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考试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18 终场防渗系统 :是指当填埋场的填埋容量用尽、运行终止后,对整个填埋场进行的最终覆盖,故又称终场覆盖系统。 190、 废物渗滤液 :是指废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 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废物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19 气体膜分离 :是利用特殊制造的膜与原料气接触,在膜的两侧压力差驱动下,气体分子透过膜的现象。 19 固体废物的处理 :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19 固体废物处置 :是指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以保证有害物质现在和将来不对人类和 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 包括管理处置、回收处置、排放处置和永久性隔离处置。 19 远洋焚烧 :利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的一种方法。 其法律定义系指以高温破坏为目的而在海洋焚烧设施上有意地焚烧废物或其他物质的行为。 19 土地耕作法 :是指利用现有的耕作土地,将固体废物分散在其中,通过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及风化作用,使固体废物污染指数逐渐达到背景程度的方法。 19 深井灌注 :指把液状废物通过竖管注入很深的地下( 1000m),并使其与上部地质层及含水层隔开的处置方法。 19 卫生填埋 :利用工程手 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19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通过有目的的控制手段强化微生物作用过程从而加速垃圾中易降解和中等易降解有机组分转化和稳定的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方式。 19 相容性 :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填埋场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填埋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 化。 200、 放射性固体废物 :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其沾污、其比活度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废物。 20 浅地层埋藏 :指地表或地下的、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或没有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置,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下 50m 以内。 20 海洋处置 : 是利用海洋具有的巨大稀释能力,在海洋上选择适宜的洋面作为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海洋倾倒和近年发展起来的远洋焚烧。 20 陆地处置 : 根据废物的种类及其处置底层位置,可分为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流池贮存,土地填埋,浅地层埋藏以及深井灌注处置等。 20 计 划填埋量 :在填埋场服务年限中拟填埋的废物总量与使用的覆土量之和。 20 填埋场防渗 :是现代填埋场区别于简易填埋场和堆放场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选址,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终场维护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20 改良型衬里 :是指将性能不达标的亚黏土,亚沙土等天然地质材料通过人工添加物质改善其性质,以达到防渗要求的衬里。 20 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20 放射性固体废物 :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国家审管 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固态废弃物。 20 共处置 :是将难以处置的危险废物有意识地与生活垃圾或同类废物一起填埋。 2 单组分处置 :是指采用填埋场处置物理、化学形态相同的危险废物。 21 多组分处置 :是指在处置混合危险废物时,应确保废物之间不发生反应,从而不会产生毒性更强的危险废物,或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21 工程屏障 :是指处置库的废物固化体、废物容器及回填材料,与周围的地质介质一起阻止核素迁移。 21 预处理后再处置 :就是将某些物理、化学性质不适于直接填埋的危险废物,先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入场要 求后再进行填埋处置。 21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是指按规定设计、建造或改建的用于专门存放危险废物的设备。 21 地下水集排水系统 :是为防止由于衬层破裂而导致地下水涌入填埋场,使所需处理渗滤液量增加,从而给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防止渗滤液渗漏进入地下水,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 21 雨水集排水系统 :是收集、排出汇水区可能流向填埋区的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区域内未与废物接触的雨水,减少轻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负荷。 21 地表水检测 :由于危险废物填埋场中的地表水排放方式不同,地表水的取样和检测方法也不同。 21 土壤监测 :主要是对土壤的 ph和可能进入食物链的有毒成分的浓度进行监测。 21 植被监测 :只要是针对进入食物链的植被而言,监测内容主要是考查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是否已在植物体内或体表富集。 