模剂; (2) 粉煤灰混合浆料的和易性以含水率 40%177。 2%,然后将粉煤灰混合浆料一次注满,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 25 次,允许用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亦可采用标准振动台振动 30 min)使粉煤灰混合浆料高出试模顶面 68mm,待粉煤灰混合浆料表面开始出现浮浆状态时(约 30min45 min)将高出部分的浆料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 (3)、试件制作后应放在 20℃177。 5℃温度环境下停置 48h177。 2 h,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不应超过三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 试件拆模后应放在相对湿度 65%177。 5%,温度为 20℃ 177。 5℃的标准环境下,养护至 7d 和 28d(注:当无标准养护条 件 时,可将试件置于潮湿砂堆中,在正温度下养护,并做好温度记录。 在有争议时,以标准养护条件为准)。 5) 粉煤灰混合浆料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 试件不得有 17 破损, 尺寸测量精确到 1 mm,并根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 (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 (或下垫板)中心对准。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 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每秒钟 不超过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6) 粉煤灰混合浆料 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m,cu=Nu/A 式中 fm,cu—— 粉煤灰混合浆料 立方体抗压强度( MPa) ; Nu—— 立方体破坏压力 ( N); A—— 试件承压面积( mm2)。 粉煤灰混合浆料 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到 MPa; 以 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平均值计算精确到。 当三个试件 测试值中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如有一个 与 中间 值的差 值 超过 20%时,则 把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去除,取 中间测 试 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如 三个试件测试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 均 超过 20%时, 则该组试件试验结果无效。 18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 2)表示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有条件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 19 江江 苏苏 省省 工工 程程 建建 设设 标标 准准 DGJ 固固 化化 粉粉 煤煤 灰灰 (( 施施 工工 )) 技技 术术 规规 程程 条文说明 1 总 则 阐述了起草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提高工业 废料在建设工程中的利用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合理、有效地大规模推广使用粉煤灰,统一施工及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本条明确了固化粉煤灰的适用范围 :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主要指工业建筑物和民用房屋的软弱地基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