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017)内容摘要:

lkHz≤- 75dBc/ Hz 10kHz≤- 85dBc/ Hz 100kHz≤- 95dBc/ Hz 1MHz≤- 112dBc/ Hz 10MHz≤- 13dBc/ Hz 杂散输出电平: 与信号相关的杂散输出电平 - 65dBc; 与信号无关的杂散输出电平 - 80dBm。 下变频器分系统测试 功能操作: 包括倒换系统应符合设备出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增益: 在 20~ 40dB范围内可调 (射频输入- 75dBm~- 30dBm, 3625~ 4200MHz 频率范围内任一频率 ),或按设备出厂指标。 射频到中频的频率响应: 输出幅度允许偏差为177。 频率稳定度: 在 24 小时内允许偏差为177。 5179。 10- 9 相位噪声: 100Hz≤- 65dBc/ Hz lkHz≤- 75dBc/ Hz 10kHz≤- 85dBc/ Hz 100kHz≤- 95dBc/ Hz 1MHz≤- 112dBc/ Hz 10MHz≤- 130dBc/ Hz. 杂散输出电平: 与信号相关的杂散输出电平 - 75dBc; 与信号无关的杂散输出电平 - 80dBm。 线性放大器分系统测试 功能操作: 包括倒换系统应符合设备出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增益、频率响应: 应符合设计或设备出厂指标要求。 调制解调器分系统测试 功能试验: 各项指标达到设备出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相位噪声 (只测调制器 ): 1kHz≤- 76dBc/ Hz 10kHz≤- 101dBc/ Hz 100kHz≤- 11ldBc/ Hz 频谱图: 符合 CCITT 标准,如图 所示。 YD 501796 - 769 - 偏离中心的归一化频率 注:相对功率 0dB相当于比非调制波功率低 10lg(R/ 2)dB/Hz. 图 调制器输出功率谱密度模框图 监控分系统功能试验 监控分系统的功能应符合设备和分系统操作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监控分系统应监视全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当有告警出现时,应能在监视台显示出来,并有警铃告警提示,同时在监视台可以进行远端人工和自 动倒换。 ESC 业务联络电话 收发接口电平 发信口输入电平:- 14dBr 收信口输出电平: 4dBr 噪声电平 热噪声电平≤- 50dBm。 9 验证测试 一般规定 凡具有上行线设备的新建地球站或在原有地球站内扩建、改建天线馈源系统的工程,都必须在投入运行前进行验证测试。 验证测试要在国际通信卫星管理机构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 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根据落实的工程进度适时向国际通信卫星管理机构提出入网验证测试申请。 在得到国际通信卫星管理机构批准并下达验证测试计划后,按计划进行验证测试。 验证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验证测试期间本站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操作中心和监测站间应进行不间断的工程勤务通信。 本站必须在验证测试前建立与上述通信目标的一条话路和一条传真机 (或电传打字机 )线路。 验证测试前应备好下列资料,尽早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操作中心: a) 天线在方位平面及俯仰平面的平均转动速率; b) 以验证测试使用的卫星方向为中心,天线 (在不更换或改变天线驱动杆条件下 )在方位平面及俯仰平面内可 以转动的范围; c) 馈源的出厂测试记录 (主要是馈源交叉极化隔离度测试记录 )。 YD 501796 - 770 - 根据下达的验证测试计划及本站具体条件,将确认可以进行的测试项目及有关事项报告国际通信卫星管理机构或其操作中心。 验证测试的项目及指标 验证测试项目应按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操作中心安排的测试计划进行。 验证测试项目及指标要求 (4/ 6GHz): a)地球站的品质因数 G/T 值 晴天工作仰角为 10176。 时,其 G/T 值应达到下列指标: 1)12m 天线: G/ T≥ / K 2)13m 天线 : G/ T≥ / K 3)16m 天线: G/ T≥ / K 以上测试频率为 4000MHz。 b)天线的发收增益及辐射旁瓣: 1) 天线的发收增益: 发射频段: ~ 接收频段: ~ 发射增益应满足下式: 12m 天线:≥ +201g(F/ 6)(dBi); F: GHz 13m 天线:≥ +201g(F/ 6)(dBi); F: GHz 16m 天线;≥ +201g(F/ 6)(dBi); F: GHz 接收增益应满足下式: 12m 天线:≥ +201g(F/ 4)(dBi); F: GHz 13m 天线:≥ +201g(F/ 4)(dBi); F : GHz 16m 天线:≥ +201g(F/ 4)(dBi); F : GHz 天线发收增益测试频点为最高、中心、最低三点。 