2 最终覆盖层稳定性监测 :针对最终覆盖层坡度较大的填埋场,以防过度的沉降导致合成膜的剪切断裂。 23 填埋场环境卫生监测 :主要是针对填埋场场区周围的臭味、蝇、蛹指数,招引飞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啮齿类动物孳生数进行检测。 23 放射性固废 :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浓度,比活废大于国家确 定的清洁控制水平,预期不再使用废弃物。 23 放射性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或人体环境介质表面或内部出现超过了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23 近地表处置 :是指地表或地下、半地下的,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或没有工程屏障的浅填处置,深度一般在地面下 50cm 以内。 23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的岩洞处置 :是指废物在地表以下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建造不同类型的岩洞中的处置。 23 放射性废物深度地质处置 :一般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设计原理 ,即设置一系列天然和工程屏障于高放射性废物和生物圈之间,以增强 处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要求处置库的寿命至少为 10000 年。 23 固体废物的分选 :就是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 填空题 固体废物按化学性质分为: 有机固体废物 和 无机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按照污染特性分为: 一般固体废物 、 危险废物 以及 放射性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具有: 有毒性 、 腐蚀性 、 传染性 、 反应性 、 浸出毒性 、 易燃性 、 易爆性。 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分为: 工矿业固体废物 、 生活垃圾 以及 其他固体废物 三类。 固体废物污染 危害: 侵占土地 、 污染土壤 、 污染水体 、 污染大气 、 影响环境卫生。 对于工业固体废物而言,有八个方面的因素影像着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原材料和能源 、技术工艺 、 设备 、 过程控制 、 管理 、 员工 等六个方面的输入,得出 产品 和 废物 两个方面的输出。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 资源化 、 无害化 、 减量化。 固体废物资源化包括: 物质回收 、 物质转换 和 能量转换。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具有: 环境效益高 、 生产成本低 、 生产效率高 、 能耗低 等特点。 固体废物资源化应遵循的原则是 : 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好,就地利用产品,不产生二次污染 ,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 1解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是 避免产生、综合利用、妥善处置的所谓“ 3C原则”。 1污染控制标准分为: 废物处置控制标准 和 设施控制标准 两类。 1 工业固体废物又可细分 为 : 矿冶 , 能源 , 钢铁 , 化学 , 石油化工 , 有色金属 等。 1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从两方面入手:一是 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 二是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 1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包括: 破碎 , 分选 , 压实 等。 1城市垃圾的贮存分为: 家庭贮存 、 单位贮存 、 公共贮存 和 转运站贮存 四种方式。 1垃圾贮存容器分为: 容器式 和 构筑物式 两大类型。 1城市垃圾清运的操作方法分: 移动式 和 固定式 两种。 1收集操作过程分为四个基本用时,即 集装时间 、 清运时间 、 卸车时间 和 非生产性时间。 几种国内常用的垃圾收集车: 简易自卸式收集车 、 活动斗式收集车 、 桶式侧装密封收集车 、 后装式压缩收集车。 2收集次数与作业时间确定的原则是在 卫生、迅速、廉价 的前提下达到垃圾清运目的。 2转运站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标准包括: 垃圾转运能力大小 、 装载卸载方式 、 运输工具类型 等。 2垃圾的收集主要方式: 分类收集 、 混合收集 、 定期 收集 、 随 时 收集。 2根据操作情况,固体废物的压实设备分为: 固定式 和 移动式 两大类。 2常用的固定式压实器主要包括: 水平压实器 、 三向联合压实器 、 回转式压实器。 2填埋现场常用的压实机主要包括: 胶轮式压土机 、 履带式压土机 和 钢轮式布料压实机。 2影像破碎过程的因素是: 物料机械强度 及 破碎力。 物料的机械强度 是物料一系列力学性质所决定的综合指标。 2破碎方法分为: 干式破碎 、 湿式破碎 、 半湿式破碎 三类。 2常用破碎机有: 颚式破碎机 、 锤式破碎机 、 冲击式破碎机 、 剪切式破碎机 、 辊式破碎机和 粉磨机。 固体废物的 分选技术方法可概括为: 人工分选 和 机械分选。 3机械分选方法分为: 筛选 、 重力分选 、 光电分选 、 磁力分选 、 电力分选 和 摩擦与弹跳分选。 3筛选包括: 湿式筛分 和 干式筛分 两种操作类型。 3根据筛子的位置不同,将筛子分为: 准备筛分 、 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 、 选择筛分 、 脱水或脱泥筛分 四类。 3筛分效率主要受: 筛分物料性质 、 筛分设备性能 和 筛分操作条件 的影响。 3最常用的筛分设备有: 固定筛 、 滚筒筛 、 振动筛。 3影响重力分选的因素主要是: 物料颗粒的尺寸 、 颗粒与介质的密度差 以及 介质的黏度。 3按介质不同重力分 选为: 风力分选 、 跳汰分选 、 重介质分选 、 摇床分选 和 惯性分选。 3根据分离原理与介质的不同分为: 磁流体动力分选 和 磁流体静力分选。 