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差按公式 ( 1) 计算: 00 100%ZZZUUU U  ( 1) 式中: U —— 输出电压误差; ZU ——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且负载电流为 50%的额定输出电流时,输出电压的测量值; 0ZU ——设定的输出电压整定值。 输出电流误差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流状态下运行,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设定输出电流整定值在 20%~ 100%额定输出电流值范围内,调整输出电压在上、下限范围内的中间值,分别测量充电机的输出电流 ZI。 在充电机设定的输出电流整定值大于等于 30A 时,输出电流误差不应超过 177。 1%;在充电机设定的输出电流整定值小于 30A 时,输出电流误差不应超过177。 测得的输出电流误差按公式( 2)计算: 00 100%ZZZIII I  ( 2) I ——输出电流误差 ; ZI ——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且输出电压在上、下限范围内的中间值时,输出电流的测量值; 0ZI ——设定的输出电流整定值。 稳压精度试验 9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压状态下运行,设定输出电压整定值,调整输入电压分别为 85%、 100%、 115%额定值时,调整负载电流为 0~ 100%额定输出电流值,分别测量充电机的输出电压,找出上述变化范围内充电机输出电压的极限值 MU。 在上、下限范围内改变输出电压整定值,重复上述测量。 稳压精度不应超过 177。 %。 测得的稳压精度按公式( 3)计算: 100%MZU ZUUU  ( 3) 式 中: U ——稳压精度 ; ZU ——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且负载电流为 50%的额定输出电流时,输出电压的测量值; MU —— 输出电压的极限值。 稳流精度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流状态下运行,设定输出电流整定值,调整输入电压分别为 85%、 100%、 115%额定值时,调整输出电压在上、下限范围内,分别测量充电机输出电流值,找出上述变化范围内充电电流的极限值 MI。 在 20%~ 100%额定输出电流值范围内改变输出电流的整定值,重复上述测量。 稳流精度不应超过 177。 1%。 测得的稳流精度按公式( 4)计算: 100%MZI ZIII ( 4) 式中: I —— 稳流精度; ZI ——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且输出电压在上、下限范围内的中间值时,输出电流的测量值; MI ——输出电流的极限值。 纹波系数试验 充电机连接电阻式负载,并设置在恒压状态下运行,设定输出电压整定值,调整输入电压分别为 85%、 100%、 115%额定值时,调整负载电流为 0~ 100%额定输出电流值,分别测量直流输出电压、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峰 峰值和有效值。 在上、下限范围内改变输出电压整定值,重复上述测量。 纹波系数试验用示波器要求:频带宽 20MHz,水平扫描速度。 纹波峰值系数不应超过 1%,输出纹波有效值系数不应超过 %。 10 纹波系数按公式( 5)和公式( 6)计算: 100%rm srm s DCUX U( 5) 100%PPPP DCUX U( 6) 式 中: rmsX ——纹波有效值系数; PPX ——纹波峰值系数; rmsU ——输出电压交流分量有效值; PPU ——输出电压交流分量峰 峰值; DCU ——直流输出电压 有效值。 限压 、限流 特性试验 限压特性 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流状态下运行,调整负载使输出电压增加,当输出电压超过整定值时,充电机应能自动降低输出电流值,从而限制输出直流电压的增加;当输出电压回调到整定值以下时,充电机恢复恒流状态运行。 限流特性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压状态下运行,调整负载使输出电流增加,当输出电流超过整定值时,充电机应能自动降低输出电压值,从而限制输出直流电流的增加;当输出电流回调到整定值以下时,充电机恢复恒压状态运行。 充电机 输出 响应 试验 输出电流 控制时间 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流 状态下运行,控制充电机按设定的条件输出,测量充电机响应控制的时间,应满足 Q/CSG XXXX—2020 中 的要求。 输出电流停止速率试验 设置充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人为模拟下列情况,充电机应能快速停止充电,输出电流的停止速率应满足 Q/CSG XXXX—2020 中 的要求。 1) 在手动充电状态下,充电机达到操作人员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 2) 在自动充电状态下,充电机收到蓄电池管理系统中止充电报文。 