2) 天线辐射旁瓣特性 (收、发正反极化均测 ): 第一旁瓣应小于或等于 — 14dB; 宽角旁瓣:天线旁瓣峰值数的 90%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29- 251gΦ (dBi) 1176。 ≤Φ≤ 20176。 - (dBi) 20176。 <Φ≤ 176。 32- 351gΦ (dBi) 176。 <Φ≤ 48176。 - 10 (dBi) Φ> 48176。 c) 天线轴比: 双圆极化轴比≤ : 1 d) 天线隔离度: 1) 双圆极化交叉极化隔离度≥ 2) 双线极化交叉极化隔离度≥ 33dB,当离轴增益下降 ldB时,交叉极化隔离度≥ 30dB。 注:天线收发交叉极化隔离度要在监测站配合下进行测试,测试点的数量和间隔按测试计划规定办理。 e) 天线馈源指标 (出厂验收指标 ) 1) 馈源驻波比≤ (575MHz 频带内 ) 2) 馈源隔离度: (1) 馈源收/发隔离度≥ 80dB (2) 馈源发/发隔离度≥ 20dB (3) 馈源收/收隔离度≥ 20dB f)整条发射馈线的电压驻波比≤ (在 575MHz 频带内 ) g)全向有效辐射功率 (EIRP)稳定度及载波频率稳定度测试要在监测站配合下进行,指标要求如下: 1) 地球站发射 EIRP 的稳定度充允许偏差为177。 (晴天、在 24 小时内 )。 2) 载波频率稳定度: YD 501796 - 771 - (1)调频多路电话载波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150kHz。 (2)调频电视载 波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250kHz。 (3)中速数据传输系统 (1DR)载波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4)时分多址 (TDMA)系统载波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lkHz。 10 数字复用设备的测试 数字终端设备的测试 各机盘电源电压测量: 电源电压允许偏差为:177。 时钟频率检查, 频率容限见表。 表 时钟频率容限表 群 次 标称比特速率 (kbit/s) 容差 (频率容差 ) 179。 10- 6 允许偏差 (Hz) 一次群 2048 177。 50 177。 102 二次群 8448 177。 30 177。 253 三次群 34368 177。 20 177。 687 四次群 139264 177。 15 177。 2089 误比特率测试, 测试各支路观察 15 分钟,误比特率为 0。 抖动特性: a)输入抖动容限见表 — 1 及图 — 1。 表 输入口允许抖动容限表 输入口速率 (kbit/s) 拌动幅度 (UIpp) 测 试 频 率 (kHz) 测试信号 A1 A2 f1 f2 f3 f4 2048 18 100 215- 1 8448 3 400 215- 1 34368 1 10 800 223- 1 139264 10 3500 223- 1 b) 输出抖动: 对于一、二、三、四次群各种标称比特率,在数字有线通道输出口所测得的最大输出抖动不应超过表 所给出的限值。 YD 501796 - 772 - 表 输出口最大允许抖动 比特速率 (kbit/s) 最大输出拌动 容限 (UIpp) 测量滤波器带宽 (kHz) 伪随机 测试信 号序列 低频截止频率 f1或 f3 高频截止频率 f4 B1 (f1- f4) B1 (f3- f4) f1 f3 F4 2048 18 100 215- 1 8448 3 400 215- 1 34368 10 800 223- 1 139264 10 3500 223- 1 c) 抖动转移特性 见表 和图 表 抖动转移函数 速 率 (kbit/s) 测试 信号 拌动测试频率 (Hz)/拌动转移函数 (dB) f0 f5 f6 2048 1000 10/ 40/ 400/(- ) 8448 1000 10/ 100/ 1000/(- ) 34368 1000 10/ 300/ 3000/(- ) 固有抖动 单机指标< UI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器功能检查 (ADPCM) 加电后,本地 A, B, C 支路告警,总告警灯亮,电源灯亮。 同步检查: 分别检查 A, B支路到 C支路是否同步,通过帧同步分析仪观察同步情况。 安全保护、直通和自环功能检查。 编定模块地址码。 信令传输测试检查。 国内备用比特传输检查。 传输遥控告警检查。 64kbit/ s 透明信道测试检查。 误码性能检查。 单音测试检查。 信 号量化噪声比检查。 音频调制解调器测试检查。 数字倍增器功能检查 (DCME) 在计算机上检查时钟设置。 在计算机上检查透明通道的设置。 测试各支路误比特率。 观察 15min,误比特率为零。 信令 (a, b, c 三比特 )检查。 计算机其他功能检查。 DCME系统计算机功能检查: 按说明书要求,应具有监视和倒换功能,还应具有在设备远端 (即计算机上 )设置设备运行参数,并控制设备进行自测。 11 中速数据传输系统 (IDR)测试 卫星链路连通测试 YD 501796 - 773 - IDR业务连通测试程序及指标要求 (包括测试方法及使用仪表 )应按 IESS— 308, SSOG— 308中的规定进行。 中频环路解调器误码性能 (含扰码、前向纠错码 FEC),如表 所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