3固体废物脱水的方法有: 浓缩脱水 和 机械脱水 两种。 固体废物的水分按存在形式分为: 间隙水 、 毛细管结合水 、 表面吸附水 和 内部水。 4浓缩脱水方法主要有: 重力浓缩法 、 气浮浓缩法 和 离心浓缩法。 4常用的过滤介质有: 组织介质 、 粒状介质 、 多孔固体介质 三类。 4预处理的目的:是 方便废物后续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操作。 4机械分选分为: 筛分 、 重力分选 、 光电分选 , 磁力分选电力分选 和 摩擦和弹跳分选。 4常用的磁流体有: 强电解质溶液 、 顺磁性溶液 和 铁磁性胶体悬浮液。 4分选效果的评价指标:回收率和 品位。 4常见的固体废物物化处理方法有: 浮选 、 溶剂浸出 、 稳定化 /固化处理。 4根据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浮选药剂分为: 捕收剂 、 起泡剂 和 调整剂 三大类。 4常用的捕收剂主要有: 异极性捕收剂 和 非极性油类捕收剂 两类。 50、常用的起泡剂有: 松醇油 、 脂肪醇。 5浮选工艺工程主要包括: 调浆 、 调药 、 调泡 三个程序。 5影响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物料性质 、 药剂条件 、 操作 条件。 5按充气和搅拌方式的不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浮选机主要有: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 充气搅拌式浮选机 、 充气式浮选机 、 气体析出式浮选机。 5根据物料和溶剂的互相作用特性,溶解过程分为: 物理溶解 过程和 化学溶解 过程。 5浸出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物料粒度及其特性 、 浸出压力 、 搅拌速度 、 溶剂浓度。 5依浸出剂与被浸废料的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浸出分为: 顺流浸出 、 错流浸出 、 逆流浸出。 5依浸出过程中废料的运动方式,浸出分为: 渗滤浸出 、 搅拌浸出。 5渗滤浸出按溶液流向分为: 上升浸出 、 下降浸出。 5 常用的浸出设备主要有: 渗滤浸出槽 、 机械搅拌浸出槽 、 空气搅拌浸出槽 、 流态化逆流浸出塔 、 高压釜。 60、衡量稳定化 /固化处理效果主要采用的固化体的: 浸出速率 、 增容比 和 抗压强度等 物理及化学指标。 6根据固化基材及固化过程,目前常用的固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水泥固化 、 石灰固化 、沥青固化 、 塑性材料固化 、 有机聚合物固化 、 自胶结固化 、 熔融固化 和 陶瓷固化。 6影响水泥固化的因素主要有: PH, 水、水泥和废物量的比列 , 凝固时间 、 添加剂。 6沥青固化的工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 废物与沥青的热混合 、 二次蒸汽 的净化处理。 6放射性废物沥青固化的基本方法有: 高温熔化混合蒸发法 、 暂时乳化法 、 化学乳化法。 6固体废物中含有两种以上的有用物质时,通常采用: 优先浮选 或 混合浮选 方法。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考试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设想在实际晶体外,仍然有无限多个相同的晶体相联结,各晶体中相对应的原子的运动情况都一样。 一维简单格子:由质量为 m 的全同原子构成,相邻原子平衡位置的间 距,即晶格常数为a,用 un表示序号为 n 的原子在 t 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色散关系 P67 一维复式格子: 由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种不同原子所构成。 这种晶格也可视为一维分子链。 P69 声学波、光学波 P70 长声学波
4 、 管理规划部根据集团公司审批意见下达购建计划 年度购建计划5 、 财务部根据购建计划编制固定资产购建预算 固定资产购建预算表备注 :流程相关制度 :流程附表二: 流程关键点控制描述表流程风险级别流程控制关键点 控制目标 控制措施 完成标准2 、审核申请 监督到位 审核购置申请是否在购置计划内 与计划吻合6 、统一组织招标 规范采购程序 管理规划部组织统一招标 满足生产所需三
水浸泡时,应将积水和松软的粉煤灰混合料清除,并用新拌的粉煤灰混合料重新铺筑振实。 冬季施工 当气温低于 2℃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遇有冻害应及 时清理,并按施工缝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当气温低于 2℃时,严禁施工。 13 养 护 固化粉煤灰混合料施工结束后应注意养护。 振捣或压实成型后的固化粉煤灰混合料,应在潮湿状态下养生 , 养 护 期长短应根据环境温度来确定,当环境温度在 5℃~
粉碎间 过筛间 称量间 制粒间 干燥间 配浆间 总混间 压片前室 压片间 包衣前室 固体制剂车间空调净化系统 验证方案 包衣配浆间 包衣间 卫生工具清洗间 容器具清洗间 容器具存放间 模具间 质控室 袋包间 胶囊填充间 内包材间 铝塑泡罩包装间 中间站 物料缓冲 洁净走廊 检测人: 日期: 固体制剂车间空调净化系统 验证方案 附件 7 车间洁净室换气次数检测记录 测试日期 房间名称 洁净度 级别
壁切口张力。 脊柱或臀部手术 : 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 二 、 活动 术后应尽早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1. 卧床活动 : 病人麻醉消失,已清醒后开始,可进行深呼吸运动、有效咳痰、翻身、四肢屈伸运动。 2. 离床活动 : 一般在术后 2— 3 天开始。 先坐在床沿做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行走,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次数和时间。 3. 早期活动的优点:增加肺通气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倍波尔多液一次,防治蚜虫、红蜘蛛的危害,春季开花植物要施花后肥,为孕育明年的花蕾作准备。 7 月份:中耕、除草、追肥,干旱时要在早晚浇水或喷雾,提高空气湿度,结合浇水酌施薄肥 ,继续防治病虫害。 8 月份:平时要经常浇水和喷水,在暴雨和台风季节要开挖临时性排水沟,以防积水,秋后对地被种植进行土壤改良。 9 月份:对秋花地被进行施肥,继续防治蚜虫等病虫害,适当进行植株整理,以保地被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