效率和功率因数试验 效率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设置在恒压状态下运行,输入额定电压,设定输出电压整定值为上限值,调整负载电流为 20%~ 50%额定电流和 50%~ 100%额定电流,分别测量充电机的输 11 入有功功率和输出功率;调整充电机在恒流状态下运行,输入额定电压,设定输出电流整定值为额定值,在上、下限范围内改变输出电压整定值,再次测量充电机的输入有功功率和输出功率。 充电机效率应满足 Q/CSG XXXX—2020 中 的要求。 充电效率按公式( 7)计算: 100%ZjPP  (7) 式中:  ——效率; ZP ——直流输出功率; jP ——交流输入有功功率。 功率因数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压状态下运行,输入额定电压,设定输出电压整定值为上限值,调整负载电流为 20%~ 50%额定电流和 50%~ 100%额定电流输出值,分别测量充电机的输入功率因数;调整充电机在恒流状态下运行,输入额定电压,设定输出电流整定值为额定值,在上、下限范围内改变输出直流电压整定 值,再次测量充电机的输入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应满足 Q/CSG XXXX—2020 中 的要求。 待机功耗 试验 充电机在关闭屏幕背光、 关闭 BMS 供电电源, 保持通信 , 电源 模块带电 的状态下,测量其待机功耗 , 应满足 Q/CSG XXXX—2020 中 的要求。 均流不平衡度 采用模块并联运行的充电机应进行均流平衡试验,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恒压状态下运行,输入额定电压,设定输出电压整定值,调整负载电流为 50%~ 100%额定电流输出值,分别测量各模块输出电流。 在上、下限范围内改变输出直流电压整定值,重复上述测量。 断开充电机任一个模块电源后,再次重复上述测量。 均流不平衡试验需要不少于 3个并联运行模块。 均流不平衡度不应超过 177。 5%。 均流不平衡度按公式( 8)计算: 100PNIII  (8) 式中:  ——均流不平衡度; I ——实测模块输出电流的极限值; PI ——N个工作模块输出电流的平均值; NI ——模块额定电流值。 12 谐波电流试验 按照 GB —2020中 和 GB/Z —2020中 第 7 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谐波测试结果 应符合 Q/CSG XXXX—2020 中 的规定。 噪声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稳定运行。 在背景噪声不大于 40dB 的条件下,距充电机前、后、左、右水平位置 1m 处,离地面高度 1~ 处测量噪声,测得的噪声最大值不应大于 65dB( A)。 温升试验 在充电机被测部位安装测温元件进行测量,这些测量元件应放置到对被测定温度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地方,将柜门关好,输入额定电压,充电机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稳定运行,使各发热元件的温度逐渐升至热稳定,热稳定的定义参见 GB/T —2020 中 ,温升试验应满足 Q/CSG XXXX—2020 中。 低压辅助电源功能试验 检查充电机,其应为电动汽车提供低压辅助电源,用于在充电过程中为电动汽车蓄电池管理系统供电。 辅助电源性能要求: 12V177。 5%、 10A;纹波 峰值系数 小于 177。 1%。 安全 可靠性 试验 安全 防护试验 输入过压保护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 调整输入电源电压 , 当 输入电压高于 115%额定输入电压 时,充电机 应向上级发送 过压告警信息; 当 输入电压 超过 充电机的 输入过压保护动作值时,充电机输入过压保护应启动,立即切断直流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 输入过压保护动作值不应低于 115%额定输入电压。 输入欠压 告警 保护试验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 调整输入电源电压 , 当 输入电压 低于 85%额定输入电压 时,充电机应向上级发送欠压告警信息;当输入电压 低于 充电机的 输入欠压保护动作值时, 充电机输入 欠 压保护应启动,立即切断直流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 输入欠压保护动作值不应高于 85%额定输入电压。 输出过压保护试验 充电机输出过压保护应符合 JB/T 10095—2020 中。 调整输出参数,模拟过压故障,当输出电压超过 BMS 的 需求电压 的 110%时充电机输出过压保护应启动,且发出告警信号。 输出过流保护试验 1) 持续过电流保护 : 充电机连接负载,调整输出参数,模拟过流故障,当输出电流超过 设备 的保护动作值 ,充电机保护并发出警告。 13 2) 短路保护 : 充电机连接负载,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 短接充电机的直流输出端,充电机应自动进入恒流输出状态或切断直流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 当设备具有自动保护功能时,保护特性应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